有問題搜一下?

這裡有任何你想知道的佛學知識

佛教起信與入門

李慶宏居士著

《佛教起信與入門》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第一是講述佛理,論證佛教的真實性和信佛的真實利益,使世人起信;第二是講述佛教的基本教義和修行方式,以便世人能順利的進入佛門,信佛修佛。

現在很多人對佛教感興趣,想要瞭解佛教,但往往因為佛理太過深奧難懂,佛經都是古文寫成,而不能如願。本書一方面消除語言上的障礙,以現代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佛理;另一方面,針對佛教理論太過深奧和紛繁複雜的狀況,努力去繁就簡,不單純以佛理來表述佛理,而以現代人常用的科學方法和科學語言來表述佛理,以便於現代人理解。

長期以來佛教被認為是一種與科學不相容的宗教,究其原因,是佛教理論太過高深,而直到現代之前科學尚未發展到足夠的高度,難以理解和論證佛理。但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當我們以現代科學的知識和研究方式深入考察佛教後,我們就會發現佛教和科學是完美相容的。在宇宙物質和精神深度本質的認知方面佛教達到的程度遠高於現代科學所達到的,而在物質世界可觀測事物的運行規律方面現代科學則比佛教精細得多,但兩者本身毫無矛盾之處。而在研究方式上,科學理性的研究方式既適合用來研究科學,也適合用來研究佛教。

現代人學習和研究佛教,完全可以用科學理性的方式進行。至於修證佛道,則最好要回歸正法時代修深禪定的方式,或者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本書第一章名為「什麼是科學理論」,主要是就是講什麼是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目的是為破除迷信,弘揚佛教正信,確定以科學理性為學習和研究佛教的方式。讀完本章,讀者雖然或許科學知識尚不足夠,但所擁有的科學精神,卻足以與最尖端的物理學家們相媲美了。

第二章名為「佛教的宇宙模型」,以科學的研究方法就佛教的理論體系給出個層次體系清楚的結構化模型來,並與現實相對照,論證佛理。佛教作為一個揭示宇宙一切最本質和最深奧真實的思想理論體系,必然是無比深奧複雜的,但現在只要結構清晰,層次脈絡清楚,就是比較好理解的。讀完本章後,讀者即可對佛理有一個宏觀的、全面系統的瞭解。

第三章繼續講述佛教宇宙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教的生命模型」。介紹佛教生命六道輪迴理論的細節和佛、菩薩、辟支、羅漢四聖道的狀況。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兩個小專題,第四章講述外星文明的狀況,第五章講述佛教關於人類未來的預言,既是對佛教理論體系的細節補充,也是對佛教理論的繼續論證。

第六章及以後則是本書的下半部分,講述佛教的入門。

第六章詳談三皈依,包括為什麼要皈依,皈依儀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具體內容等。

第七章詳談居士五戒,包括如何受戒和受戒的注意事項,居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各條目在當今時代的具體細節內容等。

第八章談佛教的修行,分別談為求人天福報,比如富貴和長久富貴、健康長壽、生活美滿、消災免禍等的佛理解決方案和佛道修行,以及為往生極樂淨土的佛道修行,和為自覺覺他最終成佛的佛道修行。

第一章 什麼是科學理論

嚴格地說,即使缺少與科學的相容,信仰就是可以成立的。因為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否符合事實並不是第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是否符合我們的利益,或者說,是否有利於我們的願望的滿足,是否能讓我們感覺更加快樂。

這兒的「利益」、「願望的滿足」、「快樂」,也許很容易讓您聯想到「發財」、「得到一億美元」、「吃飯睡覺」、「嫁個好老公」、「和美女做愛」什麼的,這些當然是快樂或滿足的一部分,但您也許可以再想得更廣泛些,比如說:內心的寧靜和歸宿,自我實現的感覺,愛人和被人愛的感覺,純淨祥和聖妙快樂的感覺……或者更美滿一些,比如說:我要永遠處在快樂無憂自在圓滿的狀態中。

宗教要求人拋棄利益麼?從最深遠和廣闊的角度講:不是的。準確的說它通常只是要求人不要太過追求世俗的利益,而要追求更長遠的利益,比如說:在天堂享受長久的、無憂無慮的快樂。當我們以宏大的宇宙觀科學系統的考察包括我們人類可見的一切和不可見的一切在內的宇宙一切的時候,我們將發現宗教和科學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我們生命的快樂。

我這本書的目的無非也是這個。

這也正是有些人抱著「宗教歸宗教,科學歸科學」的心理,不管其真實性如何,埋頭就信某一個宗教的原因。這個邏輯的主要問題在於:如果一個宗教本身不真的話,那麼信它是否真能得到好處就很成問題。另一方面,您是否仍然有好奇心,比如說:為什麼信神能得到好處呢?

這兒我可以先直截了當的回答你:您所信仰的神靈,比如說耶酥基督,或者阿彌陀佛,是真實存在的,信祂們是能得到相應的好處。

這下也許又有人得問了:有嗎?他們在哪兒?

的確,這樣的反應是符合真正的科學精神的。但是如果我不能立刻讓你看到,比如說讓你看到阿彌陀佛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就說祂並不存在,卻同樣是完全背離科學精神的。

或者我另外舉個例子吧。比如如果有人對你說:1萬億光年外有一塊5公斤重的石頭(目前人類觀察到的最遠星體距離我們約140多億光年),那麼你所能作的回答只能是:我沒有能力觀察到一萬億光年外的事物,我無法判斷你的話是真是假。當然也許你可以反問:那塊石頭的存在與否,與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麼?

這才叫真正的科學精神。

讓我們再來詳細談談什麼是科學理論。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他著名的《時間簡史》中對此有精確的論述:

「為了談論宇宙的性質和討論諸如它是否存在開端或終結的問題,你必須清楚什麼是科學理論。我將採用頭腦簡單的觀點,即理論只不過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聯結這模型和我們所觀察的量的規則。它只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不管在任何意義上)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實在性。如果它滿足以下兩個要求,就算是好的理論:它必須在只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個模型的基礎上,準確地描述大批的觀測,並對未來觀測的結果作出確定的預言。例如,亞里斯多德關於任何東西是由四元素,土、空氣、火和水組成的理論是足夠簡單的了,但它沒有做出任何確定的預言。另一方面,牛頓的引力理論是基於甚至更為簡單的模型,在此模型中兩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和它們稱之為質量的量成正比,並和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然而,它以很高的精確性預言了太陽、月亮和行星的運動。

在它只是假設的意義上來講,任何物理理論總是臨時性的:你永遠不可能將它證明。不管多少回實驗的結果和某一理論相一致,你永遠不可能斷定下一次結果不會和它矛盾。另一方面,哪怕你只要找到一個和理論預言不一致的觀測事實,即可證偽之。正如科學哲學家卡爾·波帕所強調的,一個好的理論的特徵是,它能給出許多原則上可以被觀測所否定或證偽的預言。每回觀察到與這預言相符的新的實驗,則這理論就倖存,並且增加了我們對它的可信度;然而若有一個新的觀測與之不符,則我們只得拋棄或修正這理論。至少被認為這遲早總會發生的,問題在於人們有無才幹去實現這樣的觀測。」(摘自《時間簡史》第一章)

這兒我們可以看到,理論只是用來描述觀測到的事實,以期對未來的觀測結果有能力做出一定程度的預言,觀測和事實本身才是唯一重要的。以科學理論來否定觀測和事實,才恰恰是徹底的反科學態度。這可以被稱為是「科學迷信」,即過多相信科學理論,不明白科學理論從根本上講仍然只是一些假設而已。「迷信」的反義詞不是「科學」,而是「理性」,反對迷信,最重要的是發揚科學理性。

換個角度講,這其實也說明,我們人類正是生活在信仰當中:我們相信很多科學理論的成立,並用它們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而事實上這些科學理論從來沒有被「證明」過,也將永遠無法被「證明」。

我可以再舉個具體的例子來進一步說清這個概念:

我們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不變的近30萬公里/秒,但即使是這個簡單的物理學概念也從來沒被「證明」過,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只是現有的實驗結果發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近30萬公里/秒,但我們永遠無法斷定下一次測試的結果也是近30萬公里/秒。我們只是相信下一個時刻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原先那樣的近30萬公里/秒而已。所以說,我們對科學的相信也是一種信仰。

雖然無法徹底證明,但只要已經被足夠的試驗證實,就可以信之為真,這是符合科學精神的。因為人在這個世界,是一直在生活的,並不可能非要瞭解了一切,才可以開始生活的,很多時候沒有證明的概念,也要使用。佛陀曾經作過一個比喻:譬如你中了一支毒箭,然後別人幫你找來個曾經的大夫治,你是拼命問這位大夫是從哪兒來的,用的是什麼藥,藥方如何,採用這藥方的原理呢,還是趕緊讓這位大夫治呢?的確,即使這位大夫曾經解過一百例這樣的毒無一失敗,也並不意味著第一百零一次必定成功,但如果不治療,卻是必定身亡,如果因為未被「證明」,而拒絕採用,不但毫無科學理性可言,相反根本就是大傻瓜。

如果你確實是以這樣真正的科學理性精神來信仰和應用科學的,那麼你就可以信佛,並且很容易理解佛教的真實理論。相對而言,信基督則確實會有一定的麻煩,因為你可以看到《聖經》的一開頭就和現有的科學理論不大符合,裏面說先有大地和菜蔬果子然後再有太陽、月亮、眾星,和現代人觀測到的明顯不合。信仰,確實是沒有證明就可以信,但自相矛盾總不是回事吧。你到底是信先有太陽再有地球還是先有地球再有太陽呢?你總不能兩個都信吧?

當然,《聖經》開頭部分另有深遠的神性因素。如果您已皈依基督,我樂意看到您還是繼續信,並希望您的信仰更加虔誠和富有意義。

至於尚未有宗教信仰的讀者,我還是建議您信仰佛教,因為佛教不但真實,而且信佛有極大意義。

也許我們可以先把釋迦牟尼看成一位大科學家,當然「大科學家」的稱號相對於「佛」、「世尊」或者「正遍知」、「世間解」(這些均同「佛」一樣是「佛」的別稱)這樣的稱號而言是遠遠低了,但請允許我為了把佛教理論更通俗易懂的講清楚,先這麼說吧。釋迦牟尼作為大科學家,他的出發點與現代物理學家並沒有什麼區別:同樣是為了揭示宇宙真實狀況。他的科學實證主義精神與現代物理學家也沒有什麼不同,其實佛教裏對真實、實證的要求甚至遠高於世俗的科學家團體。釋迦牟尼與現代物理學家的區別主要在於具體的研究方式上:他是以精神修行調整個人的身心,達到能夠遍知宇宙無窮真相的;而物理學家們則以實驗觀測加理性推導為主要方式。在結果方面,兩者是相容的,並且釋迦牟尼所看見和指出的遠遠多於和高於目前物理學家們所看見和指出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沒有任何實驗,單憑精神修煉就能知道那麼多?對此我只能說:這是宇宙真實狀況本身所決定的。科學家們的研究方式對不對?也對。有沒有意義?有意義。能不能適用於人們生活?能。但是由於宇宙的複雜度和真實屬性遠遠超過一般人所能感知的程度——不管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感知還是物理學家們在物理實驗中的感知——只有通過深度的精神修煉才能感知宇宙更深遠的真實。

這正是古代東方三聖的另一位聖賢李老君所說的:「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道德經》第47節)

李老君也可稱得上是一位大科學家,他在2500多年前的遠古時代就已指出太陽與地球人之間的準確空間關係,這在他唯一流傳於世的《道德經》中隻字未提,我們是從古代東方三聖的另一位聖賢孔子的故事中瞭解到的:

「孔子東遊,遇兩小兒辯。一小兒曰:日出於山東是以屬東;一小兒曰:日歸於山西是以屬西。孔子不能決,以之求老子,老子笑曰:日本無根基,何以算東西。」(《列子·兩小兒辯日》)

科學家們必須深刻注意到這意味著什麼。2500多年前的人,完全背離當時一般人的經驗,憑空就指出太陽在宇宙空間和地球人位置關係的準確狀況,是多麼了不起的科學成就!而這還很可能只是他看到的很小一部分,我們可以注意到他只是在被別人問到的時候,簡單的回答了一句,而顯然對被後世稱讚毫無興趣,他的《道德經》據說還是在出函谷關飄然消失之前應太守尹喜力邀才寫下的,並且《道德經》隻字未提這些驚人的科技發現。

如果他提了,比如說,給出一個太陽系的真實模型,結果會怎麼樣呢?我們現代人當然會更加相信他。但在他之後的一、兩千年內,人們卻反而會更不容易相信他言說的真實性,以致也許是否能流傳至今都成問題。

我相信當時的釋迦牟尼佛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優勢在於,他在世時就深受信仰,信徒眾多,所以即使說些當時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話,也仍然可預期被人相信。再加上他看得極其全面和真實,所以儘管他的本意在於引導人心,很少描述宇宙物質世界的客觀狀況,但這少量的描述整理下來,也已經極其驚人了。

虔誠的佛教徒通常會把釋迦牟尼佛看成絕對真理的化身,我也這麼相信。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講,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清楚的知道:「理論只不過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在它只是假設的意義上來講,任何物理理論總是臨時性的:你永遠不可能將它證明。」所以對於科學家來說,您也可以先認為,我這兒根據佛經整理出來的整套理論也只是一個物理模型,一個由一系列假設構成的理論體系。

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哲學論文,叫做《真理是絕對的》,而我現在又贊同任何物理理論都是假設,都是臨時性的,這是否有所矛盾?對此我的回答是:NO!沒有矛盾。

我這兒關於真理的定義與亞里斯多德相同,即「真理就是符合事實的描述」。我在《真理是絕對的》一文中指出,任何一個判斷,或者符合事實,或者不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就不是,並不存在既符合又不符合的情況。唯一的「例外」僅僅是「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事實」,但這不能成為否定真理絕對性的理由。

需不需要我舉出些絕對真理的例子?沒問題。請看下面幾句:

「世界上曾經存在過人。」

「如果1+1=2,那麼1+1=2。」

「你在過去的10年之內未曾把太陽永久毀滅過。」

那麼物理理論呢?物理理論,作為對事實的描述來看,它當然也是個判斷,只是它作為理論與一般的描述不同的是:它一般應該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以及人們所希望的未來永久適用性。你總不能說「我吃過飯了」,或者「那邊有條河」,「世界上曾經存在過人」是物理理論吧?那未來永久適用性,就只能在往後的時間裏不斷證偽了。也即是說,物理理論,就是上面「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事實」的判斷。我不贊同「真理只能被證偽而永遠不能被證明」的說法,準確的說法只能是「被期望擁有未來永久適用性的科學理論只能被證偽而永遠不能被證明。」只有在這個意義上「真理相對性」的說法才能夠成立。

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判斷都不像科學理論那樣無法分辯真偽,所以我仍然主張真理絕對性的說法。「真理相對性」的概念小而且缺乏意義,並且作為一個深層的哲學概念,容易成為歪曲事實、混淆視聽、粉飾醜惡的工具。因為反正真理是相對的嘛,那就不要去管是非善惡了!「真理相對性」的概念很容易被人這麼引用。看過本文的讀者以後可以用這句話來徹底否定「真理相對性」:「具有相對性的是科學理論,不是真理。真理是絕對的。」

關於「真理」和「科學理論」的概念分析到這兒,應該足夠清楚了吧。之所以在講正題之前要講這些,是因為我現在要講述的是宇宙的一系列根本屬性,涉及一系列新的、乃至不可思議的重要理念,那麼與讀者詳談什麼是科學理論的清晰概念,就成了我不得不先做的事情了。這大概也是霍金在《時間簡史》的開頭覺得自己有必要深刻講述什麼是科學理論的原因吧。

下面讓我們趕快進入正題:我們這個輝煌燦爛的宇宙世界!

第二章 佛教的宇宙模型

第一節 釋迦牟尼佛關於我們這個宇宙的描述

時常有人問我為什麼信佛,我的回答總是:因為我相信釋迦牟尼佛關於我們這個宇宙的描述。這個回答可能經常出人意料,以致別人聽到後一般都不知該怎麼反應。

和大多數受長久唯物主義教育的現代中國人一樣我也一直都是無神論者。不過我從科學實證主義的角度出發,還是相信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尤其在人類精神領域,現在的科學研究還處在極初級的階段,並不能提供任何有價值的指導,所以對精神領域的事物,比如鬼神,神通等,我都不置可否,而對據說信了會有好處的宗教,比如佛教和基督教,我則傾向於接近。後來因為自己有些靈妙的感悟,又接觸了些特異的人,自己也開始精神修行,對這些興趣逐漸增大了起來,只是因為關於心靈的理論難以驗證,所以我還是不能說深信。真正開始深信是注意到佛陀關於宇宙自然科學的描述之後。

2500年前就能對我們這個宇宙的狀況作出那樣準確的描述,實在太驚人了!

最初只是看了《佛教科學論》(索達吉堪布著)中關於「三千大千世界」的簡要介紹:佛陀以一千個太陽,一千個月亮組成的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而以一千個小千世界形成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我當時想,2500年前就能指出宇宙星體的基本狀況,是多麼驚人的準確,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全知一切的說法也許並不誇大。而且我還注意到:這無數個太陽、月亮的說法根本就是當時的普通世人無法認識的,佛陀說這個於增強世人對他的信仰非但毫無幫助,反而容易令人疑惑,除了佛陀是在真實的向弟子們述說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合理的解釋。

我後來查到了《起世經》中佛陀關於三千大千世界的詳細論述:

「佛言。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處。照四天下。如是等類。四天世界。有千日月所照之處。此則名為一千世界。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須彌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四千龍種姓。四千大龍種姓。四千金翅鳥種姓。四千大金翅鳥種姓。四千惡道處種姓。四千大惡道處種姓。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種種大樹。八千種種大山。十千種種大泥犁。千閻摩王。千閻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單越。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魔身天。千梵世天。諸比丘。於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強。無能降伏。統攝千梵自在王領。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於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語已。即生我慢。如來不爾。所以者何。一切世間。各隨業力。現起成立。諸比丘。此千世界。猶如周羅(周羅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諸比丘。爾所周羅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諸比丘。如此第二中千世界。以為一數。復滿千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同時成立。同時成已而復散壞。同時壞已而復還立。同時立已而得安住。如是世界。周遍燒已。名為散壞。周遍起已。名為成立。周遍住已。名為安住。是為無畏一佛剎土眾生所居。」

我在此分析認為:

一、小千世界對應的三維空間即為銀河系。理由如下:

1,佛陀把一千世界合在一起講,說明這一千世界有一定的聯繫屬性,並且尤其說明了此小千世界「猶如周羅」,也即不僅圓,還帶螺旋狀,正是銀河系的形狀。

2,從數目上看,千日千月與銀河系1千億顆恒星的數量相比當然差了很多。但我在這兒要強調指出的是:整個佛教理論的核心是「人」,人是「正報」,物是「依報」,佛並未把無數沒生命的星球放進去,他關注的只是有生命的日月世界。 「千閻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單越。」均是指各種類型的外星高級智慧生命(他們的特點和生活狀況將在後面「外星文明的狀況」一章中詳述),這當中的「千」是虛數,總的尺度是數千個。美國科學院院士、尋找地外理性生命(SETI)研究所所長德拉克(Drake)是現代SETI科學的奠基人。他將一個星系中發現存在理性生命的概率寫成了由簡單因數構成的公式:

Nc=N ·fp·nLZ·fL·fI·Fs

其中,Nc代表一個星系中可檢測到理性生命社會的數目,N 是一個星系中恒星的數目,fp為有行星環繞恒星的概率,nLZ為適合生命演化的行星的平均數,fL代表生命域中生命起源的可能性,fI為生命產生理性的概率,Fs也稱為社會因數,它代表理性社會能存活的時間和恒星壽命之比。在這個公式中,多數因數隨著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瞭解而變得越來越大,只有Fs因數非常不確定。也就是說,一個理性社會能夠存活多少年,以地球人類的演化來看,真正大規模影響環境的技術社會,也就只是半個世紀的時間,今後還將持續多長時間,這是一個非常不確定的數字。社會因數Fs是決定SETI科學命運的因數。

根據這個方程式,SETI的資深天文學家Shostak估計我們銀河系有1萬到100萬顆行星存在理性生命。

《起世經》還提到除了這四種類型的大州以外還有「八萬小洲」,我推測是其他類型生命的星球。

兩者大尺度上相當接近。

二、三千大千世界對應的三維空間即我們當前觀察到的整個宇宙星空。

關於三千大千世界經裏的解釋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而是一個大千世界,因為計算起來要三個千連成,所以叫成「三千大千世界」。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古代流傳下來時這麼定名的,但無論如何,從流傳下來的結果的字面意義上看,三千個大千世界(30億個星系)在大尺度上接近目前觀察到的星系數量(約10億個星系),而單純大千世界一百萬個星系則差得較遠。不過無論是哪種解釋,都已經是相當驚人的準確了。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是同時成住壞空的,也意味著這確實應指當前整個宇宙星空。

三、經中一個世界對應的空間包括但不止於我們一日月的三維空間。

經中所述的「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梵世天。」均是不同於我們這個三維世界的宇宙空間。不過佛陀把這些「天」與我們這個三維空間合在一起論述,顯然意味著這些「天」與我們這個「天」關係密切。

四、三千大千世界仍只是整個佛教宇宙模型的一部分。

還有很多層天,以及佛淨土並不包括在這兒所指的三千大千世界內。並且類似「三千大千世界」這樣的宇宙空間也可能有無量多個。這些將在下面的核心構架中論述。這兒先簡單談一下我們這個宇宙世界的起源和未來。

我想大家首先關心的還是未來,那麼我們先談未來。上面已經提到我們這個宇宙世界有成住壞空,目前我們當然是在「住」的狀態下,那下一步就是「壞」了。但大家先不要著急,因為這「成住壞空」是無限循環著的,我們人的神識也是可超出這個「壞」掉的三千大千世界永恆不滅的。

毀壞我們這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是大火劫。《起世經》云:「諸比丘。云何世間住已轉壞。諸比丘。當於彼時。無量時長遠時。天下亢旱無復雨澤。所有草木。一切乾枯。無復遺餘。譬如葦荻乘青刈之。不得雨水。乾枯朽壞。無復遺餘。如是如是。諸比丘。天久不雨。一切草木。悉皆乾枯。亦復如是。諸比丘諸行亦爾。一切無常不久住。不堅牢不自在。破壞之法。應當厭離速求解脫。」

看上去很像太陽進入紅巨星狀態使地球變熱的情況。根據估計,太陽將在50億年後進入紅巨星狀態,這一狀態將持續約10億年,光度將升高到今天的好幾十倍。到那時侯,地面的溫度將升高到今天的兩三倍,北溫帶夏季最高溫度將接近100℃。

在更長遠的尺度上,與大爆炸相對應的大收縮(這還有待觀測)也將導致宇宙過熱(最後收縮為極熱的奇點乃至歸於空無)而無法容留生命。

不過在此之前三千大千世界中的生命似乎都已轉世到更高層的世界中去了,這是《起世經》中描述此火劫之前的一段:「云何火災。諸比丘。火災起時。諸眾生等。皆有善行。所說如法。五見成就。無有顛倒。具足修行十善業道。無覺觀禪。不用功修。自然而得。時彼眾生。以神通力。住於虛空。住諸仙道。住諸天道。住梵行道。如是住已。受第二禪無覺觀樂。如是證知。成就具足。身壞即生光音天中。地獄眾生。畜生眾生。閻摩羅世。阿修羅世。四天王世。三十三天。須夜摩天。兜率陀天。化自樂天。他化自在天。及魔身天。乃至梵世。一切眾生。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皆悉斷絕。此則名為世間轉盡。」

大火災不僅把我們這個世界燒掉,還向下燒滅地獄,向上燒毀梵天,但這似乎是件好事情,因為轉生去的光音天是個不錯的地方。光音天裏面眾生以喜悅為食,住於安樂,自然光明,具有神通,可乘空而行,因為沒有音聲,而由定心所發光明替代語言傳達彼此之意,故稱光音天。

這世界「壞、空」的階段,也即現有宇宙「奇點」之前的階段,現有的物理學家們是不能就此提供任何具體描述的,但對佛陀來說卻顯然不是一個問題。世界壞掉是大火災,那「空」的階段,因為是「空」,我們當然也沒什麼好說的了,我們再來看看世界是如何成的。這同樣在《起世經》有述:「諸比丘。云何世間壞已復成。諸比丘。爾時復經無量久遠不可計數日月時節。起大重雲。乃至遍覆梵天世界。既遍覆已。注大洪雨。其滴甚粗。或如車軸。或復如杵。經歷多年。百千萬年。彼雨水聚。漸漸增長。乃至梵天所住世界。其水遍滿。然彼水聚。有四風輪之所住持。何等為四。一名為住。二名安住。三名不墮。四名牢主。時彼水聚雨斷已後。還自退下。無量百千萬億由旬。當於爾時。四方一時有大風起。其風名為阿那毗羅。吹彼水聚。波濤沸湧混亂不停。水中自然生大沫聚。時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沫聚。擲置空中。從上造作諸梵宮殿。微妙可愛。七寶間成。所謂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諸比丘。以此因緣。有斯上妙宮殿牆壁。梵身諸天。世間出生。」(《起世經》世住品第十一)

《聖經》創世紀開頭「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上。」這梵天的成立,正是先天地,然後水。

梵天成,然後下面一層層天依次先後形成,直到我們人類可以看見的這層天。「諸比丘如是作已。彼大水聚。復更退下。無量百千萬億由旬。略說如前。四方風起名阿那毗羅。由此大風。吹擲水沫。復成宮殿。名魔身天。牆壁住處。如梵身天無有異也。唯有寶色粗細差降少殊異耳。如是造作他化自在諸天宮殿。化樂諸天宮殿。次後造作兜率陀諸天宮殿。次造夜摩諸天宮殿。」

《起世經》中從梵天到我們這層天之間共有七層天,分別為魔身天、他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陀天、夜摩天、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各層天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就是光明程度,每層天都要比下一層天光明很多倍。而宇宙大爆炸初始就是極強的光,然後隨著空間的擴散光的強度逐漸減弱。那麼根據

1,先後次序

2,光明程度

3,這些層天與我們這個空間同時成、住、壞、空

這三個重要屬性,我傾向於將以上各層天與宇宙大爆炸對應起來,也即我們這層天中的大爆炸,對應著上面各層天的不同變化。剛爆炸最亮的時候是魔身天、他化自在天等,然後隨著光亮變弱又逐漸生成化樂天、兜率陀天、夜摩天、再弱又成三十三天、四天王天,最後人類世界出現。

三千大千世界內的各層天是緊密相關的,相對而言,超出三千大千世界的各層天中的生靈因為處在某種程度的「定」中,與我們關係似乎要小一些。

《聖經》開頭「神的靈運行在水上」之後,立刻就是「神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或可視為宇宙大爆炸的開始。

夜摩天下面的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似乎在深度精神修行的境界中看上去像座山,也即須彌山。請看經中:「諸比丘。時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即復造作須彌山王。次作城郭。雜色可愛。四寶所成。謂金銀琉璃頗梨等寶。諸比丘。以此因緣。世間便有須彌山王。出生顯現。諸比丘。又於是時。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於須彌山王上分四方造作山峰。其峰各高七百由旬。雜色殊妙。七寶合成。所謂金銀乃至硨磲瑪瑙。以是因緣。世間出生四大山峰。彼風如是次第。又吹水上浮沫。為三十三天。造作宮殿。次復更於須彌山王東西南北半腹之間。四萬二千由旬處所。為四大天王。造作宮殿。城壁垣牆。皆是七寶。端嚴殊妙。雜色可觀。如是訖已。爾時彼風又吹水沫。於須彌山王半腹之間。四萬二千由旬。為月天子。造作宮殿。高大城壁。七寶成就雜色莊嚴。如是作已。復吹水沫。為日天子。」

須彌山周圍又有八山七海。其中的阿修羅世界及閻羅王掌管的地獄世界等我們這兒就先不多說了,我們人類世界就在其中的堿海裏,同樣是「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注意這個水沫應是對應的梵天中的水沫)造就的:「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又散擲置斫迦羅山外。於四方面作四大洲。及八萬小洲。並餘大山。如是輾轉。造作成就。諸比丘。以此因緣。世間便有此四大洲八萬小洲諸大山等。次第出現。」

成就了這個世界後,人類開始出現。《起世經》裏面說人類的起源是光音天上的天人貪吃了地上的食物,結果「其身自然漸漸澀惡。皮膚粗厚。顏色濁暗。形貌改異。無復光明。亦更不能飛騰虛空。以地肥故。神通滅沒。」

吃了地上的食物,就有了人類的性欲,然後人類繁衍生息,直到現在……《聖經》創世紀裏夏娃給亞當吃食物,然後兩人就有了性行為,大致可看作是上帝給作者講述這個過程的寓言。

光音天人下降,有可能是化生人間,與猿猴無關,但也並不徹底排除猿猴進化的可能性。佛教在這方面非常開放,具有真正的科學思想。大家可以看見人可能生「猴孩」,也即退化的品種,那麼猿猴進化到一定程度生人孩也不是完全不可想像吧。

我以前曾經以是先有人還是先有世界來簡單的否定唯心主義,並懷疑這個問題是否還值得討論,但現在看來,至少以這個來否定佛教的唯心主義肯定是不成立的,因為佛陀顯然是說先有大地和食物,然後才有人的。

由此我們也可知道,佛教的唯心主義遠不是一般想像的那麼簡單,至少這個「心」絕對不單純是指「人的意識」。

第二節 整個宇宙模型的核心構架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如果愛因斯坦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研究佛教上,那麼寫這本書的將可能是他而不是我。並且,也許,他在物理學上將有更大成就。愛因斯坦後期反對量子力學中「觀測本身會影響觀測結果」這一驚人論斷,說明他對佛教理論的理解還不是極其精深——儘管他已經做出了那樣深刻和準確的判斷。

這兒的宇宙就是指包括自然和精神在內的一切。

一、終極本原:識心

在佛教的宇宙模型中,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我們這個宇宙三維空間,和上面已經提到的其他層次的空間,以及我們人的意識,這些所有的一切,都產生於心。

為了區別於心臟的「心」,或者單純表示人類意識的「心」,我在下面將統稱此「心」為「識心」。佛教的唯識論,即萬法唯識,八識唯心,故定名「識心」是很恰如其分的。

另一個表示此終極本原的常用名詞可能是「心性」。但「心性」這個詞感覺過於抽象。從科學角度講,名字其實是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名字所指代物件的屬性,下面將會經常提到「識心的屬性」,如果換成是「心性的屬性」,兩個「性」,未免有些彆扭。所以我還是用「識心」這個詞。

「識心」即本書中佛教宇宙模型的終極本原。

由於它是終極本原,我將拒絕回答一切關於它如何產生的問題,而只認為有必要定義它的一系列屬性和此後的一系列規律。

如果說「奇點」已經與人們極其遙遠的話,那麼「奇點」與「識心」的距離比人與奇點的距離更加遙遠。即使是最愛提問題的哲學家,也確實不必繼續追問了。

我們主要分析識心的屬性。

到目前為止,關於識心的屬性,只有佛陀,或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等覺菩薩在深度精神修行中破盡物質和意識等識心派生出來的一切之後才能認識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關於它的描述是:「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不生不滅,即沒有時間先後概念;不增不減,即沒有空間大小概念;不垢不淨,即沒有人類美醜分辯的概念。

現在這個時代,人的靈性越來越弱,但人的理性、知識和理解能力越來越強。相應的人越來越難以通過靈性修煉直接認識宇宙本來的真相,但卻更容易通過他人的描述得到理性的理解。本書主要就是精確的描述這個識心的模型,並希望人們在理解的基礎上,生起強大的信心,並進而修行、實證。

在佛陀那個時代,講的是「信、解、修、證」,因為佛陀三十二相、大威神力,一看就能讓人起信,而且當時的社會環境就是很流行精神修行的,佛陀的弟子很多都是大根器的人,很容易進入佛陀那個靈性的世界,理解佛陀關於靈性世界的教導。而現在沒哪個人有佛陀那樣的大威神力能讓人剛一接觸就生信,那麼我這兒就主張「解、信、修、證」,將解和信結合起來,讓人們在理解的基礎上信仰和皈依。

現在很多人不信,或者不感興趣,或者感興趣而不全信,或者雖信卻只是信些細枝末節,比如半信半疑的求些在世的小小福報,是因為他們不瞭解。瞭解了並認為確實有道理,自然就深信了。

從另一個角度講,若是光有信,而不解,那等於你不知道你信的是什麼,也就等於沒有用。比如你相信萬有引力定律,那你也得理解萬有引力定律啊,你若是根本不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具體什麼內容,那你這個信,算什麼回事呢?

同時,對於已經深信和皈依的佛教徒來說,大家也都不是釋迦牟尼佛那樣的正遍知者,也都有個理解的問題。

現代人理性和知識強了以後,將比較容易理解識心在時空上概念。我們這個世界,是個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的世界,「識心」則可理解為沒有時間維度,空間維度是四維的物體。這樣一個四維空間的物體,擁有三維空間的人類所無法想像的神奇屬性。比如,沒有三維空間的大小概念,或者說,就是無限大;又如,它可擁有無限多個三維空間,並且這些三維空間的關聯也是無限的。我們拿二維空間的世界來和我們這個三維空間比較,也許能比較容易理解四維空間與我們三維空間相比較的意義:

1,一個三維的物體,無論它大小如何,都可以包含無數個二維的平面;

2,一個三維的物體可以劃分成無數個各種形狀的平面;

3,對於一個二維平面空間中的觀察者來說,如果有三維空間的存在,那麼他的觀察很多情況下將是不可思議的。比如如果平面中有一條線橫貫當中,要把一個物體從線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必然要接觸和經過這條線,但如有三維空間存在,我們可以輕鬆的把物體不通過線而移到物體另一邊,那這在二維平面空間中的觀察者看來,絕對是不可思議的。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一個四維空間的物體可以包含無限多個我們這個三維空間,並且這些三維空間之間可能有著深刻的相互影響。

物理學界早已有時空多維的假設。《科學》(Science)雜誌2002年5月第296卷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時空,捲曲的膜和隱藏的維度》簡要介紹了一下物理學界關於多維時空的假設。

「文章說,在研究宇宙結構的演變時,科學家們發現,人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時空必須是四維的,從數學的角度來說,多維的時空更容易被描述。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應該存在呢?實際上,和很多人的直覺相反,許多物理學家認為多維時空的存在不僅是可能的,而且為了保持對時空描述的一致性,它們必須存在。舉例來說,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為了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統一在一起,物理學家們提出了當代物理學中最尖端的超弦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構成我們宇宙的最基本的粒子是一些被稱之為「弦」的極微小的亞原子物體。弦論同時告訴人們,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實際上應該至少有十個維度,其他六維緊緊地捲縮在一起,由於其極為微小,人們無法用通常的方法探測到它們。」

「文章認為,人們之所以感覺不到多維空間的存在,是因為人們的視場(Field of View ) 被限制在一個低維的膜中,而這個低維的膜被鑲嵌在更高維的膜中。這些膜之間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碰撞產生了一系列的大爆炸,從而演化出多重宇宙結構來。在此之前,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2001年6月第411卷的文章也同樣認為,我們這個宇宙只是多維空間的一層,多重的宇宙是以多層膜的形式存在於一個多維的超空間中。這些另外的時空可能只有原子大小,也可能無限大,我們可能探測不到它們的存在,但它們卻對我們這個宇宙的物理現象產生深刻的影響。」

這兒我們看到物理學家們其實比我這個哲學家還要過分,乾脆假設個「十維」之類。只是問題在於我們連四維空間也不可能描述清楚,更高維的說法顯然就更缺乏實際意義。佛陀,正遍知,看清了宇宙多層空間的真相,但表述起來也是比喻,比如合三十三天、四天王天、及我們這層空間等在內的多層空間,說成是「須彌山」,是一座「山」。

佛教裏有「一芥子藏須彌山」的說法,這「芥子」,就是一種極小的物質,可以認為是佛教四維空間模型的比喻。

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在一般人看起來是比喻,對於佛陀和他高修行的弟子來說,在深度精神修行中看到我們這層空間和臨近的幾層天的狀況,或許就是佛陀描述的那樣。我們要時刻注意到很多經書都是佛陀對他高修行的弟子講的,而不是對我們這些幾千年後的俗人講的。

總的來說,識心這「四維空間」乃至「多維空間」物質的模型,只是一個便於理解的描述,或者稱比喻。識心的真實屬性看上去只有個人通過深度精神修行才有可能認識,並且即使認識了也難以用語言向人描述,正如你永遠不可能向人描述出一個四維空間的物體會是什麼模樣的。

大概正是因為它的屬性只有通過深度精神修行才能認識,並且在深度精神修行中似乎可以將它「無限」的化用,所以佛教傾向於把它稱為「心」類,也即概念上更接近意識一些。《道德經》中的概念則偏重於物質一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德經》第25節)

對這個先天地生,為天地母的概念,李老君顯然也無法定義,只是勉強的稱之為道了。

既然這些大智慧神通力的聖賢也無法說清楚,所以我可以很坦白的說,我這兒關於「識心」屬性的討論是非常勉強的,主要就是引經據典和理論分析。

由於它是所有物質和意識一切的本原,所以我們是不能定義它是屬於物質或是意識的。它沒有時空概念,沒有物質的形體,只能通過深度的精神修行認識,產生意識或者稱形成意識,這是接近於意識的屬性;同時它又沒有人性,沒有人的欲望,沒有人的美醜、善惡之類概念,所有萬物都由它而生,這又是接近於物質的屬性。

佛教中雖教人向善,但在修行當中,修行到極高層次以後,要直驅本心時,還是要拋棄善惡等一切概念。《道德經》中也說,「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惡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芻狗,就是草紮的狗,人們對它是沒有喜惡概念的。

從實際情況上看,如果認為識心這個宇宙終極本原是有善惡概念的,那麼如果它是善的,那麼整個人類世界的一切就都是善的了,如果它是惡的,那麼人類世界的一切就都是惡的了,而事實上世界有善有惡,善惡在於人自身的觀念,這證偽了識心具有善惡概念的假設。

因為識心不具有人性,所以儘管識心的概念是比佛更本原的,但它並不是適合人們崇拜的物件。崇拜它和崇拜一個電子、崇拜真空、或者崇拜你家裏的電視機恐怕沒什麼區別,都是毫無意義的。只有崇拜有人性的物件,才可能得到對人來說有意義的結果。佛教徒要皈依的是三寶,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並不是皈依「識心」。

有的佛教徒認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那是沒仔細辯析清楚心與佛的概念。佛無始無終、如如不動的屬性同與識心;佛全知一切的屬性也讓人感到他幾乎可以等同於一切;佛遍滿虛空、威神勢力不可思議的屬性也接近於識心;但我仍有更充分的理由不把佛等同於識心。

首先我們可以注意到佛是有很多個的,如「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等,而識心只是一個,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將識心和佛合而為一。你總不能說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一個佛吧。

其次,在佛經明確的論述中,是把佛歸類於十法界的,所謂「十法界唯一念心」,佛亦是由心生的。

其三,佛是有人性的,而識心是無人性的。

所以我這個模型還是認為佛只是徹底覺悟,徹底回歸到本原識心的生命。

同時,每個人,首先是每個人的神識,都是識心所產生的,或者說,都是識心的一部分。這就是佛教說「每個人都具有佛性,都堪成佛」的根源。

我們是否有必要討論一下是否越是層次高的人或神,占有識心的比例越大呢?其實由於識心是沒有大小概念的,所以每個人在識心中「佔有」的那一塊的「大小」也是沒法討論的。如果一定要作這樣的想像,我傾向於認為是完全一樣的。層次的高下只意味著迷妄的程度不同,或者其他某些次要屬性的不同。也即是說,在這最根本的層次上,人與人是平等的,人與神是平等的,人與佛也是平等的,或者說,眾生是平等的。

有的人修行深到一定程度,會產生某種一切都是我識心中的產物的感覺,這時你就要深刻注意到:其他人的識心也是識心,萬物不僅僅是在你的識心裏,而是在眾生的識心裏。

我還勉強考慮了一個屬性。即在生活中,比較有緣的人或神,在識心中靠得更近。如果這個猜想準確,那麼你就一定要善待與你有緣的人,因為你們可能生生世世容易走在一起,善待他人,也即善待你自己。

生活中的一切事物,是否會相應的影響到識心呢?當然是的。但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無法直接通過觀測識心來對此作出判斷,並且事實上也沒有人這麼作出過判斷,所以考慮這個問題似乎也沒什麼意思,我們不如把精力花在層次低些的研究上。

識心,或者說由識心所產生的宇宙一切,它的發展變化是否有規律的呢?我們這個模型認為是有的。這也即是佛教中因果律的概念。佛教的因果報應並不僅僅是簡單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深層的哲學上講,就是「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如果不是相信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那麼我們人類的一切科學研究就全都可以立刻停止了。

由於現在這個基於識心的宇宙模型比起我們目前能觀測得到的宇宙來看又大了無數倍,所以整個科學體系也就複雜無數倍了。我相信,即使從現在開始經過50億年的科學研究,人們對宇宙本質的瞭解還是及不上佛陀。這是由識心本身的屬性所決定的。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至少可以看到:佛教與科學是徹底相容的。

雖然物質和意識都與識心相互作用,但似乎意識的作用更直接一些,在佛教的理論體系中,有情生命是「正報」、物是「依報」,物質不能脫離於眾生的意識而獨立存在。

這兒的意識並不僅僅指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的意識,而是無始以來就存在於識心中的眾生的意識。

佛教的宇宙和時空概念極其宏大。那吹動梵天水沫的阿那毗羅大風,那宇宙大爆炸的「初始推動力」,都源於之前無始以來無量眾生的意識,這樣的解釋,不知是否容易理解?

在關於物質微觀粒子運動的研究中,「觀測本身會影響觀測結果」這一量子力學的驚人結論一直都是現代物理學家的心病。包括對量子力學作出巨大貢獻的愛因斯坦都曾竭力反對這一結論,但這一論斷卻得到了現在大多數物理學家的承認,而且,量子力學也已在現實生活中深刻運用,比如說,如果沒有基於量子力學建造的大量超大型積體電路晶片(比如電腦中央處理器CPU),現在的互聯網和資訊革命是不可能的。

現在,物理學家們可以把物質和意識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徹底拋開這個心病。意識,實際上就是能直接作用於物質的,這在高精神修行的人群中甚至是件常事。比如《聖經》出埃及記中的摩西分開紅海,佛陀的弟子迦樓陀尊者則曾多次讓河神分開河流過河並且因對她言辭不敬而被她告到佛陀那兒去(這個故事將在本章下面詳述)。《聖經》「馬太福音」中耶酥在驅鬼治了一個女人的癲癇病後說「只要你有信心,叫這山移開也可以」。高修行的人可能以意識直接影響大型物體的運動,那麼我們一般人的意識,從它的識心本質上講和高修行人沒什麼不同,區別只是迷妄程度而已,它自然也有對著物質的直接影響力,影響一個微小的原子,應該很好理解吧。

日常生活中的物體都由大量原子構成,比如一塊1公斤的鐵就要由大約10億億億(1後面25個0)顆鐵原子組成,人們感覺不到自身意識對之的直接影響,而大精神力的人畢竟少,這就是人們形成「意識不能直接作用於物質」這個的習慣性概念的原因。但請注意:這僅僅是個「習慣性概念」,它並不比「太陽圍繞地球轉」這個習慣性概念更準確。

認為意識與終極本原的相互作用更為直接,加上只有通過深度的精神修煉能夠認識這個終極本原,這是佛教偏重於意識的根本原因,也即是佛教被認為是唯心主義的根本原因。但鑒於我們認為識心是沒有人性的,所以我們又完全可以認為識心是個物,由此即可認為佛教是唯物主義的。

其實,現在因為整個模型建立在物質和意識統一的基礎之上,認為識心是所有物質和意識的終極本原,所以唯心和唯物的問題在這個模型中是不成立的,也是毫無意義的。如果您認可這個佛教的宇宙模型,那麼就只要注意識心的各項屬性即可以了,而完全不需要去管這個模型到底是唯心還是唯物的。

佛教的唯心主義也被認為是「主觀唯心主義」,這一點則是我這個模型所徹底否定的。世界並不僅僅是在個人的識心中,而是在所有眾生的識心中。

從精神修行的角度講,認為整個世界都是由個人識心中的產物,是「五蘊」中「識蘊」未破盡時的一個錯覺。《楞嚴經》卷十對此有具體描述:「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當然,精神修行修到破盡前面的色、受、想、行四蘊,就已經達到非常高的境地了,我這兒只是從理論上簡單提一提,如果你有志於修行,請一定要深讀《楞嚴經》,以免在修行中誤入歧途。

作為一個不承認有個人性化的終極主宰的思想體系,佛教確實是無神論。但如果我們認為「神」只是和人同樣產生於識心的一種生命形態的話,那麼作為宗教來講,由於信徒皈依的佛是有生命有人性的,我們也可以認為佛教是有神論。

有一種自然神崇拜,如果崇拜的是自然整體,也即識心,那麼我上面說了,沒有意義。如果崇拜的是自然的某一部分,比如土地神、山神、海神、或者太陽神,那這些神(準確的說是依附於相應自然物件的精神類眾生)呢,因為祂們有一定的人性,崇拜祂們或許會有相應的好處。

最後讓我們整理一下本節的主要內容:

1,宇宙的一切均產生於識心,識心是宇宙一切的終極本原;

2,識心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沒有時間概念的;

3,識心是不增不減,無大無小,沒有空間概念的;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認為識心是一個四維空間的物體,它包含無數三維空間;各個空間之間有著廣泛和深刻的關聯;

4,識心是沒有人性的,它沒有美醜、善惡、得失等所有人性化的概念;由此可知佛教並不承認有個人性化的終極主宰;由此我們可以認為佛教是無神論的;由此我們也可認為佛教是唯物主義的;

5,每個生命都是識心的一部分;鑒於識心是無大小概念也無人性概念的,我們不可能判斷每個生命在識心中的「大小」或「重要程度」,我們的模型認為每個人在識心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由此我們否定佛教是主觀唯心主義的;

6,識心的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意識能直接作用於識心並與物質產生相互影響;科學研究應將物質和意識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修習至深佛法的人來說,這兒關於識心的具體「形象」、「屬性」的分析和描述,主要是為了便於廣大世人理解。如果你要進行深度的佛法修行,明心見性、證悟佛道,你應該徹底忘掉這兒關於識心模型的複雜論述,不要執著於這些世俗的概念,而應直接從釋迦牟尼佛的著述中吸取營養。

二、識心的下一步:如何從識心產生其他一切

這幾乎是個同識心本身一樣本原的概念。並且也只能從佛經中找到最多的答案。簡單的說,本來識心是平靜的,沒有世界,沒有眾生,但卻由於某種原因,突然有了「無明妄動」,就像大海中起了一個小漚泡,這個「無明妄動」相對於識心來講,它是虛妄的,但我們的意識和我們周圍在我們感覺來看是實在的整個世界,卻都產生於它。

這同樣是只有通過深度的精神修行證悟到很高的程度才可能獲得到的認識,並且同樣極其玄妙難以用語言描述。我們可以看看《楞嚴經》中文殊菩薩對此作的比喻: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本來回歸識心的狀態下,是圓滿美妙的,卻突然有了妄想,有了妄想,就有了虛空,有了虛空,就有了世界,妄想澄結成為國土,妄想知覺就成為有情眾生。

我看了《楞嚴經》後,大致理解了識心和由識心中的無明妄動生成我們這個虛妄的世界的概念,但關鍵的問題在於,理解歸理解,我雖然知道這個世界是「虛妄」的,但沒有這個能力認為,也證不了道。

如何才能有能力這麼認為?修行佛道。

其實佛陀的這些教誨都是對他的弟子講的。佛陀的弟子都是些精神修行已經很高的修行人,很多都是阿羅漢了,這些阿羅漢如果到現在出來,任何一個都可以成為一方導師,所以我們也不需要跟他們比。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比喻難以理解的話,那麼請看我下面的表述:

1,你所擁有的只是你的感覺,至於物質本身是否存在,只對你的感覺來說有意義,對於你來說只有感覺是真實的。

2,其他人所擁有的同樣都只是各自的感覺,並且各自的感覺都同樣是真實的。

3,眾生的意識和感覺都是識心的一部分,並同時起作用。

4,如果你進行佛教精神修煉,你可能會有新的感覺,這些感覺對於你來說同樣是真實的。

5,你精神修行達到極深的程度,明心見性後,會覺得識心比其他所有一切事物都更真實,並乃至認為其他一切都是虛妄的。此即《金剛經》中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經中還有很多比喻,但基本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對這個解釋不滿意,可再深究佛經,或許能了悟得更透徹一些,或者,你也可進行深度的精神修煉自己實證。佛經中這方面講得比較深刻和透徹的可能是《楞嚴經》、《金剛經》和《心經》。我尤其推薦美國宣化上人講述的《楞嚴經》,請參看書後附錄的網址。

三、識心所產生的宇宙世界:宇宙多層空間的模型

我們上面已經談到了須彌山、三千大千世界等多層空間,但這些還不是佛陀所看見的宇宙世界的全部,比三千大千世界更大的概念是「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三者。三千大千世界只包括「三界」中欲界和色界的初禪天。

欲界的特點主要是其中生靈有性欲。《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中將欲界分為「地獄、畜生、餓鬼、人、阿修羅、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身天」等十二種。

色界的特點是其中生靈沒有性欲了,但還為清淨微細之色法所繫縛,喜歡光和色,有物質和色身,以光明為食物和語言,《長阿含經》卷二十舉出色界二十二天,即:梵身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嚴飾天、小嚴飾天、無量嚴飾天、嚴飾果實天、無想天、無造天、無熱天、善見天、大善見天、阿迦尼吒天。

至於無色界,則是性欲和光色都沒有了,只剩下思想,佛陀根據其果報之勝劣差別將之分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處。

注意各個經典所列舉的各界天數有所不一,《楞嚴經》未提欲界的魔身天,有的說法可能將魔身天同於他化自在天;關於色界二十二天的說法也有不同,舊華嚴經卷十三、新華嚴經卷二十一、大般若經卷四○二、佛本行集經卷九等則刪除無想天,而僅列舉二十一天。大毗婆沙論卷一三六、立世阿毗曇論卷六、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六等刪除梵身、光天、淨天、嚴飾等四天,而立十八天之說。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順正理論卷二十一、彰所知論卷上等更除去無想天而立十七天之說;阿毗曇心論經卷五刪除大梵天,另加無想天,亦立十七天之說;中阿含卷九地動經復刪除無想天,而僅舉出十六天之名。不過這些細微的差別對於我們目前的科學研究來說似乎無關緊要,因為我們連看上去離我們最近的四天王天都還觀測不到。

這兒我們主要論述一下各層天的重要屬性。

一、各層天的客觀實在性

其實這個問題對於已經理解上面識心根本模型的讀者是不用再提的,不過,針對一些人通常的概念,比如認為這些層空間只是存在於我們的精神中,我還是明確的論述一下吧。

你認為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實在不實在呢?如果你認為是實在的,那麼其他各層天的存在就是實在的;如果你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是虛妄的,那麼你倒是可以認為這些空間是虛妄的,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實在的就只有識心了。

亦即:我們這個模型認為這些高層空間並不是虛妄的,並不僅僅是個人的一種「精神境界」,它相對於其中的生靈來說是實在的,它的實在性並不低於我們所以為的我們這個空間的實在性。

事實上也是這樣,這些高層空間與我們的交互遠遠不僅僅在精神層面。

二、各層天之間的空間關係

我們可以大致將各層天理解為各層類似我們這個三維宇宙空間的空間。各層三維空間之間的結構關係,我們可以簡單的設想為是平行的,一層在一層之上,《起世經》中有「倍梵身上。有光音天。倍光音上。有遍淨天。倍遍淨上。有廣果天。」的說法。

各層之間生靈都可能直接相互作用,而不一定需要通過其他層天。比如修彌勒淨土的人臨終往生彌勒菩薩的兜率陀天內院,看上去並不需要事先經過四天王天、忉利天和夜摩天;又如上面提到的,我們人類是光音天的人下來而起源的,光音天上的人下來看上去並不需要經過當中那幾層天。

各層天之間的相互關係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

需要注意的是佛陀並未明確說把各層天認為是各層宇宙空間。佛陀面向的是生命而不是物質,他是根據生命靈性的特點劃分層次而不是根據物質空間的特性來劃分,比如畜生和人,都在我們看得見的空間裏。這兒各層三維空間的描述,只是我的一個比喻、一個形容,它只有便於理解上的意義而並不具有更深刻的理論意義,從根本上講,要以佛陀的論述為準。

佛經中常有「十方世界」的稱謂。這個「十方」,雖然通常被解釋為上、下、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十個方向,但我們似乎也可認為「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只是古人沒有多維空間概念而採用的比喻性描述,或者稱是多維空間向量的投影。因為表示三維空間前面六個方向就夠了,後四個方向實在沒有意義。真正的「十方」應指五維空間。

無論是四維、五維或者更多維,對於本模型來說,都是可以的,只是因為四維空間的模型就已經不可思議了,描述更高維則更不可能,所以我這兒就先只集中在四維了。

我們目前觀測到的宇宙包含大量的有生命的恒星系。似乎每一個有高級智慧生命的恒星系就對應有從四天王天到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總稱)的各層天,這些層天對我們人類世界的影響可能遠高於我們這個空間的其他星球對我們的影響。

從我們對應的四天王天是不是能像我們遠遠看到其他星球一樣看到其他星球生命對應的四天王天呢?我分析應該是的。因為上層天光明比我們強,人的感知能力比我們高。

精神修行深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看到高層天。比如包含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須彌山,可能是高修行人最容易先看到的。所以,準確的說,這些層天離我們的距離是不能用三維空間的距離概念來度量的。

每一層天都可能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大,或者更大,比如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因為裏面又有三十三個「天」的劃分。所以,總的來說,整個宇宙實在是無量無邊的大和豐富多彩的。

三、各層天的特點歸納

根據佛經的描述,各層天有如下特性:

1,從我們這層天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每一層天都壽命要更長;

2,從我們這層天到色界頂層「色究竟天」(阿迦尼吒天),每一層天都更光明、環境更美好、令人感覺更美妙,生命的身體也更大;

3,從我們這層天到欲界頂層他化自在天,每一層天的生命性欲就越淡泊;

4,從我們這層天到欲界頂層他化自在天,每一層天中,一日一夜對應的人世間的時間就越長;但超出欲界的各層天似乎無日夜概念;

更多的細節將在下一章中論述。

四、各層天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

1,我們一般人看不見高層天,但似乎有些高層天的生靈能看到我們人類的世界,這是因為高層天中生靈迷妄程度總體上比人類低;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可以認為這些生命比我們更高級;但我們仍然有與之相比的優越之處;

2,高層天會影響我們人類世界,我們人類世界的活動也會影響高層天,尤其是我們三千大千世界內的各層天(整個欲界加初禪天);

3,相互影響中,似乎精神上的影響更多一些,但我們要注意到物質歸根到底是與精神相互影響的,高層空間的生靈也能直接影響我們這層空間內的事物。

4,各層空間生靈的相互影響仍然要遵循一定的規律。這其實已經在上面的核心構架中說了,這兒再提一下。

當然,目前只有佛教廣泛和深刻的談論了各層空間的狀況和與人類世界的相互影響。

三界仍然不是整個宇宙的全部,超出三界之上的生命還有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四聖類,祂們不在三界內,與三界內生命的根本區別是:祂們的生命沒有確定的時間長短,祂們不入三界內的生死輪迴,他們可以是永恆的。大家也許還記得《西遊記》中孫悟空自稱的「俺老孫已超出三界外,身在五行中」吧,書中孫悟空原先跟菩提老祖修道,修道修到最高,那就是辟支佛類,從理論上講,是可能超出三界了,不過像孫悟空那樣好勇鬥狠貪吃貪玩不像超出三界的味道,超出三界只是他的自稱吧。

佛教將三界內各層天的生命通稱為「天人」,和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三界內的其他生命合稱「六道眾生」,此六道和上面四聖合稱「十法界」。下一章詳細介紹六道輪迴和十法界。

十法界仍然不是整個宇宙世界的全部。比如西方極樂世界在哪兒?西方極樂世界裏面的眾生很多是尚未入聖的佛教修行人,他們在極樂世界中的生命可長可短,有可能永遠在裏面,也有可能由於自身願望而再入三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也即肯定不在我們這個空間內。

由此我們需要在十法界之外再添個「佛淨土」,即由佛願力產生的清淨世界。

諸佛淨土中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好像對我們地球人來說最有名,或許也可以說是我們地球人與此世界的緣分最好吧,其他還有比如阿初啤佛的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等。這些都是他方佛的淨土。我們本地佛的淨土,亦即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叫「常寂光淨土」,修《楞嚴經》中的楞嚴大定有成可往生這個淨土,但可能修這個要求的條件比較高,我從沒聽人說是修這個的。

不知是不是每個佛都有各自的淨土。不過由於眾生數量無量無邊,佛的數量也無量無邊,佛淨土應該也是無量無邊的。

除了十法界和諸佛淨土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物質空間呢?因為現有的模型已經比已知的世界大了無數倍,已經極其極其的無量無邊、極其極其的豐富多彩和輝煌燦爛,已經極大極大的超出目前科學觀測可能達到的範疇,所以我目前的構架就到這一步了。

第三節 模型的成立和論證

與所有其他科學理論模型一樣,本模型成立的理由也只需要一個:那就是與觀測事實相符合。關於此,我可以非常自信的說:本書的佛教宇宙模型是一個無比宏大又具足圓滿的模型,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能夠證偽這個模型。

具體的,比如說,科學家們永遠也無法證明模型中認為是所有物質和意識終極本原的識心並不存在;永遠也無法證明大梵天、忉利天等其他空間不存在;永遠也無法證明郁單越等外星世界不存在;關於這方面的科學思維方法,我已經在第一章中論述得很清楚,這兒就不再多說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儘管科學家們無法將之證偽,我也無法將之證實。但關鍵在於,事實上所有科學理論都是永遠無法被證實的,只是通過一系列的觀測發現與事實相符,而變得非常可信而已。所以我需要的也只是將之論證得非常可信。

本書的宇宙模型是根據釋迦牟尼佛的論述和現代科學經嚴格的邏輯理性分析得出。現代科學的可信度我就不分析了。模型的論證將主要集中在論證釋迦牟尼佛是全知者上。

請不要嫌我煩,這兒我又要提上面已經再三提過的科學理論概念了。因為大多數人的科學精神確實是不足的,我不得不再三加強讀者這方面的思維能力。從徹底的科學實證主義角度講,論證一個人是全知者是不可能的。就算一個人說對了一萬句話,為證明他的論述展現了一萬個大神通,預言了未來一萬個重大奇跡,你也並不能就此肯定他下一個預言一定是正確的,就像你並不能用過去100億年都有萬有引力來證明下一秒鐘還有萬有引力一樣。重要的只是這些論證是否已經足夠有力,以致可以被認為是「證明」了。

我希望你像相信「萬有引力定律」一樣相信「佛陀全知定律」,甚至相信佛陀超過相信科學家們的理論。

我們可以想像自己,帶著現代科學知識和科學精神來到2500年前的北印度,我們找到釋迦牟尼佛。我們不管已經有很多人相信他的事實,我們把他看做和我們一樣的人。然後我們聽他說:我是全知者。我們怎麼判斷此話的真實可信度?

首先,在未聽到他的具體理論之前,我們可以看他的為人:他是不是個說謊者。這光聽他自己說,或者周圍其他人說還不夠,我們要根據他的生平事蹟,綜合的分析。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蹟很多讀者可能已經瞭解,不瞭解的讀者可以在google上搜尋「釋迦牟尼佛生平」等詞找到,也可以在很多書中看到,知識性的東西我這兒就不多說了。

簡而言之: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釋迦」是家族名,「牟尼」是「聖者」的意思,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聖者」的意思。釋迦牟尼是當時北印度淨飯國的太子,生下來就擁有榮華富貴,本人容貌端嚴、英明神武、才智高絕、道德無瑕,其父竭力要他繼承王位做偉大帝王,他卻堅持出家修行,前六年訪道,修至無人可為其師,後六年在雪山苦修,後離開雪山在菩提樹下靜坐49天,睹明星而悟道。

我們比當時人的一個優勢是我們瞭解他之後的一生。釋迦牟尼成道後,雖然弟子眾多,卻仍然過著苦行的生活,每日一餐,乞討為生,當然更沒有女人,直到涅槃均是如一。

這樣的人,你說他會騙人嗎?他有什麼理由要騙人嗎?他怎麼可能騙人呢?

佛教尤其嚴格禁止未證言證(比如自己明明沒有某種大神通力卻說自己有),那是一種大妄語,要受地獄惡報的。這種道德觀念之強一般人可能不一定理解,但深入佛教的人卻能深刻理解其中含義。我現在說話都非常小心,怕一不注意說錯話破妄語戒。

為了傳道,為了讓弟子更有信心而騙人,已經被我們否定了。比如上面「千日千月」的說法只能讓當時的世人疑惑,至於大段關於外星人的描述(將在下面「外星文明的狀況」一章中詳述)恐怕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後世發展的實際情況也正是這樣,講述這些的《起世經》長期被大乘佛教徒們束之高閣避而不談,正是因為怕這些不可理解的內容反而令人起疑。

好,你有深刻的科學精神,你永遠也不相信人,你相信即使一個人道德完善,他也可能判斷出錯,你只相信事實,你只看理論本身,那麼我們就來看事實,看理論本身。

首先我們可以問:「你為什麼說你是全知呢?」

注意:佛教本身是稱佛陀有「十力」,即:

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

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過去千百萬世乃至無數世狀況的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惑餘習氣永斷不生的智力;

我這兒簡而言之,稱釋迦牟尼佛為「全知」,當然也有根據,即佛有很多稱號,其中一個稱號是「正遍知」,簡單的說,就是「全知」的意思。作為一種信仰,我是主張稱釋佛為「全知」的。因為信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表述總是越簡單越好,沒必要去深入研究這十力具體分別指什麼,只要相信就可以了。從科學角度看,因為自然科學的全知力容易考察和驗證,所以我們的驗證主要集中在自然世界的全知上。

我以現代的話語,為釋佛回答道:「因為我大覺悟了。」

你再問:「什麼叫『大覺悟』?為什麼大覺悟後,就能全知一切呢?」

「宇宙的一切都在識心中,人可以通過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覺悟後,認識到宇宙的一切。這是宇宙的本性。」

好,你知道釋迦牟尼佛確實進行了深度的精神修行,你無法證偽這個模型,但要對這個模型生起信心,乃至達到「證實」的程度,你就要看他都知道些什麼。

這其實就是一種科學實驗。就像我們要證明光在相同介質中的速度恒定定律,那麼我們就要不斷做實驗,測試光的速度,如果每一次實驗都發現光在此介質中的速度是相同的,我們對此定律的信心就多了一層,以致於,我們覺得不必要再做實驗,就完全相信了此定律。我們現在要證明一個人是全知的,那麼實驗方法也是一樣,就是不斷提問題,提當時的一般人不可能知道的問題,看他是不是知道,每答對一個問題,我們對他是全知的可信度就更深一層,而只要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我們就能否定他是全知。

好,你現在開始提問題。我們聊天往往先從天氣開始,那麼你也可以先問天氣,你知道現代人生活與古代相比的一個重大區別就是對電的深刻認識和廣泛使用,於是你問:「天上的閃電是怎麼回事,怎麼憑空就出現閃電呢?」

「兩種電,在雲層中相觸相對相磨相打,生出大明,名曰電光。」

(《起世經》卷八中載:「諸比丘。或時外道波利婆羅闍迦。來詣汝所。作如是問。諸長老等。何因緣故。虛空雲中。忽生電光。諸比丘。汝等應當作如是答。諸長老等。有二因緣。虛空雲中。出生電光。何等為二。一者東方有電。名曰亢厚。南方有電。名曰順流。西方有電。名墮光明。北方有電。名百生樹。諸長老等。或有一時。東方所出亢厚大電。與彼西方墮光明電。相觸相對相磨相打。以如是故。從彼虛空雲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電光。此是第一電光因緣。復次諸長老等。二者或復南方順流大電。與彼北方百生大電。相觸相對相磨相打。以如是故。出生電光。譬如兩木風吹相著。忽然火出。還歸本處。此是第二電光因緣。從雲聚中有光明出。」這兒雖分東西南北,但只是比喻,具體生電時就是兩種,至於名詞,當時根本就沒有質子、電子、正負電荷的說法,所以都只能用比喻。)

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回答了,你繼續問:「那下雨或不下雨是什麼緣故?」

「天空中雨雲形成,就有了下雨的條件。但有五個原因可能阻礙下雨。一:『羅侯羅阿修羅王。從其宮出。便以兩手。撮彼雨雲。擲置海中。』二:『火界增上力生。即於其時。雲自燒滅。』三:『風界增上力生。則能吹雲。擲置於彼伽陵伽磧中。或復擲置壇茶迦磧中。或復擲置摩登伽磧中。或復擲置諸曠野中。或復擲置摩連那磧地。』四、『行雨諸神。有時放逸。以放逸故。彼雲不得依時降雨。既不時雨。雲自消散。』五、『閻浮一切人民。其中多有不如法行。耽樂諸欲。慳貪嫉妒。邪見所纏。彼諸人等。以惡行故。習非法故。樂著欲故。貪嫉競故。天則不雨。』」

你知道風吹雲散,這好觀察,熱氣上升阻止雲中的雨下降,乃至蒸發雨雲,就不是一般古人觀測可能得到的了。根據我們現在的氣象研究,雨雲形成後遲遲不下雨,不外乎這兩種原因。至於行雨諸神放逸,乃至羅侯羅阿修羅王用手將雨雲擲置海中,則是你不能理解的了。

我們以後可以對雨雲氣象作更深入的研究,如果發現有以空氣動力學原理和熱力學原理難以很好解釋的雨雲忽然移動或消散現象,則也許可歸為雨神放逸、羅侯羅阿修羅王阻止、或眾生惡業行感的緣故。

你繼續問:「有羅侯羅阿修羅王、雨神嗎?我怎麼看不到?」

「這是你的感覺不夠清澄的緣故。你的肉眼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觀照自己的識心,消去蒙在識心上的虛妄客塵,你才能看到更多。」

你無法否定這樣的模型。存在,比如說存在於其他層次的空間裏只是你看不到。你無法否定這種可能性。你還注意到他明明已經遠超當時人的認知水平準確指出了兩種自然原因,但還是說了三種「超自然」的原因,為什麼?你再聯想到他的生平、他的品格、他的教導,你不得不開始相信:他這麼說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確實存在這些「超自然」的原因,他看見了,並且真實的向你述說。

但是「全知一切」的說法,還是使你認為有必要向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你繼續問:「我們晚上看見的月亮怎麼會有陰晴圓缺呢?缺的時候,這缺的部分跑哪兒去了,又怎麼長回來的?」

「那不是缺,而是黑了使地上的人看不見。月亮本身的形狀並未變化。為什麼黑?因為這時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離太陽最近的位置,反射的太陽光完全照不到地球上,在地球上的人看來當然是黑了。有時候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恰好遮住太陽,就會發生日食;或者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月亮之間恰好遮住月亮,就會發生月食。我已留下演算法,根據我的演算法可以準確預測日食和月食。」佛在《起世經》中準確指出月亮陰晴圓缺的原因(「於黑月分第十五日。最近日宮。由彼日光所覆翳故。一切不現。」),現在的西藏人則還可以根據佛教的《時輪金剛續》準確測算日食月食。

你更加相信他了。但要你相信他是全知者,你還得繼續問。「那麼你知道夜晚的星星是什麼嗎?」

「星星是一個個類似太陽的恒星。很多星星聚在一起,組成星系。我們這個星系是帶螺旋的圓盤狀。宇宙間還有無數像我們這樣的星系。」

「你沒有望遠鏡,你怎麼可能知道!」

「我已經說過了。宇宙的一切都在識心中,人可以通過深度的精神修行,在大覺悟後,認識到宇宙的一切。」

你不得不開始相信他真的是全知了。你繼續問:「那……你知道有外星人嗎?」

「有。《起世經》中描述了幾種類型的外星人的狀況。有一種外星人,因為他們最優秀最先進,我特意詳述了。」

毫無私欲,絕不妄語,他說全知,就是全知,這本身就值得人相信了,何況實驗的不斷證實?這些個問題都是2500年前的普通人不可能回答的,每次實驗的成功都是巨大的奇跡,都不斷驗證了他就是全知的結論。

到這兒為止,其實論證就可以結束了。因為更多的真實人類目前還無法觀測。比如關於宇宙的「成住壞空」,下一次宇宙的誕生,或者更久遠的過去,宇宙大爆炸的起因,都不是當前可以實證的。

佛教的核心內容主要在精神方面,當然更難以客觀的觀測來論證了。關於此,要個人修煉體悟,或觀察、感覺來論證。一個人只要修行,就能不斷實證佛道。

在自然科學可實證的方面我還可再補充三條:

1,釋迦牟尼佛曾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說,這杯水中有八萬四千個眾生存在(這八萬四千是虛數,表示非常多的數目),也即不用顯微鏡看見了水中的無數微生物。

2,釋迦牟尼佛說人身是個蟲窠,人體內的蟲約八十種。今日由於科學的發達,發現人體內的寄生蟲,如蛔蟲、蟯蟲、便蟲、鉤蟲、絲蟲、絛蟲、肺蛭蟲、肝蛭蟲等有數十種之多。釋迦牟尼佛不僅知道有這麼多蟲在人體內,還指出了這些蟲所在的確定位置。(詳見治禪病秘要及正法念處經。)

3,釋迦牟尼佛在《修行道地經》中詳述了人類胎兒由受精卵到出生前的詳細發展過程,可與現代科學的觀察對照印證。頭7天:受精卵看上去沒什麼變動;第14天:稍長如薄酪;第21天:似生酪;第28天:凝似熟酪;第35天:如生酥;第42天:如嫩肉;第49天:如腱肉;第56天:堅如胚;第63天:變了五個肉胞,生了兩肘,兩髀和頸項;第70天:分化了手腕,腳和頭部;第77天:生了24個肉胞,從此演變出手指,眼耳鼻口;第84天:這24個肉胞不斷地成長;第91天:出現腹部;第98天:生了肺肝心脾腎;第105天:生大腸;第112天:生小腸;第119天:生胃;第126天:有了生髒和熟髒;第133天:生髀,手掌,足趺和臂部已有筋連起來;第140天 :身體中各部分的骨骼已有點形成,這時頭部有兩塊骨頭;第147天:開始有了兩根口腔骨,七根頸骨,兩根髀骨,兩根肘骨,四根臂骨,十二根胸骨,十八根背骨,兩根膠骨,四根膝蓋骨,四十根腳骨,一百八十根細骨和肉相接合;其中有十八根細骨在兩脅,兩根在肩部;一共有三百根骨骼;這時的骨骼好像初生的瓠那麼柔軟;第154天:骨骼開始慢慢轉硬,好像未熟的瓠;第161天:骨骼像胡桃那麼堅固;前面那三百根骨骼相連的越來越牢,而且各部分的骨大致已成形;第168天:長出七百條細筋聯絡身體;第175天:生了七千條脈,但尚未成形;第182天:七千條脈完成,宛如蓮根的細孔;第189天:有三百六十三條筋都成形了;第196天:開始長肌肉;第203天:肌肉逐漸長厚;第210天:開始有了皮膚;第217天:皮膚轉厚;第224天:皮膚越來越堅固;第231天:耳朵,鼻子,手指和膝蓋的關節發展完成;第238天:皮膚生了九十九萬個毛孔,但發孔仍未完成;第245天:毛孔完全成形;第252天:指甲出現;第259天:耳朵,眼睛,鼻孔,嘴巴開始通了;毛髮和皮膚的顏色也確定了;第266天:胎兒的身體和骨骼都已成人形了;其中比較軟的部分是從母親方面遺傳來的,比較硬的部份遺傳自父親;還未出生的男嬰背向外而面向母親,女嬰則背向母親而面向外,最後頭朝下出生。

其次是相對次要的論證,也即神跡。

按照本書中的宇宙模型,神跡可歸納為兩種類型:與其他層次空間生命的相通和相互影響;自身識心與其他物質或意識物件的相互影響。

神跡的存在也是對這個多層空間宇宙模型的不斷證實。

比如上面的指出銀河系的形狀、揭示宇宙真實模型當然是一種極大的神跡。這是基於觀察方面的大神通力。

其他的,像《聖經》裏面的著名神跡「出埃及記」中的摩西斷紅海,佛陀座下的一個阿羅漢就能經常辦到。這是我從宣化上人講述的一個佛教小故事裏看到的:

佛有弟子名迦樓陀尊者,證阿羅漢果後,有一天要過河,看那河神是女性,就對她說:「小婢住流」(小婢含奴婢丫環之意)。阿羅漢過河,有神通可令河水不流,而阻水不流是河神之職。女河神敢怒不敢言,只得阻流讓其過河。但經太多次,河神亦忍不住氣,就去佛那兒告狀:「世尊!你的那個弟子太無禮了,怎麼把我叫作小婢啊?」佛即叫迦樓陀尊者過來,向女神道歉。迦樓陀尊者也蠻搞笑的,即說:「小婢勿怪」。河神一聽大不滿意地對佛說:「哇!你看他在你面前仍這樣說我!」佛歎了口氣告訴她說:「因為在數百劫前,你曾數世是他的小婢,他叫習慣了,習氣難改啊!」女河神聽佛解釋後,就不再抱怨了。這便是習氣難改的一個例證。

我知道的還有一次斷流神跡離我們非常近,斷開的河流是黃河,時間則就在上個世紀。只是大概因為那純屬「個人行為」故不為人所知,河流斷開人過去後就繼續流動了,對下游的人來說沒什麼影響。那是五世俄果活佛祖古白瑪嘎吉翁須。有一次他帶著幾個侍者到青海地區化緣,他們化到了許多犛牛和馬。一天走到了黃河邊,這時天正下著大雨,黃河上又沒有橋和船,活佛即入定請求本尊給予加持,於是黃河水打開一條通道,他就讓侍者牽著牛和馬從通道走了過去。

這位俄果活佛的七世根松丹增仁波切我曾經見過。當時我對佛教還瞭解不深,並且自認為是大哲學家,沒把活佛看得很高(當然也沒看低人家),就是只顧跟他討論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之類問題。因為我覺得很多佛教的人只強調要向善去惡,宣揚「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問題在於善惡本身在於人心,有的行為在一個地方是善的,在另一個地方卻是惡的;有的在一個時代是善的,在另一個時代是惡的,或者相反;有的在一群人看來是善的,在另一群人看來是惡的;如果不能對善惡作深刻和明確定義,光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本質上講,是缺乏意義的。解決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再加上因果報應,多層空間,六道輪迴等,整個理論體系就趨向完整了。

回來後我在網上找這位活佛的資料,就找到了上面那個故事。相信這位活佛的修行是非常高深的。他的道場在中國著名旅遊勝地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上,即以他稱號命名的「俄果寺」,去麗江旅遊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藏密的活佛雖然不是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圓滿正等覺佛,但一般至少是修行很高的佛教大成就者,這樣的人現在不多了。

宗教神性方面的神跡,多半在於個人體驗,如果你是個科學家,想要深刻的揭示其中的奧秘,就應該自己修行、體驗和實證。

佛教較為常見的神跡是一些意識領域的神通力,主要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天眼通,即能看見一般人眼睛看不見的東西,比如遙視,或者透視,也有的可能看見其他空間的事物,比如鬼道眾生,或者上界天境。

不要以為開天眼就是好事,有的人開天眼恰好是只能看見鬼道眾生,那可就慘了,整天見鬼,到時巴不得閉上才好呢。開天眼最好開能見上界天境的天眼,那樣你就可能見到比地球上最美麗的風景還要美千百倍的天堂,或者比地球上最美麗的女人還要美千百倍的天女。

有的人不修佛,也可能因為偶爾的生理原因而開部分天眼。比如前些日子電視裏就報導俄羅斯一位姑娘生了場病病好後就忽然能透視人體了,很多專家在研究。其實拿佛教眼光看這還只是小神通。

天耳通,即能聽見很多常人聽不見的聲音。比如很輕微的聲音,或者很遙遠地方的聲音,或者一般人根本聽不見的聲音,比如上界天境的音樂。

他心通,就是能知道別人心裏想什麼。美國有個人,就自稱能知別人心裏想什麼,在美國各所大學巡迴表演,測試了一萬多次,全部成功。愛因斯坦在世時亦曾經和另一位科學家對一位自稱有此能力的人進行了嚴格的測試,亦成功。

不過他心通是不能通到究竟的。因為人的心最終直達終極本原識心,可以說,是無限複雜的。他心通能通到的只是人的第六識,並且通常只是第六識中的淺表意識,比如當前想什麼。至於人為什麼那麼想,或者人更複雜的計畫,一般是通不了的。

宿命通,即能知自己或他人今世或過去世的種種經歷。開宿命通對於修行來說是比較好的,容易了知因果,明瞭生命的輪迴,堅定修佛的信心和決心。

不同人的宿命通當然也不一樣,佛是全通,阿羅漢則是能知84000大劫(一大劫可能是一次宇宙大爆炸)內的事情,再久遠的過去就不知道了。一般人,能知自己的前世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這些神通並不為佛教所特有,修外道亦可能獲得某種神通。在修行中得神通,可視作修行達到一定階段的標誌,也即心已澄淨到一定程度,但不可以此為足。

另外還有一些可觀測的客觀事實性質的神跡。這是我從網上摘錄的三個故事:

1:四川省甘孜州新龍縣樂莫寺的堪布阿瓊上師,於1998年8月29日下午兩點,身體無恙,手持佛珠,吉祥臥式,口誦六字真言,安詳而逝。當天傍晚七時,弟子們按照藏傳佛教處理大德法體的儀式脫去上師的衣服,準備覆蓋法衣,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上師全身上下,衰老的皺紋已消失不見,皮膚完全變為七、八歲孩童一般,白紅細嫩,根本就不是生前老態龍鍾之身。 8月30日早晨,侍者到上師禪房供燈,發現法衣下的軀體縮小了許多。以後,軀體一天比一天縮小,弟子們不知所措。七天過去了,第八天早晨,上師的親屬赤誠加措、根桑朗加和一個小喇嘛,以及洛桑甯扎、索朗加措、仁青才讓等三名侍者,一共六人到屋裏,拉開床上的法衣,大家頓時目瞪口呆,床上空空如也,甚至連一根毫毛也沒有。就這樣,一個完整的血肉之軀,一未入天,二未入地,在人們身邊,完全虹化了。當地的羅布卓瑪母子五人,曾看見扁平形的五色彩虹由上師屋頂伸沒空中。後來還有許多人看到這一景象。貢波吉等很多人看見從上師禪房兩側,發出幾個光束般的彩虹,上端入於縹緲虛空。在上師住處的天空,還有許多人曾看到連續幾天出現五色彩虹,這些彩虹不時遍滿天空。另外,遠方甘孜縣也有人看見在新龍樂莫寺方向上空彩虹一片……

這是可以考證的。1999年1月30日的《甘孜報》也專門為此進行了報導,新龍縣宗教局現已確認這是續斑瑪登德之後的第二則虹身成就的事例,並以正式官方檔向上級部門彙報。

2:卓洛喇嘛,青海省果洛州人,生於1970年, 自幼出家,依止堪布門色爾為根本上師,又從晉美彭措法王、貝諾法王等當代高僧大德前學修顯密法要。1995年底,前往臺灣「喇榮三乘法林中心」協助師兄圖登諾布仁波切弘法。後身患絕症, 病中一直祈禱上師不止,1998年9月23日,即圓寂前兩天,對照顧他的道友說:面前虛空中,上師同許多聖眾來接我了。圓寂前一日,說面前已現出三個淨土可任意選擇,並說上師與自己一直未分離過。25日晚上,在大圓滿心性休息坐勢中,猛喊了一聲「啪!」,隨即安祥圓寂,其遺體數日後仍極為柔軟,頂門頭髮自動脫落了一大片。

3:民國9年,虛雲老和尚的弟子具行以三昧真火焚身坐化,死時身披袈裟,趺坐面向西方,左手執磬,右手執木魚,面色如生,笑容和藹。聞報後當時的省督唐繼堯,財政廳長王竹村,水利局長張拙仙等都趕來了,昆明日報攝影記者也來了,圍觀的人有數千個,最後虛雲老和尚敲起小磬,三聲磬響過後突然全身震動,化作灰燼而傾倒了。當時的《昆明日報》刊出了頭條大新聞和照片,轟動了全雲南。此事也應可查證。

宣化上人也談到他的一個弟子以三昧真火焚身坐化的,不過這事情好像沒引起轟動,也沒留下更多證據,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佛教因為佛陀的全知力和極大神通力,教法至為高深。佛教徒修習佛陀傳下來的無上教法,所擁有的神跡不計其數。

佛陀的時代雖然久遠難以考證,但至少有兩個神跡是大家都承認的,一個是佛的三十二相;另一個是佛舍利。

佛的三十二相分別是:

一、安平相:足底下沒有凹下去的地方。

二、千輻輪相:足底下有一千輻像輪盤那樣的形相。

三、手指纖長相:手指又細又長。

四、手足柔軟相:手同了足,都是軟的,不硬的。

五、手足縵網相:手足的指,同了指的中間,有紋路連絡起來,像網那種樣的。

六、足跟滿足相:足跟圓滿,沒有凹下去的地方。

七、足趺高好相:趺是足背,足背高起圓滿。

八、股如鹿王相:股,是股上的肉圓滿,像鹿王的股肉。

九、手長過膝相:兩手長過膝蓋。

十、馬陰藏相:佛的男根縮在身體裏頭,像馬那樣的。

十一、身縱廣相:就是身體的高,同了伸直兩臂的長一樣的。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根一根毛的孔裏頭,都生一根青色的毛,齊整不雜亂的。

十三、身毛上靡相:『靡』字,是倒下伏下的意思;身上汗毛的頭,都是靠右邊伏倒的。

十四、身金色相:身體完全是金色的。

十五、常光一丈相:身上放出光來,四面都是一丈。

十六、皮膚又細、又軟、又滑。

十七、七處平滿相:兩足下、兩手掌、兩肩,同了頭頂上,都是又平又滿,沒有低陷下去的。

十八、兩腋滿相:腋是兩肩的底下,都滿的。

十九、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像獅子王那樣的。

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不傴曲。

二十一、肩圓滿相:兩肩圓滿,不高聳,也不塌下。

二十二、四十齒相:牙齒有四十個;我們凡夫,最多不過三十六個。

二十三、齒色潔白,清淨齊整,堅牢緊密。

二十四、四牙白淨相:有四顆牙,特別的白,特別的大。

二十五、頰平如獅子相:頰,就是面頰;兩頰高滿,像獅子的面頰那樣的。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咽喉中間,常常不斷的生出津液來,吃下去的東西,可以生出上等的味來。

二十七、廣長舌相:舌,又闊又長,又細薄,又柔軟,廣可覆蓋臉頰,長可抵到額頭。

二十八、梵音深遠相:聲音清淨,並且遠地方也能夠聽到。

二十九、眼色如紺青相:紺青,是青色裏頭帶些紅色;兩眼的顏色,是又紅又青的,清淨明亮得很,並且很大的。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睫,就是眼毛特別的好;像牛王的眼毛那樣的。

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兩眉中間,有一根白毛,向右邊旋轉的;像有五座須彌山那麼大,常常放出光來的。

三十二、頂成肉髻相:頭頂上有肉高起來,像髮髻那樣的。

常人可能擁有其中的一相或數相,但三十二相合於一身則不能不視為奇跡了。

宣化上人在講經談到三十二相的時候,說為什麼要有三十二相呢?是為了讓人一見就生起歡喜心。我倒是覺得一般要論相,男人可能還是更容易對美女生起歡喜心一些。不過佛的相確實是屬於百看不厭的,越看越令人喜愛,而美女,再美的女人看多了都沒啥了,而且一般人身體都是很髒的,佛的身體則是無比純淨的。

我傾向於認為,這相是宇宙本身的自然規律造成的。徹底認識識心,達到無上正遍知的程度,就是需要和會有這樣純淨和圓滿的身相。

佛舍利的存在則是客觀事實。現在世界上就有佛舍利。佛舍利的一個屬性是非常堅硬,同時也像寶石般的非常潤澤美觀,而且,有的人能在佛舍利旁獲得非常神奇靈妙的感覺。也許因為被視為至寶,好像沒人研究過佛舍利的組成成分,但我們可以根據一般人火化後沒有舍利產生來認為這是個奇跡。

現代也經常有高僧火化後出舍利的,如上世紀的印光大師生西百日後荼毗之時,煙白如雪,並現五色光。火後「檢骨色白、質堅,重如礦質,觸之作金聲。頂骨裂五瓣,如蓮花。三十二齒全存。發現舍利無數。其形有珠粒、花瓣、塊式。其色有紅、白、碧、五彩」。

當代高僧廣欽老和尚,1986年2月13日示寂。荼毗後所遺下的舍利較大的有100餘顆。

1990年12月,新加坡華人高僧宏船法師圓寂,火化後,人們在他的骨灰中撿到480顆彩色的、類似水晶體的硬物,有些還閃爍著鑽石般的光亮。據辨認,與佛門珍寶舍利子毫無二致。

1993年5月7日晚,我國東北瀋陽唯一藏傳佛教喇嘛教實勝寺的79歲大經師召烏力吉高僧(蒙族)圓寂,遺體在瀋陽文官屯殯儀館火化。火化後,在他的骨灰中發現紅、綠、黃、黑、白等多色珍貴結晶體數十枚,大的如黃豆,小的似米粒,經佛教專家鑒別,認為是高僧圓寂留下的珍貴舍利。

1991年3月,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通顯法師圓寂火化後,得五色舍利子11000顆。

1989年9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縣西山洗石庵住持、93歲高齡的寬能法師圓寂,火化後得到了3顆碧綠色、晶瑩透明的舍利子,每顆直徑3釐米,好像綠寶石一般。

現存的佛舍利好像不多了,而且是佛門聖物,恐怕不好研究。一般高僧的舍利則或許可以取少量作適當的研究,分析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

關於舍利的形成,有些學者認為由於佛門僧人長期都是素食,攝入了大量的纖維素和礦物質,經過人體的新陳代謝,形成大量的磷酸鹽、碳酸鹽等,最終以結晶體的形式沉積於體內而形成。但世界上素食主義者成千上萬,為何並無舍利子出現?佛門弟子不計其數,有舍利子的也只是當中極少數。所以這種解釋幾乎純屬簡單的主觀臆斷而無科學價值。至於認為舍利是一種膽結石、腎結石的說法更是荒唐,患結石症的病人死後火化有舍利子的麼?而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幾乎都是身體健康、安詳自在的長壽老人。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即舍利子就是涉及深度精神修煉和高層空間物質的奇跡之物,它證明了多層空間精神物質相互交換或相互影響的可能性。

下面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本節的內容。

關於宇宙當前可驗證世界的模型,佛教的理論是驚人的科學和準確。同時,由於本模型涉及大量當前難以通過實驗方法驗證的理論,比如識心和宇宙多層空間及它們屬性的論述,以及關於宇宙大爆炸之前世界的描述,所以對整個模型的信心,主要基於對釋迦牟尼佛的信心。那麼本節就不斷論證了釋迦牟尼佛就是全知者。

如果你對我這兒的論證還不夠滿意,第一應該自己去閱讀佛經,並與科學和現實作更廣泛和深入的對照;第二我建議你自己實修,從精神的角度得到體驗、理解和實證。

本書,尤其是本章,主要是將佛教的理論體系結構化了,以便於廣大研究學者得到一個根本性和系統性的理解。要廣泛和深入的瞭解佛教和佛教的整個思想體系,還是一定要讀正傳佛經。

第三章 佛教的生命模型

前面我們講了佛教的整個宇宙模型,也簡要談到了模型中各個層次空間的生命形態。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生命自身才是唯一重要的,關於宇宙自然的全部研究歸根到底還是服務於我們生命自身,所以這兒我再在上一章的基礎上繼續深入詳談佛教關於生命的模型。

第一節 神識不滅原理

為了描述識心和生命的關係,以及生命的輪迴,我們有必要定義「神識」的概念:神識就是一個生命在識心中所對應的那一部分。

這個「神識」也可認為就是佛教中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或者藏密中的「中陰」;或者也可能是某些論述中所稱的「自性」;或者一般人通俗所稱的「靈性」。我這兒採用「神識」的定名,首先是因為這也是常用語,藏密或佛教其他宗派的人也都有這種用法,也是其他玄學家們經常採用的稱呼。其次跟其他名稱相比,「阿賴耶識」只是個音譯的名詞本身不具備任何可讓人聯想到相應屬性的意義,當然不是個好名字;「中陰」則主要是藏密的概念,一般人也不知道它是什麼;而「神識」則至少容易讓人聯想到兩個屬性:它是永恆的、變化莫測的(「神」字);它是類似意識的(「識」字);至於自性,我在前面不用「心性」而用「識心」,這兒自然也不適合用「自性」或「靈性」來指代「神識」。

至於如果你認為「阿賴耶識」、「中陰」、或者「自性」、「靈性」不是我這兒的神識,那也沒關係,你就認為這兒的「神識」純粹就是我自己定義的另外一個概念好了。

我們知道:人如果光有肉體,那就只是一堆肉和骨頭,是沒有意義的,有意義的只是人的意識。而我們人的意識,只是神識的一部分,或者說是神識的產物,這神識直接根源於宇宙終極本原識心。

神識包括意識但比意識更加豐富。在佛教八識中,意識只是第六識,前面五識分別是眼睛的視覺、耳朵的聽覺、鼻子的嗅覺、舌頭的味覺、身體的觸覺,這六識與第八識之間還隔著個第七識「末那識」,似乎主要在前六識和第八識之間做傳遞工作。

人是人肉體和神識的結合體。人死了以後,前六識和第七識都沒有了,就只剩下第八識,也即這兒的「神識」。

人死後神識有可能再去投胎為人,或因種種原因投胎成畜生,或變成鬼,或進入地獄,或成為阿修羅,或成為天人,這就是六道輪迴。

這個模型的成立,對於熱愛生命的人來說,其實是件天大的好事。這等於立刻肯定了人生命的永恆不滅。人再也不用怕死了,死亡只是這次生命的結束,卻又是下一次生命的開始。

並且,我也將非常高興的告訴讀者:這就是真實的。這正是釋迦牟尼佛的言說。正是佛教關於宇宙和生命的核心理論之一。

如果不承認神識不滅,人死後依然有神識,佛陀教導的主旨,教人成就佛道,是不成立的;乃至佛教的整個善惡因果報應理論體系,也是不成立的。

大家知道:如果光看現世的報應,那麼有的人作惡多端,依然能得善終;有的人為人善良,卻仍可能孤苦伶仃乃至不得好死;怎麼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法?更別提還有與這相對應的說法:「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所以,如果沒有來世,善惡因果報應將是被徹底證偽的。

其他像基督教、伊斯蘭教也都有人死後上天堂或下地獄的說法,什麼上天堂或下地獄?當然只能是人的神識。否定人死後神識依然存在,等於徹底否定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也等於徹底否定絕大多數其他宗教。

中國的部分道教修行者追求「白日飛升」的境界,也即是帶著肉體成仙,那是因為他們過於執著於肉體的緣故。道家始祖李老君的《道德經》說道:「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還是要人不要執著於肉身的。沒有了「身」,但「吾」還在,這個吾,就是神識。當然這兒李老君是說他自己,他拋棄肉身後神識往上升超出三界,當然是無患了。一般人,尤其若是惡人遭下地獄之報,那還是有「患」的,而且「患」大得很。

認為「人死後就一切都沒了」,只是一般人的常識,一般人以活著時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覺到的常識,這個常識同樣並不比「太陽繞著地球轉」這樣的常識更有科學價值。

從科學角度講,由於我在前面已經論證了釋迦牟尼佛是全知者,所以,關於神識不滅,六道輪迴的理論,這兒原則上是不需要再行論證了。但因為這是一個關於人類生命的核心論題,所以我也願意進一步作更多的論證。

第一:個人自己修證

論證輪迴轉世,一個最直接也最本質的方法就是自己修證。經過一定程度的佛教精神修煉,或者道教、伊斯蘭教蘇菲派教法等宗派的精神修煉,或者某些瑜伽、氣功等修煉,均有可能回憶起個人的前世,乃至知道他人的前世。

這將是蠻有意思的事情,能回憶起自己的宿命,不但豐富了自己的感受,也能讓人對生命有更深的感悟。這在佛教被稱為「宿命通」。「宿命通」不是像直接看清銀河系的形狀、或者憑空阻斷河流那樣的大神通,佛教中修得一定程度「宿命通」的高僧數不勝數。

第二:統計和研究

即使個人修證出來,也還只是個人的體悟。精神領域的事物,畢竟難以用實驗方法不斷論證。另一個方法就是研究和搜集大量資料,然後用科學理性來推斷。

有的人天生就擁有某種程度的宿命通,能了知自己的前世,或者有的人在催眠師的幫助下,進入深度的催眠狀態後,也有可能回憶起自己的某個前世。西方就有科學家或精神研究團體專門做這方面研究。這兒我簡單摘錄一些從網上找到的介紹性資料:

《二十案例示輪迴》(Ian Stevenson, M.D.,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 September 1966.)是伊安·史蒂文生教授在1961年到1965年間從印度、斯里蘭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國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驗證過的案例的一部份。

書中事例一:「絲婉拉塔三歲時記起了前世的丈夫和兒子,經過與他們見面後對方長時間的嚴密考查,終於確認她就是他們失去的親人「拜雅」。雖然「拜雅」的丈夫已經再娶,但他的兒子和其他家庭成員仍然把絲婉拉塔當作「拜雅」來對待。絲婉拉塔和前世的家庭始終保持著親密的聯繫,同時對今生父母的感情絲毫不減。這就使她在感情上得到雙倍的給予,但也承擔著雙倍的付出。她今生的家境已經不錯了,但她前世的家庭卻非常富豪。當她在生活中所欲不遂時,便自然地回憶起前世生活中的相應片斷,發現自己在前世已經得到過了,也就感到了滿足。她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始終能清楚地記得前世的生活經歷,但這種記憶給她帶來的是更多的生活感受,而不是矛盾和痛苦。」

書中事例二:「三歲半的印度小男孩賈斯伯死於天花,沒有及時埋藏,當晚又活過來了。幾天後又能講話了,幾周後竟能清楚地表達自己。但他隨即聲稱自己不是賈斯伯,而是某村某人二十二歲的兒子,並詳細描述自己死亡的經過:他從一個村到另一村的婚禮隊伍中吃了一個借他錢的人給他的有毒糖果,變得頭昏而從自己所坐的馬車上掉了下來,頭被摔破而死。並且他拒絕吃賈斯伯家的任何食物,因為他聲稱自己屬於等級更高的婆羅門階層。如果不是一個好心的婆羅門婦女每日為他作飯,他可能真會餓死的。後來他的故事得到了證實,前世家中的人經常帶他回去玩。他在「老家」玩得很開心,不願意回到賈斯伯家來,因為他在這裏感到孤獨和寂寞。」

《記得前世的兒童》(Ian Stevenson, M.D., Children Who Remember Previous Lives,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01.)也是伊安·史蒂文生教授所作。作者在書中分析指出:「既然每個人都是轉世來的,為什麼迄今報導的轉世案例數目比起世界人口的總數來還是微乎其微呢?研究表明,人們對輪迴轉世這一事實的否定、不相信或者隱瞞態度直接起到了掩蓋這一事實的作用。相信的人一旦發現自己的小孩談起前世的生活時就知道是怎麼回事,有的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和泰國)還公開報導,甚至引起高層政府官員的注意,這樣便可能導致這些案例被收集和研究。但也有些相信轉世的人雖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談他們前世的事情,也不願讓人知道,更不願被報導和研究,因為他們認為記得前世的小孩容易夭折。有些人還想方設法地要把自己的小孩對前世的記憶「弄掉」。有些小孩因記起了前世慘死的可怖情節或者前世自己屬於更高階層的家庭而使得今生的父母感到難堪,因而不願被人知道而加以掩蓋。而不相信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孩談起前世的生活時,通常都會把它當作「打胡亂說」而不予理會和認真對待,這樣就錯過了這些案例被發現和研究的機會。況且像史蒂文生教授這種嚴肅認真、不辭辛勞、跑遍世界去收集和研究轉世案例的學者又有幾個呢?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即使發現了轉世案例,也因環境的壓力而不可能被知道,更不可能被研究。」

這是書中的一個案例:「1953年12月,廷昂苗出生在緬甸的納蘇爾村。出生前幾個月,她的母親曾連續夢見一個矮胖的日本士兵,只穿著短褲,沒穿上衣,跟著她走並說要來和他們一起生活。她認出這個士兵是日軍佔領納蘇爾時期的一個軍隊廚師。出生後,親人發現在她的小腹下面有一小塊深色的胎記。」

「廷昂苗四歲時表現出對飛機極度的恐懼感,並聲稱自己是被飛機開槍打死的。與此同時,她還情緒低落獨自流淚,說她「想念日本。」她記起自己是一個曾經駐紮在這個村裏的日本士兵,是被一架盟軍飛機低空掃射時射死的。當時他正在一堆木柴旁準備做飯,只穿著短褲,繫著一條寬皮帶,沒穿上衣。那架飛機向他俯衝掃射,他繞著木柴跑想逃命,但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小腹下部,立時身亡。那個日本士兵來自日本北方,已經娶妻生子。她記得前世有五個孩子,老大是個兒子,還記得入伍前擁有一個小商店。」

「廷昂苗拒絕穿女孩子的衣服,而堅持穿男式服裝。她說穿女式衣服要頭疼,皮膚也癢,穿男式衣服就舒服。校方堅持要她穿女式衣服才能上學,她拒絕不依,雙方僵持,她(當時十一歲)只好退了學。她還說過,她想有一條寬皮帶,保護她的肚子不冷。孩童時期,她總是和男孩子一起玩,特別喜歡玩當兵的遊戲,並讓她的父母給她買玩具槍。而她的姐姐和弟弟都從來不玩當兵的遊戲也沒要過玩具槍。她長大以後,不再想去日本了。可是在性傾向方面一直十分男性化,而且決定終生不嫁。到1981年5月(她已經快28歲了),她還談到要參加軍隊和男人們一起打仗。她始終男式打扮,留著短髮。」

《輪迴轉世與生物學——於此相逢》(Ian Stevenson, M.D., Where Reincarnation and Biology Intersect, Paeger Publishers, 1997.)是史蒂文生教授在同年出版的兩卷醫學巨著《輪迴轉世與生物學:胎記和先天缺陷的病因》一書的縮略本。本書尤其著重考察了胎記和先天病因與前世輪迴的關係。觀察發現,成年人平均每人有15個胎記。除了家族史可解釋同一位置的遺傳性胎記外,對於為什麼一個人會在身體某一特定部位有胎記,至今沒有任何合理解釋。現代醫學為先天缺陷確認了三個原因:基因的因素,某些病毒性感染,以及某些化學藥品(如薩立多胺和酒精)的影響。但這些再加上其他可能的原因,也只包括了不到一半的先天缺陷。至於為什麼這人有而其他人沒有,為什麼偏偏在那個部位有,也和胎記一樣沒法解釋。輪迴轉世的基本原理加上本書案例研究的特殊結果,為這一類疑難問題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解釋。

作者還指出了記得前世的小孩普遍共有的四個特點以及與胎記和先天缺陷有關的案例中經常伴隨的特殊現象。一些在輪迴案例研究中普遍視為常識的現象,在現代科學中卻是無法解決的難題:恐懼症,怪僻,性反轉,無端的恨與愛,直到小孩子在遊戲中任何一種與眾不同的表現。比如一小孩在遊戲中總把一根繩子拴在頸上,那是因為他前世上吊自殺的原因;一小孩經常把其他孩子叫做自己的學生,因為她前世的職業是教師。這些簡單的結論不但解釋了現代心理學,特別是兒童心理學中許多常見而又難以解釋的現象,而且為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捷徑。

下面是其中一個故事的梗概:

「馬茗芯1956年10月12日生於緬甸的一個鄉村。其母懷她之前,其父披庭夢見一個熟人辛孟,說想轉生到他家裏來,當時他還不知辛孟已死。辛孟長期在外用卡車跑生意並纏上一個女人,其妻知道後於絕望中喝了電池酸液而死。四、五年後,辛孟於一樁攔劫兇殺案中喪命。據見過屍體的人說,辛孟雙手的手指都被砍下來了。馬茗芯五歲時開始談到她前世的生活,回憶起前世曾被四個男人中的三個用刀殺死。當那些人向辛孟砍第一刀時,他用手去擋,手指被砍下。馬茗芯確信辛孟的岳母雇人殺了辛孟為女兒報仇,因此與她關係一直不好。馬茗芯年輕時曾在服裝上表現男性化,有時在說話中使用陽性動詞形式,並對自己是個女子表示抱怨。」

《生命多世》(Gina Cerminara, Many Mansions: The Edgar Cayce Story on Reincarnation, Signet, July 1999)是吉娜·瑟敏納拉博士在愛德加·凱西的《論輪迴轉世》中的資訊檔案基礎上編寫而成。愛德加·凱西是一位在催眠狀態下,能於數千里之外給病人進行診斷治療的「特異功能者(psychic)」。瑟敏納拉博士敘述了凱西如何穿越時空,「解讀」前世的淵源因果,並進行醫療診治。

儘管凱西對醫學一無所知,也從未讀過解剖學的書,他卻能在催眠狀態下用解剖學和醫學術語作診斷,而且診斷非常對症,療效顯著:他治癒了一位加拿大主教神甫的羊癲癇,一位俄亥俄州的高中生嚴重的關節炎,折磨紐約牙醫達兩年之久的偏頭痛,給一位肯塔基州的音樂家治好了被醫學專家診斷為不治之症的一種奇怪的硬皮病,還幫助一位患青光眼的男孩恢復了視力……這些事例使凱西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特異功能者」。

凱西的遙視功能不僅可遠達數千里之外,還發展到可直接查看人身體之外的萬物,看到人與人、人與宇宙的關係以及人的命運,甚至人的前世與今生的關係。凱西的解讀觀點認為人的今世的不幸和痛苦與前世的「業力」有著精確的因果關係,因而能從前世中尋出淵源。本書中把人的肉身業力歸為三種類型:一種為「回歸飛鏢」(此種飛鏢能返回投擲者原處)型業力(Boomerang Karma)。一位全盲教授,經追憶解讀表明他有四次轉世經歷。其中的一次是在波斯時期。當時,他是一個野蠻部落的成員,幹的工作是用燒紅的烙鐵將敵人的眼睛燙瞎。因而在這一世,他要承受天生失明的痛苦。第二種是器官業力型(Organismic Karma)。這是由於某一世中濫用某個器官導致該器官致病報應。一位35歲的男子,自幼消化力極弱,一塊肉需要消化幾個小時,造成生活麻煩至極。凱西發現該人在法蘭西路易13世時是皇帝的一名侍衛官,忠誠盡職,但好吃。後來一世在波斯宮廷任御醫時也是一位美食家。由於這兩世在飲食上過度放縱,造成今生進食困難,需要以對等的節制來補償。第三種稱為象徵型業力(Symbolic Karma)。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一個青年自幼貧血,治療全都無效。原來在五世之前他曾在秘魯做當權者時,手段殘酷,信奉「血流遍地」,從而導致他「今生貧血」。凱西的治療案例,展示了生生世世的業力對今生命運起的決定性的作用。

瑟敏納拉博士用20年的時間對凱西的發現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之一是:每個靈魂不只活一世,而是多世。

《重溫往世——催眠下的證據》(Helen Wambach,Ph.D.,Reliving past lives – The evidence under hypnosis. Barnes & Noble Books, March 2000)一書詳細描述了西方催眠師Helen Wambach博士在這方面的研究。Wambach博士當時在一所學院任教。為了收集大量的資料,她以辦工作班的形式進行實驗,每個班有十幾人,Wambach博士引導他們進行一整天的分為四個階段的催眠回溯之旅,並收取少量的費用,以維持她的研究所需要的開支。從腦電波來看,催眠並不是睡眠,而是和傳統的佛家、道家的禪定很相似的一種深度入定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可能觀察和體驗前世。在前世回溯中,受試者可以根據自己前世和現世的知識見聞判斷當時的年代和地點,但入定中的人還具有確定年代和地點的超越世俗經驗的能力。當受試者被問到當時的年代時,在他的心中會閃現出以西元計年的數字,即使受試者的前世是在西元前或者非基督教的國度。對於地點的確認要困難一些,但有的受試者仍可以在現代的地圖上閃現當時的位置。

Wambach博士把受試者集體引導到入定回溯狀態中,然後問他們一些前世生活細節的問題,讓他們記住答案,在出定後回答她的問卷。Wambach博士一共收集了1088份答卷,對答卷的社會階層、種族、性別、穿著、食物等資料根據年代做了圖像和列表分析。

對於社會階層,Wambach博士根據答卷提供的資訊把它們分類為上層、中層、和下層。她發現上層案例占總數不到10%。中層的比例隨年代變化,占20%到35%。在西元前1000年中層的比例較高,之後開始下降,到西元1700年後又恢復到西元前1000年的水平。西元前1000年時的工匠和商人多集中在東地中海一帶,那時那裏的商業似乎很發達。底層的窮人占總數的60%到77%左右,穿著家做的衣服,住在簡陋的茅屋裏,大多數是農夫,日復一日地單調的耕作。沒有任何一個人回憶自己是著名的歷史人物。那些前世身居高位的人並非很快樂,他們覺得活得很累。最快樂的人生反倒屬於一些農夫和生活在原始部落中的人。從這組社會階層的資料來看,受試者的回憶和幻想很不相同,因為如果受試者在幻想的話,他更可能幻想自己是個歷史人物或貴族。

關於種族,Wambach博士的受試者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加州的中產階級白人,可是他們回憶的前世卻有著不同的膚色和頭髮,居住在不同的地域。Wambach博士把這些案例的種族大概地分為三類:高加索人種、亞洲和印第安人種、黑人和近東人種。在西元前2000年,只有20%的案例是高加索人種,大多居住在北地中海一帶,並擴散於中亞的山區和北部地方。其他兩類人種大概各占40%。

有5位受試者回憶在西元前1000到2000年間曾居住在高加索山一帶,他們入定時以地圖閃現位置時,發現他們生活在今伊朗的北部到巴基斯坦的地方。他們似乎是遊牧人,居住的是帳篷而不是房屋。但是,他們很奇怪地發現他們的膚色是白色的,有著淺黃或金黃的頭髮。「這看起來不太對。我很吃驚地圖閃現出亞洲,在靠近近東的中部位置。我覺得我應該是深色皮膚和黑頭發。」三名受試者在答卷上寫著類似的話。所有的五人都說自己穿著皮製的褲子,這在遠古時代很罕見。但這確實和史實相符,而且那時在這裏的人口確實是高加索人,有著白色的皮膚和淺色的頭髮。在這些案例中,受試者認為自己所看到的是錯的,因為與自己的知識不符,可事實證明他們看到的確實是對的。這種情況在Wambach博士的案例中反覆發生,這顯示受試者看到的顯然不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做出的想像。

受試者的年齡平均在30歲左右,他們大多出生在1945年以後。有45位受試者曾在前世生活在1900至1945年間,而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亞洲人。這些人在1900至1945年間的前世非正常死亡的比例非常高,很多死於兩次世界大戰和亞洲地區的國內戰爭,顯然這些人在離世後很快又轉生。

Wambach博士對答卷者前世的性別、食物、器皿、衣著、鞋子、死亡原因、人口等方面都做了細緻的分析,發現和歷史非常相符。對於Wambach博士的資料,輪迴可能是最好的解釋,而把它們完全歸之於想像則很牽強。比如很多讀者可能都通曉中國歷史,對上下五千年發生的大事都能如數家珍。但如果讓你描述周朝人、宋朝人、清朝人吃什麼食物,穿什麼衣服,住什麼房子等細節,恐怕即使熟讀《食貨志》的朋友也難以給出滿意的答案。

總的來說,目前西方的研究有以下要點必須以輪迴轉世來解釋:

1、很多關於兒童前世記憶的案例被嚴謹的學者存檔、確認。

2、受試者關於前世細節的回憶與歷史相符,並且同時期、同地域的前世案例也相互印證。

3、受試者回憶出他們根本無法知道的古代的語言和文字。

4、有一些案例顯示不同的受試者(如親友)獨立回憶出相同的人物和事件,細節吻合。

5、受試者對前世創痛的回憶使他們今生的恐懼症和長期性疼痛消失。

西方人有良好的科學精神,如果不是基督教的阻礙,輪迴轉世的研究將更加廣泛和深刻得多。基督教雖主張人死後有天堂和地獄,卻不認為人死後也有可能轉世為人,這是基督教反對輪迴轉世理論的原因。

這也有著更深層的、神性方面的因素。

佛陀在《阿逸夷經》中談到梵天天人下生為人後的修行時指出:「諸弟子,若有情從彼界而亡,來生此界,如是來已,其人或許離棄在家生活而出家,出家、勤勉、精進、虔誠、實在、富有智慧,速證喜樂禪定,以此喜悅之心,憶想前生之處,但不再記得比此前生更早之事。其人即說:『彼是應受恭敬之梵天,征服者、一切見者、施一切者、世界之主、造作者、創世者、天主、施予者、我之主、現在將來一切有情之父。我們由他而生,他是常一,永恆不變。他將永遠永遠存在。但是,由他創造而來此世間的我們都是無常的、變化的、不定的、短暫的、註定要消亡的。』」

基督教的高修行人,前世就可能是梵天中人,他們修基督有成,能記起這在梵天中的前生,但不記得更前面的前生。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認為自己絕對正確,並視輪迴為歪理邪說了。這類人修基督的本質,就是再回到梵天,他們在修行中,尤其需要讀「創世紀」前三節,實質是恢復他們前世在梵天中的回憶。對這類人,我不特別建議他們改修佛道。但如果他們繼續深入禪定,證更高的果位,就自然而然能了知更廣泛和深遠的真實了。

絕大多數人,包括絕大多數一般的基督徒,應該不是從梵天下來的,這類人則均可改修佛道,得大福報、證大智慧。

第三: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分析

我們可以深刻注意到:每個人的精神活動歸根到底是由他的神識決定的,而每個人的神識都蘊含著很多往世的記憶,輪迴轉世的影響實際上是涉及到人類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的。

我們可以觀察一些特例。比如有某種神奇天賦的兒童,他們也許並不能回憶起自己的前世,但他們卻表現出某方面的特殊才能,而這些才能遠超他所受的教育;或者,有些不可理喻的、強烈的愛情,比如說有的人移情別戀,而移情別戀的物件各方面條件都遠不如原來的戀人;或者有的人置很多優秀的追求者而不顧,偏偏對某個並不怎麼樣的傢伙一見鍾情;或者有些莫名其妙的仇恨,兩人在旁觀者看來明明沒有什麼冤仇,或者乾脆以前根本不認識,卻一見面就互無好感,乃至互相攻擊。這些都適合解釋為前世記憶在今世的反應。

神童有各種類型,往往是在某方面很強而在其他方面不一定高於同齡,比如數學神童、文學神童、音樂神童、美術神童等類型,這些都常見報導。

數學神童的典型例子是上世紀的著名數學家諾伯特·維納,他從小就智力超常,三歲時就能讀寫,十四歲時就大學畢業了。幾年後,他又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成為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博士;國內13歲即被保送北京大學的鮑宇陽也屬於數學神童;德國數學家高斯也是數學神童,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和心算技巧,3歲已能糾正父親計算上的錯誤,11歲發現二項式定理,19歲發明用圓規和直尺作正17邊形的作圖法。後來對超幾何級數、複變函數、統計數學和橢圓函數論都有重大貢獻。數學神童意味著邏輯力比較強,所以也比較容易學習和接受其他知識,早上大學比較容易。

文學神童則很可能是前世愛好文學,比如國內時常有報導:兩三歲的兒童就能背幾百首詩,那是因為他前世是文人,背熟了。有些人精通各種語言,或者對某種外國語言感覺比較容易上手,那麼很可能他前世是使用那種語言的人。或者有的西方人,對中國特別很感興趣,那麼有可能他是中國轉世過去的。

音樂神童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數莫札特,他3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許多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5歲就能準確無誤地辨明任何樂器上奏出的單音、雙音、和絃的音名,甚至可以輕易地說出杯子、鈴鐺等器皿碰撞時所發出的音高……。如此過硬的絕對音準觀念是絕大多數職業樂師一輩子都達不到的。6歲就開始在歐洲大陸巡迴演出了。當代的音樂神童有10歲的阿比蓋爾·辛,她是新加坡最年輕的鋼琴演奏家,並且十分聰明,2歲開始識字,在過去3年中連續在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贊助舉辦的國際數學比賽中取得佳績,但只有她在音樂方面的表現才使她有資格被稱為真正的「神童」。很多孩子不喜歡連續幾個小時坐在鋼琴前,但阿比蓋爾不同,她平均每週要練習25個小時鋼琴,她熱愛演奏,而且進步神速。阿比蓋爾的雙胞胎弟弟喬賽亞雖然同樣在數學方面很優秀,但在音樂方面卻沒有姐姐的激情。

這兒順便說一下,有的家長望子成龍,看別人孩子是神童自己也想培養,拼命教孩子背唐詩啦、彈鋼琴啦、畫畫啦,卻不知各個孩子有各自的根器,很多時候是強求不來的。揠苗助長很可能反而壞事,或者事倍功半。最好根據孩子確實的天賦或興趣加以培養,如果沒有什麼天賦也不要過於強求。

藝術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靈性的感受,這方面天賦靈性的因素往往表現出較明顯的影響,很多藝術家都是相當有天賦的人。像張大千,7歲啟蒙課讀,9歲習畫,12歲能畫山水、花鳥和人物,見者呼為神童。最近日本西宮13歲的小野淳一,8歲時就舉辦了自己的首次個人畫展,還和幾位國內外的藝術家合作出版了幾本書,並受到首相小泉純一郎和美國總統布希的接見。

愛情,或者其他感情方面的事例,讀者不妨自己觀察,或者體驗自身也可以。比如說,你可能經常看到,父母對子女通常都是不壞的,但同樣養大的子女,卻有的很孝順,有的很不孝順,乃至遺棄、或甚至打罵老人,這些往往就是往世業力的緣故。

還有一個可以觀察的就是一些靈性的病。比如癲癇病,或者一種少兒污言穢語多動症。這些病的一個特點就是平時人很正常,但是發病時突然變得很怪,原本的人格特性都不見了,而像變成了另一個人,做出種種奇怪的動作,有的小孩還罵出極其難聽的污言穢語,這些污言穢語往往「精彩老練」到連幾十歲的大人也罵不出,而且所有周圍人都罵不出,乃至根本從未聽過,偏偏這小孩就罵得出來。這樣的事例從科學角度證偽了「知識必定需要從外界學習而得」、「沒人教就不會」這種簡單的日常經驗。患者這種種「高明」的罵人話從哪兒來?從附在他身上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他的其他靈性生命而來。現代西醫從物質角度來對治這種病,還沒有有效的手段。只有從靈性角度讓這靈走掉這病才能得到根治。《聖經》中就有耶酥基督為一癲癇病人驅鬼治好那位病人的故事。耶酥基督當然神力極大,一喝斥那鬼就跑掉了,我有一位擁有大神通力的朋友,也能觀察到鬼魂的附體並作相應的治療,曾治好不少類似疾病。

這種靈病的存在及治療,是神靈存在的有力證據。

神識不滅、輪迴轉世是生命基本的特性,每個人只要善於觀察和體驗,就能深刻感受到它的真實存在。

總之,我們要科學的樹立神識不滅、輪迴轉世的觀念,加上善惡因果報應的真實概念,我們的社會道德將更好,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美好,我們人的生活也將更加快樂和滿足。

神識不滅,那麼神識的運行模式,主要就是六道輪迴和超凡入聖兩者模式。

下面我們詳談六道輪迴的具體細節。

第二節 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的六道具體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第三章中有各道的簡要描述。這兒我再詳細敘述一下。

天道

天道包括欲界「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六天,和色界「梵身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嚴飾天、小嚴飾天、無量嚴飾天、嚴飾果實天、無想天、無造天、無熱天、善見天、大善見天、阿迦尼吒天」等二十二天(取自《長阿含經》,《楞嚴經》中則為18層天),以及無色界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空處。

一般人所稱的天神通常都是這些天中的眾生。比如中國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很可能就是忉利天主;一些大的自然神,如太陽神、月神、海神、地神等,則通常是屬於四天王天的;像龍,迦樓羅(大鵬金翅鳥)等一般也屬四天王天;再往上,比如天魔波旬,那是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的。第六天再往上就是梵天,很多佛教學者認為基督教的上帝就是一位大梵天王。

梵天的特點就是要清淨,也即禁欲,而魔王在欲界裏,宣揚禁欲魔王的眷屬就少了,大概這是魔王跟大梵天王過不去的主要原因。梵天怎麼說也比欲界高一個層次,大概也因此大天魔王總鬥不過大梵天王。

這些天的天眾對於人類來說,每一個都可稱得上「神」,或乃至某一個宗教的主神。這些神或許各有各的神力,有的神力非常大,但就其本質來說仍然是和人一樣的有情生命,有感情,有個性習氣,也有壽命,欲界六天的生命也有男女情愛。

第三章第三節中總結了各層天的一些特性:

1,從我們這層天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每一層天都壽命要更長;

2,從我們這層天到色界頂層色究竟天,每一層天都更光明、環境更美好令人感覺更美妙,生命身體也更大;

3,從我們這層天到欲界頂層他化自在天,每一層天的生命性欲就越淡泊;

4,從我們這層天到欲界頂層他化自在天,每一層天中,一日一夜對應的人世間的時間就越長;

這兒我們再給出詳細的表格:

欲界六天的比較

身長

壽命

一日夜對應地球年

性生活的特點

四天王天

75丈

500歲

50

有男女婚姻之事,類似人間

忉利天

150丈

1000

100

藉身相近而以氣成就陰陽

夜摩天

225丈

2000

200

互相親近,或相抱,即成陰陽和合

兜率陀天

300丈

4000

400

情欲動時,兩相執手,即成陰陽

化樂天

375丈

8000

800

男女互相熟視或相向而笑即成交媾

他化自在天

450丈

16000

1600

男女互視即成

梵天又稱初禪天,包括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按照《楞嚴經》的說法,眾生若不修禪定,只要能徹底離欲清淨,就能上梵天(當然還得無其他大的惡業阻礙),梵眾天壽命是20小劫,梵輔天40小劫,大梵天60小劫。

再往上各層天裏的眾生似乎都處在某種程度的禪定當中,與人類眾生的關係可能不是特別明顯。在《楞嚴經》中,二禪天包括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天包括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天包括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欲界和初禪天有大火災;二禪天有大水災;三禪天有大風災;四禪天就沒有災了,但其中天人仍有壽命。

天人壽命欲盡時,有「天人五衰」,分別為:一、衣服垢穢,謂諸天眾銖衣妙服光潔常鮮,於福盡壽終之時,自生垢穢。二、頭上華萎,謂諸天眾寶冠珠翠彩色鮮明,於福盡壽終之時,頭上冠華自然萎悴。三、腋下汗流,謂諸天眾勝體微妙,輕清潔淨,於福盡壽終之時,兩腋自然流汗。四、身體臭穢,謂諸天眾妙身殊異,香潔自然,於福盡壽終之時,忽生臭穢。五、不樂本座,謂諸天眾最勝最樂,非世所有,於福盡壽終之時,自然厭居本座。以上五種大衰相顯現時,天人將死亡。

西方神話體系中經常有一「精靈族」,這個種族的特點是壽命很長,並且都是美女帥哥,與人相比幾乎不見衰老,於是經常有愛上人類的精靈美女或精靈帥哥為戀人的衰老和自己的「永恆」而悲傷。西方神話中這些精靈也經常是頭戴花環的,估計正是一些西方人在某種精神狀態下看到的天人的形象。

有些原始人也有自己的神靈崇拜,他們就知道自己的神是有壽命的,需要他們不斷祭祀供養什麼的。

天人一般都是很善的,他們一般也希望人間的人類修德向善,這樣他們的眷屬就多了。不過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好像有不少天魔王。

天人有個特點就是傲慢,當然,作為比人更高層次的生靈,他們是有傲慢的理由。人恭敬天人,也可能得到相應的福報。而人若傲慢天人,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人若是修德向善,並且情欲淡泊,並且發願要往生欲界某一層天,死後即有可能往生那一層天。

若想往生梵天,則最好要完全斷絕情欲,然後,也許你最好皈依基督,與大梵天王耶酥基督取得相應,這樣才能進入梵眾天、梵輔天、或者大梵天。再往上的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及無色界四空處等,則除了斷絕情欲外,還需要修相應的禪定才有可能到達。

佛教修行則是要教人超出三界,進入佛淨土,或者自己修成阿羅漢、菩薩、乃至成佛,這樣就能隨心所欲來去自如。

佛淨土是沒有災難的,「但有諸樂無有諸苦」,並且壽命也是沒有限制的,唯獨可能因為你自己想要離開而離開。

道家修行則可能修成仙,這些仙原則上還在人道中,所以將在下面論述。修道修到最高可能是辟支佛。道家有的人說李老君住在兜率陀天,《西遊記》裏李老君就住在兜率天宮裏,其實這可能貶低了李老君,因為李老君應是屬於辟支佛,超出三界,遠高於兜率陀天了。

我曾經有一度猜測天人是某種非常發達的外星人,但注意到《起世經》中「千閻浮提、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單越」的描述後就否定了,對於這些地方,佛並未將之歸於四天王天或更高層天,應是屬於人道的,也即是說,我們這個空間的外星人,應歸入「人道」。

人道

人道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人類世界,一般的常識我就不說了。這兒主要從佛教中與其他眾生對比的角度講一下人類世界。人類世界雖然不及上界天人,但也有上界天人不及之處。

首先是天人一般都處在快樂的生活當中,不會修行,而人就可能修成至高無上的佛,或者菩薩、羅漢、辟支佛等聖者,這些人層次就可以說比天人高了。

其次可能就是人類有知識積累和科學技術,這樣人類世界就變得不斷發展和豐富多彩,而天人因為一出生環境就是幾乎完美的,自身也具足神力,所以可能想不到也用不著發展科技什麼的。但天人的藝術成就可能比人類高,比如音樂、美術、舞蹈、文學藝術等。

人類發展到很高的科技水平,也是「但有諸樂無有諸苦」的,比如佛經中的郁單越人,就是科技非常發達,人生活非常好的。

其三可能就是人類的愛情。雖然天人更美,但在本身情欲淡泊的情況下,性快感可能還是要小一些。中國神話中不時有天女偷偷下凡來之類故事,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人類可能是眾生中最執著於情欲,或者說情欲最強的生命,那麼我們知道,快樂,某種程度上就是欲望的滿足,欲望強,那麼欲望滿足後得到的快樂感覺也就越強。

不過這一條只是我的猜想。因為天人是非常美的,比如天女的美就遠不是人間女子的美可以相比的,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極美的感覺,也許只能用比喻來描述:人間美女與天女相比的距離就好像猴子與人間美女相比的距離那麼大。與那麼極美的女人做愛,從人的角度來看,快樂應該也是極大的。

總的來說人是屬於好的一種生命形態的,當然是好的當中最次的,但對於修行者來說則又是最好的。

佛教中人有個說法,就是人身難得,抓緊在人世間的時間修行,可以得大福報,反之若在人世間行惡,則可能遭大惡報,所以一定要注重身為人的這一生。

在瞭解了生命的多種形態,特別是更高層次生命的存在後,人類應該拋棄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地球上唯一的高級生靈的想法。不要盲目崇拜天神,更不可盲目崇拜自己,也不要貶低其他眾生。尤其不要一切都只從人類自己出發,而應把自己歸為有情生命之一,以利樂一切有情為己任。要知六道輪迴,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下一世或上一世不是其他道的眾生,或者自己的父母眷屬不會變成其他眾生。所以作為有意識、有智慧的人,要對各道眾生都懷有善心,對惡道受苦眾生還要懷有同情心,把世界建設得越來越美好,這樣所有生命都可以感受更加美好。

人可能很多是從人再轉世為人,比如說,如果你發願再世為人,並且又無大惡要業感地獄,或者過於貪著而成餓鬼,或者太過愚癡投錯胎成畜生,那麼就可能再成為人。上面西方輪迴轉世的例子多半是從人到人。佛教中則經常有從人到各道輪迴的故事。

動物轉世為人的可能也不少。《楞嚴經》中說了十種類型的人,相應由十種類型的動物轉生:

熟諳世故,人情練達類

彼諸循倫,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達類。

世智辯聰類

彼休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文人類

彼應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

勞苦類

彼服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優柔懦弱類

彼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卑微下賤類

彼蛔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兇狠類

彼毒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很類。

庸俗類

彼狐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

妖異類

彼咎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

冥頑類

彼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畜生可能是最接近人的一種生命。鬼可能離人更遠一點。

也有的人是從天道下降的,那麼這樣的人可能具有某種超人的天賦,或者乃至到其天道眷屬的幫助,可能成就大業。比如中國古代的皇帝,經常有「真龍天子」的說法,那就可能是天人下降的。但這個「真龍天子」的說法若詳細分析其實有點問題,因為龍歸龍,天子歸天子,龍也是有較大福報和神通力的生靈,轉生下來有可能做皇帝,但不可能既是真龍轉世、又是天人轉世。也有的人是自己修福,來生得大福報的。比如據傳南朝梁武帝的前世就是個樵夫,有一次上山砍柴時見一古廟裏有尊古佛,雨淋日曬,無人侍奉,他發起善心,用自己的斗笠一個遮蓋佛身,這屬於貧窮中的布施,甚為稀有,故得大福報。大家若求來生福報,可多做佛善事,或欲求今生享福,除了世俗的努力外,也可能通過求佛菩薩而得。這也是信佛修佛的利益之一。但這利益並不究竟,而且,往往有礙更長遠利益的獲得,比如得益後就貪圖人間的享樂而不再修行,以致後世墮落遭苦。所以佛教並不鼓勵人為求福報信佛,而以發菩提心究竟成佛為最佳。或者,信佛得益後,要更努力的修行,做功德,把自己的福報生生世世保持下去,乃至蔭及子孫後代等等。

《楞嚴經》中還提了一個「仙道」,也就是仙人,原則上還是屬於人道,只是與一般人很不相同而已。人若是修布施持戒,並且用一定的方法修行,就有可能成為仙人。這是楞嚴經中所提十種類型的仙人:

絕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精行仙

堅固交媾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照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道行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通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天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空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遊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飛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注意這兒的「交媾」不是男女交媾,而是修行中個人體內「坎水」和「離火」的交媾。

從世俗的角度看,仙人的特點是沒有了情欲,其他欲望也非常淡泊,甚至有的可能不需要食物,採納天地日月精氣,「餐風飲露」即可,而壽命特別長,楞嚴經中的說法是可達上千萬年。

仙人與一般世俗中人相比數量非常少,而且多在深山老林人所不能及的地方,而且一般都有一定的神通變化,除非有緣,否則人想找都找不到。《莊子·逍遙遊》說的「渺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餐風飲露,朝雲暮雨」,就可能是個仙人。

我聽說過在一些落後缺乏教育的地區,好像還有人冒充仙人的。其實若是真修仙道的人,世俗的欲望是非常低的,而且他們的本能是遠離世俗世界的。那些跳出來自稱仙人的傢伙,無外乎一個目的,那就是騙人財色。就算一個人原本有仙道修行,但若問你要錢要色,那他就不是仙人了,而只能以一般世俗之人看待。

有些帝王,或者現代的富人,想長壽,甚至長生不老,有一個可能性,是修仙道。但修仙道呢,首先得斷絕世俗的情欲,斷除很多其他世俗的享受,斷除很多世俗的煩惱。秦始皇想長生不老,結果死掉了;唐太宗想長生不老,結果好像還因為誤食丹藥,造成早死。既想享受世俗的富貴和情欲,又想得道成仙,基本不可能。

其次是還得有明師指點。這個明師,當然得是本身就已修行成仙的,現在幾乎找不到,我也只是聽說過少量仙人的蹤跡。若要尋訪的話,首先必須自身持戒清淨,確定想修仙道,然後到相應的深山老林裏至誠拜師。單純一廂情願的找估計找不到,但仙人對附近的感受是非常靈的,什麼都逃不過他的耳目,你或許可以用意念或音聲讓他們知道你在找他們,他們還未必肯出來,就算出來也未必肯教你,就算肯教你你也未必修得成。所以還是非常困難。注意尋訪的時候若有同伴,那麼同伴也得是持戒清淨之人,若是你持戒清淨但你的同伴不清淨,乃至酒色財氣讓仙人避之唯恐不及,恐怕也見不到仙人。

現在中國流行武俠片,西方則盛行魔幻片,這些片中的武功、魔法就神通角度看還是有可能性的,但就具體的故事情節來看卻並不可能,因為要成仙人就必須離欲清淨,對世俗世界避之唯恐不及,哪有那麼大的世俗欲望和鬥爭之心。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那麼辛辛苦苦修仙道,其實很大程度是因為以為死後就什麼都沒了,執著於這個肉身,卻不知人的神識本身就是永恆的,肉身只是一個載體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人追求一世生命的長久,並沒有什麼意義,不如多花點時間在修福積德上。仙人還未超凡入聖,一般還及不上很多天人,有佛陀至高無上的偉大教法在,幹嘛不修佛升天,而非要留在這個較低層次、污穢不堪的世界上呢。

與我們同處一個宇宙空間的外星球人也是屬於這兒的人道的。關於外星人的狀況詳見「外星文明的狀況」一章。

輪迴的概念給了我們一個拜訪外星人的可能性,那就是發願往生外星球。不過一般人經過轉世後,多半就記不起前世了,所以還得修行以期後世能獲得某種程度的宿命通。但這個也很難保證。有的高修行人轉世後一樣記不起前世來。

這兒我給大家講個玄奘法師的故事。這位玄奘法師,也就是著名的《西遊記》裏去西天取經的「唐僧」,他其實是一個人走到印度的,路上是經歷了一些困難,最主要是有一次困於沙漠,但後來終於以大毅力戰勝困難走出了沙漠。

當他走過新疆天山以南,到了印度北邊,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後面一個雪山地方時,天氣很冷,到處都是雪,但是有一個山頂上卻沒有雪,雪下來也不積留。玄奘很奇怪,跑上去看,發現地上有很粗很長的頭髮。他看了半天,認為這裏頭可能不是本時代的人,也許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結果真的挖出一個很高大的人來,玄奘法師發現那是一個打坐的人,就用引磬在他耳朵邊叮叮叮,慢慢的敲。這位先生出定了,他說是釋迦牟尼佛之前迦葉佛末法時代的比丘,出家自己自修得定,在這裏入定等釋迦牟尼佛下世來,好向他請教。玄奘法師告訴他釋迦牟尼佛已經涅盤了,他說:那我再等吧!等下一次彌勒菩薩來吧!玄奘法師拖住他的耳朵說:老兄,你慢一點入定,這樣不是辦法,你等彌勒菩薩再來就是要出定找他,誰來通知你出定呢?他說:這也對呀!玄奘法師說:你有辦法出神離開這個身體嗎?

玄奘告訴他,自己要到印度取經去,叫他到中國去投胎,將來作自己的弟子。並且告訴他,到了大唐向那個最大的宮殿去投胎當皇子,等他回來。於是這個人就出神走了。玄奘二十年後回來,見唐太宗說到此事,要找這個來投胎的皇子出家,但查遍後宮,當天沒有皇子出生,結果發現武將尉遲恭家裏那天生了一個侄子。原來那位比丘來大唐投胎,看見尉遲恭的王府,就錯認為皇宮了。唐太宗把尉遲恭找來對他說:我要出家,但當皇帝不能出家,你就讓你家那個孩子代表我出家吧!

玄奘法師想,那個比丘定力那麼高,見面時應該認識我!豈知投一個胎就迷掉了。對玄奘似曾相識,卻搞不清楚。皇帝下命令出家,當然可以,但有三個條件,一車美女服侍他,一車酒肉,一車書。這就是後來玄奘法師的唯一傳人──窺基法師的故事,又稱三車法師。

這個故事,除了是有三車法師這個人外,其他都難以考證,寫在這兒只是供參考。

總的來說,關於人為什麼會忘記前世的記憶,有的民間傳說是喝了所謂「孟婆湯」,有的是因為過了什麼「奈何橋」,我在佛經裏面沒有找到相應的依據,也看不到任何其他依據,所以基本持否定態度。我的判斷認為,並沒有一個超自然的生命專門負責消滅人前世的記憶,實際上前世的記憶存在於人神識中,永遠也消滅不了,只是後世迷妄了,難以記起來了。尤其是人神識在胎兒的狀況下,是很不舒服的,給悶壞了,所謂的孟婆湯,或許是灌進胎兒體內的營養液,有的中陰身將之當成「孟婆湯」了。

如果一個人想回憶起自己的前世,進行精神修行,消除迷妄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達到了。

阿修羅道

阿修羅是個有點特別的種族。他們的特點是有天德但無天權,瞋恨心大,傲慢,好勇鬥狠;有的說法將之歸於惡道,也有的歸之於善道。我傾向於歸之善道,因為他們受的福似乎是比人類大的。

阿修羅還有一個特點是男的極醜女的極美,阿修羅女的美麗應該不亞於忉利天天女。好像有位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就娶了個阿修羅王的女兒。阿修羅時常和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天人打仗,但看來也有和平時期。至於他們為什麼打仗,也許僅僅出於他們的瞋恨心,他們宿世的習氣,而不是為了搶奪財物、地盤或女人什麼的。

我們知道佛教有正法、像法、末法時代,正法時代的特色是「禪定堅固」,那個時代佛剛涅槃,威德還在,並且有大量大成就的弟子廣宣佛法,修禪定的多並且容易有成;像法時代是「寺廟堅固」,很多人不修出世間法,單求世間福報,寺廟造得很多;末法時代的特色則是「鬥諍堅固」,人好鬥爭,甚至欣賞鬥爭、享受鬥爭。大家可以打開電視看看,裏面充斥著武打片、戰爭片、科幻片、警匪片,幾乎都以鬥爭為主題;一般的生活片也離不開激烈的商場競爭,人物情感也格外激烈,並且也不時加些打鬥;賺女人眼淚的愛情片也往往離不開打鬥,至少幾個情敵的激烈鬥爭是少不了的;甚至給小孩看的動畫片也多半以打鬥為主,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鬥爭精神。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就是人鬥爭心很強的時代,阿修羅的時代。

如果人多修福德,但鬥爭心強,傲慢心大,就可能轉世成阿修羅。從事軍人、員警之類經常要打鬥兇殺職業的人,因為他們可能人並不壞,乃至他們的鬥爭行為是為了維護正義或社會秩序,但若養成愛好鬥爭、傲慢淩人的習氣,就可能入阿修羅道。所以這兒對軍人或員警的告誡是不要以鬥爭或傲慢為樂,以維護正義但無愛好鬥爭之心,追求勝利但無傲慢淩人之心為最好。

影視片,幻想中的鬥爭,還不必多說,但現實生活中的鬥爭則要越少越好。我們這個時代要努力建設全球一體化和持久和平的社會環境,從而避免任何大的、殘酷的爭鬥,而局限於日常生活的經濟競爭或愛情競爭上。

畜生道

畜生,也就是除人以外的所有動物,是六道眾生中唯一可以用普通人的肉眼看見的。

我們可以注意到畜生的數量是遠遠大於人的數量的,比如一窩螞蟻就非常多了,世界上光螞蟻的數量恐怕就是人數量的幾千幾萬倍。由此我們可知人身確實難得,就算不進行超凡入聖的深度精神修行,也一定要多造功德、多積福報,以求再來人間享受人類生活。

《楞嚴經》中講了十種類型的畜生,分別對應十種類型的鬼道眾生。

鴿犬貓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循類。

靈禽瑞獸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休征一切諸類。

春燕秋雁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應類。

蠶貂驢馬等類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服類。

雞鴨豬羊等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食類。

蛔蟯等腸蟲類

衰癘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為蛔類。

毒蛇蝮蠍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

狐狸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

咎征淫獸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咎征一切異類。

梟鳥類

物怪之類,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

動物其實也有感情,也有感覺,動物的瞋恨和執著也有力量,殺害動物雖罪不及殺人,但也有罪業,也得付出代價。何況六道輪迴,有的動物可能就是你前世父母轉世而成,所以對動物也要心懷仁慈之心。

就當前來講,在制度上禁止食動物肉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也就不提這個了。只是呼籲人多食素,從需求角度減少對動物的殺害。以後若是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人類擁有良好的替代食品不再需要動物的肉了,或許可以考慮禁食動物肉,或以徵附加稅的方法逐步減少肉類食品業。

有的人可能會問,那植物難道不是生命麼?吃植物有沒有罪?植物是生命但不是有情生命。有的植物長得大了,有神靈或鬼怪過來依附,那你若把這植物砍了,或吃了,主要問題就在於破壞了這個神靈或鬼怪的住所。在佛經裏面,大肆燒山林木破壞大量生靈的生存環境,是有罪的,但如果僅僅是少量的自己吃,那是無所謂的。

其次是豢養和屠宰中要人道的對待動物,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故意虐待動物,盡可能給動物好的生活環境,屠宰時要盡可能減少和減輕動物的痛苦。

現在野生動物越來越少,除非因為生態保護的因素,或者為了自己維持生命,否則就不要去殺害了。為娛樂而打獵的行為則應該完全禁止。這也是為了喜歡打獵的人好,因為喜歡打獵的人雖然能通過打獵得到一些快感,但以後遭報的痛苦恐怕要比當時的快樂大得多。

為了藥用殺害某些動物還算可行,但也要有個限度。像以前曾經報導的有個地方把黑熊固定向膽囊內插入導管取活熊膽汁,就太過分了。所幸現在有同情心的人也很多,那些黑熊後來被救了。

至於純粹為了享受,比如為了貂皮大衣而殺生,也應禁止。如果像愛斯基摩人穿毛皮衣服是為了保暖倒還可以,但像貂皮大衣之類,都很貴,買得起貂皮大衣的人不可能買不起棉衣,她不買貂皮大衣不會受凍,這種殺生就不應該了。從因果報應上講,她穿這貂皮大衣,雖然可能得到些虛榮性質的滿足,但卻和那被殺的水貂結了惡緣,若是知道報應之可怕恐怕也就不會穿了。

絲綢製品雖然用的絲本身無生命,但絲是蠶寶寶為自己的蛹織的衣服,取絲則勢必殺死蛹,所以為了製一件絲綢衣服要殺很多生命,故絲製品附帶的罪業很大,也很不宜穿。相對而言羊毛製品因為畢竟不殺生,所以罪業要小很多。

畜生雖屬三惡道,但看來在三惡道中還算是比較好的。有些動物日子過得還是蠻舒服的,像動物園裏的大熊貓之類珍稀動物,或者一般人家裏養的貓、狗之類寵物。

養寵物呢,因為你養它,不是為了吃它,而且還寵著它,從這些角度上講,你是給它恩的,所以是能得其好報的。但養寵物不可過多,貓、狗之類不可過三頭,否則會對你生活有不良影響,這是從風水角度提的建議。

畜生的特性是愚癡。一個人若在世時不求智慧,愚昧無知,死後的神識就可能盲目的投入畜生之界。所以人一定要親近善知識,多學習、多思考、開智慧,避免後世入畜生界。

鬼道

也有稱為「餓鬼道」的,但我們可以注意到鬼有很多種,「餓鬼」只是其中一種,所以統稱為「鬼道」從邏輯上講較適當些。

無論東方西方都有鬼魂之類說法。中國俗語中經常有「見鬼了」,小說或影視劇中時常有「我死後變成厲鬼也不放過你!」之類惡毒的詛咒之語,英語中鬼叫「ghost」,也是人死轉化而成。有的人乾脆以為人死後就肯定會變成鬼,不知是不是能從一個角度說明人死後變鬼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我們現在知道六道輪迴,當然明白變成鬼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並且鬼也只是宇宙間眾多生命形態之一,我們不必害怕,當然也不必傲慢對待。

從廣義上講,人死後若神識尚未往生,或許就可認為是一般人眼裏的鬼。但這當中有個區別,也就是說,這個時候的神識,有可能最終變成鬼道中的眾生,也有可能到其他道,所以稱為鬼還是不準確的,準確的說法應該叫「中陰身」。根據《地藏經》,中陰身可以有49天的生存期,過後就一定要轉入其他道了,所以人去世後,親屬為之做法事,一定得在49天之內。

有一種說法是鬼有多福報的鬼和少福報的鬼,灶王神、土地神是之類經常有人供養,是多福報的鬼,缺少人供養的就是少福報的鬼。但我不太同意這樣的分類,而傾向於把這些神類歸於天道。如果把小的土地神歸入鬼道,那麼大的山神呢?再大的海神呢?或者乃至太陽神呢?

鬼和人一樣有個性習氣。根據不同的個性習氣在人的眼裏就有好鬼有壞鬼之分。鬼往往有些許神通,但缺少人的智慧理性。鬼通常是怕人的,並且通常也不對人構成影響。所以不要把鬼看得很壞,即使是鬼中的壞鬼也壞不過人中的惡人。

人小的時候,天眼有時自然開著,這時就可能見到鬼,但小孩不懂,可能還以為見的是真人,或者以為其他人也能看見。人在世時,若是由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死,則似乎容易成鬼一些,因為他對前生的執著心比較強,不肯再去投胎。

有的鬼附在人身上,當然有可能損害人,這種情況下就要驅鬼。最好是請廟裏的清淨僧人超度這個鬼魂,超度也就是讓它轉世,比如轉世為人,對鬼來說也算是件好事。其次就是請氣功師或其他神通力者驅鬼,或者自己念咒或念經驅鬼。因地藏菩薩好像特別關心救拔惡道眾生,所以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可能比較適合。給它念經,讓它轉世,自己也有福報。

傳送鬼

貪黨為罪,是人罪畢,遇人為形,名傳送鬼。

役使鬼

貪成為罪,是人罪畢,遇明為形,名使役鬼。

魍魎鬼

貪明為罪,是人罪畢,遇精為形,名魍魎鬼。

魘鬼

貪罔為罪,是人罪畢,遇幽為形,名為魘鬼。

餓鬼

貪傲為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為餓鬼。

癘鬼

貪憶為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為癘鬼。

蠱毒鬼

貪恨為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魅鬼

貪惑為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為魅鬼。

魃鬼(女妖)

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怪鬼

若於本因,貪物為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為怪鬼。

鬼中的大鬼,有可能很大的,比如大的魃鬼,經過的地方就可能乾旱,蠱毒鬼,則散佈蠱毒。但它們未必有自己的主動意識,也即未必本身惡毒的想要所過的地方乾旱、有毒,所以我們不一定要恨它們,而應以為其超度為佳。總的來說作為三惡道中的鬼,往往是蠻受苦的,我們對它們要報有同情。

世人不可過於貪心,過於貪心,哪怕一個人貪的錢不是貪污腐敗、偷竊詐騙得來的,而僅僅是因為心理上過於貪心,也可能成餓鬼。錢賺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人要善於知足,那樣人的生活反而會更加快樂。要知賺錢本身不是最終目的,只有快樂才是最終目的,為了賺錢反而使自己總的來說生活變得不快樂,是本末倒置的愚昧行為。

我尤其推薦人們生活達到一定水平,比如衣食無憂了以後,就不要過於追求物質享受。辛辛苦苦賺錢買個大房子、買車或買乃至一輛車不夠不斷買大車好車,你又能享受到多少呢?而且這些死了又帶不走。不如多花點時間在修行佛道上,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長久的快樂和滿足。

從社會角度講,也應提倡這種平和、簡樸的生活方式。因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過簡樸的生活,更有利於環境保護和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主張以刺激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經濟理論是一種目光短淺的、本末倒置的經濟理論,它沒有注意到經濟增長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人的需求本身。本來慢慢發展經濟,人的需求也能良好滿足,你去刺激需求,看似經濟增長,人需求的滿足程度卻並未必見得提高,同時卻又過度消耗地球資源,所以實在是非常不智的。經濟制度要更強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經濟發展指數的提高。

地獄道

說到地獄,我都有些不忍心。因為地獄裏面的狀況是非常痛苦的,如果大家有興趣詳細瞭解地獄裏面的苦處,就自己去看《地藏經》吧,我是不想詳細說了。總的來說,地獄裏面每一種痛苦都是人幾秒鐘都受不起的,然而有些人犯的罪業,卻可能要在地獄裏呆千百萬年,乃至「千萬億劫,求出無期」。這樣分析下來,地獄的痛苦實在是極大的。

給你一百萬美元,換你感受手摸燒紅的烙鐵一天,你肯不肯?我看5分鐘你也不會肯。給你享受一萬年性高潮的快感,讓你感受一年全身被烙鐵烙的滋味,你肯不肯?我看一天你也不會肯。而地獄罪報經常是時間非常長的。

如果真的是像人世間這麼的痛苦感受,又時間那麼長,那麼地獄的罪苦實在是太過了。我傾向於分析認為,因為當時人的身體其實已經沒了,所以這個感受只是神識的感受,也許剛開始時是有那麼極端的痛苦,但時間長了或許也就習慣了,痛苦不那麼大了。考慮到有的人可能要在地獄裏呆千百萬年,我也只有這麼希望了。

注意這只是我個人的分析和猜想,我還未在佛經裏找到足以支持這個猜想的論述。如果真的是像人間那樣痛苦的感受千百萬年,我的同情心是受不了的。別說千百萬年,單單替人想像幾秒鐘我就受不了。我想一般人也都是受不了的。你自己也不妨捫心自問一下,想像你最恨的人,如果在你面前極端痛苦的被大火燒上幾分鐘,我想你的恨也會變成同情心的。

無論如何,人間的小小享受絕對抵不過地獄的極大痛苦,所以我們人一定要行善去惡,絕對避免造下地獄的惡因。

要避免下地獄,就一定要看《地藏經》,瞭解哪些是要下地獄的罪業。簡而言之,《地藏經》中要下最深地獄「無間地獄」的五無間罪是:殺父母;出佛身血,譭謗三寶,不敬尊經;殺僧,或玷污僧尼,在寺廟內恣行淫欲;做假和尚,欺騙世人,違背戒律,做種種惡;偷竊或掠奪寺廟的財物。

在《阿含經》中佛陀說的五無間罪是: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不過兩者區別不是太大。

《地藏經》關於無間地獄痛苦的說法是「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指明了痛苦極大的。

另外還有譭謗重要佛經,比如譭謗《妙法蓮華經》,因為遮斷了人的成佛道路,也是要下大地獄受無量苦的。

出佛身血的事情很少有。因為佛出世本身就很少碰上,而且佛有大威神力,沒人能從正面傷到他。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一次在山下行走,他的一個大仇人,提婆達多看見了就從山上推了個大石頭想砸死他,但大石頭在虛空中粉碎,只一個小碎塊弄破了釋迦牟尼佛的腳趾出了點血。

大家可能會問這提婆達多是誰,怎麼這麼恨釋迦牟尼佛呀?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他對佛的恨是出於宿世的原因。佛有一次前世和他是兄弟,為了獨佔父母留下來的遺產佛那位前世殺了提婆達多的前世,那位前世因此下過地獄,但後來提婆達多還是恨他恨得要死。

提婆達多也隨佛出家,但竭力破壞佛法。據說提婆達多是活著下地獄的,也就是地突然裂開,把他吞下去的。不過佛在《妙法蓮華經》中還是預言了他無數年以後還是會修行成佛的。

很多人可能以為地獄是閻羅王指使手下大鬼小鬼加諸於人的,其實不是這樣。地獄是源於人自身的業感。閻羅王本身與你無怨無仇,幹嘛來害你。《地藏經》中有一章就是專門講閻羅王的,這閻羅王也發願愛護世人,救度世人的。只是眾生業感如此,閻羅王也不一定幫得了你。

閻羅王本身也嘗過地獄的苦處,有一次被烊銅灌口,過後發願救度地獄眾生。

地獄的構成,從識心角度講,是由眾生的瞋恨心和過度的欲火造成的。從物理角度看,我傾向於認為地獄是地下世界所對應空間。地殼下面是地幔,也即火熱的岩漿,在靈性神識的感覺看來,可能就是大猛火。其他宗教的地獄,像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地獄都是大猛火。佛教因為基於極大智慧神通之力,所以地獄也觀察得很細,《地藏經》中講了很多種地獄,不過概要而言,也以火獄為主。

最深層的無間地獄,則是在「大鐵圍山」之內。裏面多是鐵製的刑器。那可能是神識所感的地核。地核就是一鐵核,裏面是液態鐵。

鐵,化學符號Fe,可能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金屬。它的化學性質和宏觀物理性質大家都很瞭解。但這兒我要補充一下,鐵的原子核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

大原子核裂變成兩個總質量較輕的小原子核,即核裂變,釋放相應的能量;兩個總質量較重的小原子核聚變成一個大原子核,即核聚變,釋放相應能量;這樣不斷裂變或聚變,重核裂變到鐵核,就再也不會釋放能量了,輕核聚變到鐵核,也再也不會釋放能量了。也即是說,鐵核是能量最小的一種原子核。

為什麼同樣數量的質子、中子,組合成26個氕原子(一質子一中子的氫原子)就重,組合成一個鐵原子就輕?到目前為止物理學的解釋是核中的拉力更大。但更深層次的解釋或許是:神識,從物理角度看,涉及更細微的物質和能量。這或許可以是未來物理學家們研究識心、神識和宇宙本質的一個著手點。

比如我們可以研究,縱欲者,或者造重惡業的殺人犯,或者吸毒者,他身體的原子核,是不是比清淨的佛教僧侶,或者行善業者,或者其他靈性修行者,身體內同類的原子核,相比之下是否要輕一些。

縱欲本身未必損害他人,但為什麼會被神認為惡?因為縱欲過多降低人神識的能量。人在世時若神識的能量消耗得過多,就可能感應鐵獄。

除了上面要感應無間地獄的五無間罪外,其他要感應地獄的罪業有:

殺生:包括殺人,重傷人到一定程度,及過度殺傷動物;

偷盜:應該要到一定程度才會業感地獄;尤其不能偷竊寺廟財物;

大妄語:尤其是誹謗佛法,或誹謗其他有大德行的人或神;未證言證、做假見證;一般的妄語說多了則可能下拔舌地獄;

邪淫:一般認為,和配偶以外的性行為均算邪淫,但根據我的分析,和配偶的性行為如過於強烈和頻繁也可能導致業感地獄;淫是一種自性能量降低性質的損害。

不良生活行為:如抽煙、吸毒、過多食用動物等。

這些的害處,將在下面「五戒詳談」一章中詳細論述。

有的人可能還有一種這樣的想法,即以為如果不信有地獄,乃至沒聽到關於地獄的說法,就不會遭受地獄的因果報應了。這雖然是一種毫無邏輯可言的想法,但很多缺乏智慧的人還是可能會這麼想。佛在世的時候,就有弟子這麼問佛。當時佛反問他道:如果你前面有個火炕,你看見了,但還是走進去,結果會怎樣?弟子答:當然被燒死。佛接著問道:如果你前面有個火炕,你沒看見,走進去了,結果會怎樣?弟子答:還是被燒死。

地獄的存在是客觀的,並不是說你不知道,或者你認為它沒有,就沒有了。我也最好地獄沒有,但它是有,那麼我們就只能儘量避免下地獄,而不是拼命否認它的存在。

從高層次的大修行人角度看,一切都是虛妄的,地獄當然也是虛妄的,但問題在於,你並沒有能力認為它是虛妄的。你現在是人,有清晰的思維,有生命的能量,你有沒有能力認為面前的水杯是虛妄的,就讓它在你眼裏成虛妄的了呢?神識到了地獄裏思維和能量都要低得多,怎麼還有能力認為地獄是虛妄的呢。

所以不要寄希望於地獄沒有,也不要寄希望於以大智慧力超出地獄。沒有一定的持戒、修行,不善之人,業障阻礙之下,得大智慧力是不可能的。

以佛教的眼光看,現代社會中人,包括一般向善的人,不知不覺中也造了很多罪業。比如,譭謗佛法;自己動手殺生;吃過多動物;經常騙人;偷盜,包括貪污受賄;各種婚外性行為,等等。

這些都需要真誠懺悔,如果是傷害人的罪業,要向被傷害者懺悔以求得原諒。有的罪業太重,光懺悔還沒用,一定得按照佛教中的某些修法來消業,比如念《地藏經》、「大悲咒」、「南無阿彌陀佛」佛號、或者放生、傳播佛經等等。

這兒又要提到一些聰明過頭的人,一方面懷著世俗的不正當欲望,一方面又害怕地獄罪報,於是就想:現在先撈夠了再說,或者先殺了仇人再說,以後再懺悔。這你就要注意了:人再聰明也聰明不過全知一切的眾生神識,你若是把懺悔、念佛,當做你行惡並且避免地獄罪報的工具,恐怕更糟。因為懺悔,尤其是懺悔害到他人的罪業,是要懺悔到對方神識原諒你、消除了對你的瞋恨心才有效的。而人的神識是全知一切的,如果你知道一個人是想以懺悔為技巧,他的想法是先殺了你過後再靠懺悔免罪,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會不會在他過後懺悔的時候原諒他呢?我想恐怕很難吧。

偷盜或者貪污腐敗則要具體分析。偷盜直接害到人。貪污腐敗呢,你要看看你貪污腐敗所涉及的行為會不會害到人,導致他人的瞋恨。如果你做件事,事情本身辦得不錯,同時給自己撈點利益,沒具體的人恨你,那罪可能要小一點,只是不當得利終究還得還。但如果此不當得利損害了他人,比如豆腐渣橋壞掉死人了,或者豆腐渣建築壞掉常得讓人花錢修,或者檢驗的食品、藥品其實有問題卻放行、這些都會害到人,為人的神識所知,冥冥之中自有報應。單純的偷盜、貪污腐敗,最終還是要還才能免罪,並且要還的往往要多得多。所以想先撈再懺悔免罪,恐怕也和上面先殺再懺悔免罪一樣沒有什麼可行性。

至於飲酒,或者淫欲,因為主要是自己神性上的墮落,而不是害到別人,那麼趁年輕先享受,到老了再懺悔、修行,或許還有某種可行性。

總而言之,所謂「上士聞道,勤而習之」,聰明人聽聞佛法,就應立刻至心改惡向善,不要再糾纏於一點世俗的蠅頭小利,而要追求更大的福報、和靈性的昇華、永恆的快樂。這是對有智慧的人講的。

第三節 超凡入聖

信仰佛教的人,往往習慣於把佛、菩薩無限神化,雖然是出於崇敬,但從科學角度看,卻是缺乏意義的;從理解角度講,則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從傳播角度講,也容易讓人和低級鬼神之類迷信混淆起來。我這本書以徹底的科學精神講述佛教,所以這兒我想還是清晰的論述一下比較好。

首先,上一章我在核心部分已經講了,佛教是不承認有一個人性化的終極主宰的,因此也可以說,佛教本質上是無神論的。佛和菩薩都是與我們人類一樣的有情生命,只是他們這些生命的非常非常高級。

釋迦牟尼佛,作為人,他示現了出生和涅槃。釋迦牟尼佛的神識,則是不生不滅的,或者說,是永恆的;佛神識所成的法身,也是「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的。(《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

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是壽命無量的。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講了阿彌陀佛在極樂極樂淨土中的色身(從我們人的角度講,也即阿彌陀佛的法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也就是說,佛在自己的淨土中是有個身體的。

但是佛經中也曾提到有些佛的壽命,比如《妙法蓮華經》中釋迦牟尼佛為弟子迦葉尊者授記時,說迦葉尊者以後成的佛名為「光明如來」,壽12小劫,這個應該是在世俗世界內的壽命,因為經中後面立刻講到其正法和像法時代都是20小劫,這個時間肯定是世俗社會的時間。有的生命世界不像人類地球世界,壽命非常長,這從理論上講,是完全有可能的。

佛在佛淨土中的壽命,應該都是無量的,或者說,是可以無量的,長短應該只取決於他自身的願力。也有說以後到一定時間阿彌陀佛會涅槃,然後觀世音菩薩繼位為佛,具體時間沒講,是在很長很長時間以後。

那麼佛在佛淨土中,繼續涅槃之後,是什麼情況呢?佛經中有「涅槃八味」之說,描述了涅槃狀態的八個特性:

一、住,涅槃之理通徹三世而常存,圓遍十方而常在,故稱常住。

二、滅,涅槃之理寂絕無為,生死永滅,故稱寂滅。

三、老,涅槃之理不遷不變,無增無減,故稱不老。

四、死,涅槃之理原本不生,然亦不滅,故稱不死。

五、淨,涅槃之理安住清寂,諸障皆淨,故稱清淨。

六、通,涅槃之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故稱虛通。

七、動,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稱不動。

八、樂,涅槃之理無生死逼迫之苦,而具真常寂滅之樂,故稱快樂。

根據本書的模型,我們也可以認為涅槃就等於化入宇宙終極本原識心了。不生不滅,沒有時間概念,不去不來,沒有空間位置概念,可以說是遍滿虛空了。

涅槃是佛的最高最終境界。

涅槃狀態,是否導致神識個體性的消失呢?也就是眾佛涅槃後是不是就變成一個了呢?

如果個體性消失,雖然感受快樂,但對一般人來講似乎也可能少了點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傾向於作否定的回答。也就是說,佛涅槃後,還是有其神識的個體性存在。

《妙法蓮華經》中講了一位多寶如來,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就已涅槃了,但他曾經發了個願,以後只要有佛給人講《妙法蓮華經》,他就現個大寶塔出來,結果當釋佛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就出了這個寶塔,多寶如來就坐在這個寶塔裏,後來釋佛就進寶塔裏和多寶如來坐在一起給大家講經。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佛在終極涅槃狀態下,既不出現在世俗世界,也不出現在法界,佛自身神識的個體性仍然是可以存在的。

這兒大家也許會想到個有趣的問題,佛教裏有很多佛,那這些佛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呢?

雖然佛非常少,眾生有幸碰上佛的機會,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但因為時間無始無終,眾生數目無量無邊,在漫漫時間長河和無數眾生中,當然也有無量多的佛出世。而眾生一旦成佛,壽命往往就是無量無邊的,那麼當然會有很多佛碰到一起的情況。那麼我可以告訴大家:「佛佛道同」,佛都是全知的、至善的、道德終極完美的。所以祂們之間是沒有任何矛盾衝突的可能性的。也沒有任何攀比可言。

不同佛之間的區別,主要計有:

一、 名號不同;名號也意味著各自的個性特色。像釋迦牟尼佛,包含了他父輩的種族名號,現在釋迦族的人可能找不到了,但釋迦族的名號則流傳了下來並為無數人所傳揚。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也就是說祂的光在眾佛中是特別強的,祂色身的壽命也是眾佛中特別長的;

二、出世時間不同;

三、所在淨土不同;釋迦牟尼佛出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當然不是什麼淨土,離開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後,升入常寂光淨土;阿彌陀佛是在西方極樂淨土;藥師佛在東方淨琉璃淨土;這些都是不一樣的;

四、所接觸的世界、經歷的生活、擁有的弟子、度化的眾生不同。這些與一般人沒什麼區別;

五、個性特色不同;像迦葉未來將成的光明如來,特點是非常光明,而迦葉就是天生金色閃閃發光的;而佛座下「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未來將成名相如來,喜好在空中說法,也是特別與空有緣;另外像上面說的多寶如來,就發了那個特別的願,也是跟其他佛很不一樣;

總的來說佛除了全知、至善、終極完美外,在其他人性化的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個性特色的。

沒有色身的生命形態,在三界內就有,即無色界生命,但無色界生命還會由於自身業力而繼續輪迴。佛超出三界後,下不下來就在於祂自身的願力了。也就是說,我分析認為佛隨時可以從不生不滅的終極涅槃境界中出來,形成法身主持佛淨土,或者比如像多寶如來那樣,平時在涅槃中,然後每當世界上有佛出世講《妙法蓮華經》時就現個寶塔出來,如果對方設法邀請,祂還可以現身坐在裏面。

佛也可能「倒駕慈航」,下來做等覺菩薩,或乃至下到三界來度化眾生。我們大家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之前就是「正法明如來」,成了佛後又下來,現在又修成了菩薩,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阿彌陀佛涅槃後又將成「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接替阿彌陀佛的位置。

我們大家為什麼要信佛、學佛、修佛呢?最低層次,就是求得自身的福報;其次,是得到佛菩薩的願力感應,死後往生佛淨土;最高層次,就是自己修成佛,永遠處在無比美好、自由自在的境地當中。

除佛以外的三聖,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也都是超出三界,可以不入輪迴了。但是阿羅漢、辟支佛只是自己覺悟了,還要行菩薩道,努力覺悟其他眾生,覺行圓滿了,才能最終成佛。也就是說,成阿羅漢不是最終果位,成佛才是最終果位。

佛是真正至善無私無畏的,佛的最終目標就是教人成為和祂一樣的佛。

中國的道教類似佛教的阿羅漢道修行,最高可修到辟支佛,也算超出三界輪迴了。另外也有修到肉身成仙的,這種仙可以活個千百萬年,也有的說法是可以與日月同壽,但即使是和日月同壽,可日月也是會毀滅的,所以還是遠不及聖道。聖道是什麼情況?形象一點,聖道就是躲在另外一個空間,看著我們這個空間一次次的爆炸、收縮、爆炸、收縮;眾生在世間一次次的輪迴,生老病死、受苦受樂……其中佛、菩薩因為慈悲心大,所以時常下來度眾生,阿羅漢、辟支佛則要等他們發了大慈悲心修菩薩道後會下來。

佛教和道教本質上都是屬於偏重修行的超世俗的宗教。相對而言,基督教、伊斯蘭教則是較為世俗的宗教,也因此對世俗社會有更直接的影響,比如制定了很多關於世俗生活方面的規則。這些宗教主要是教人上天堂,成為其主神的眷屬,也就是成為某種高層天的生命。

佛淨土中的生命則有點特別。生命進入佛淨土的時候,通常並未達到能入四聖道的境界,但他們在佛淨土中很容易修成阿羅漢果。他們似乎同樣擁有長久在佛淨土中呆下去的能力,但他們也有可能因自身意志而再入三界。

在聖道中,一個生命可能化成千百個生命,或者千百個生命可能彙聚成一個生命。比如觀世音菩薩,祂的色身現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但祂同時又可能化成很多身到地球或其他星球去,這是一化多的關係。佛在《妙法蓮華經》中為500弟子授記,說他們後世將成為一位佛,這是多化一的關係。無論多化一還是一化多,我們都可以認為是一個神識的多種表現形態。

第四節 小結

最後總結一下本章中生命輪迴的模型。

現世為人。由於因果業報的原因,而在六道內輪迴。大致規律是:

有大的福報,心清淨,希望成天人,轉世為天人;其中色界二禪及以上諸天和無色界天一般需修相應的禪定才能達到;

有較大的福報,但瞋心重,嫉妒心重,好鬥,轉世為阿修羅;

有一定的福報,中等的情欲心,希望成人,轉世為人;

小罪業,加愚癡,或情欲較重,轉世為畜生;

中罪業,貪心重,或情欲很重,轉世為鬼;

重罪業,或情欲過重,瞋恨心過重,轉世入地獄;

各道眾生生命結束,均依業報繼續在各道中流轉。

修行佛道,可超出六道輪迴,成為阿羅漢、菩薩、佛;修外道自己覺悟,亦可能成辟支佛。這四聖道皆處在永恆的快樂和自由當中,唯獨可能因自身的願望而再入塵世。

修佛入西方極樂淨土,其效果類似修成阿羅漢。

第四章 外星文明的狀況

關於外星人的存在與否,基本上整個知識界都已經有了共識:那就是有的。因為類似太陽的恒星光我們銀河系就有上千億顆,而類似我們銀河系的星系也已發現了超過10億個,這種情況下,認為僅僅太陽系行星的地球有高級生命,是完全不成立的。關鍵只在於我們能否找到外星人並與他們交互。美國為此特意投入鉅資成立了「尋找地外理性生命研究所」(SETI)專門尋找外星生命,只是目前還未有所希望的發現。

事實上,在科學家們發現地外文明之前,我們現在就可以通過佛經瞭解地外文明。全知的人類大覺者釋迦牟尼不但早已肯定了地外文明的存在,還詳細描述了幾類地外生命的生活狀況。

第三章中我指出了佛陀在《起世經》中所說的小千世界即是銀河系,因為構成這小千世界的千日千月佛陀是放在一起說的,並說這小千世界狀如「周羅」,即不但是圓盤狀,還帶螺旋,正是銀河的形狀;而這千日千月均是指有生命的恒星系,細分之下,有「千閻浮提、千瞿陀尼、千弗婆提、千郁單越」,和「八萬小洲」,和現代科學家們估算的銀河系中一萬到一百萬個有高級生命的恒星系相當接近。而這小千世界有很多個,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也即指宇宙間有大量類似銀河的星系。

愛「雞蛋裏挑骨頭」的人可能會說不對啊,銀河系是帶螺旋的圓盤狀,可還有其他形狀的星系呢,如橢圓型,不規則型,那你要知道這些是釋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對完全沒有宇宙星際知識的人說的,單單一個銀河系就已遠超當時世人的概念了,再去描述各種形狀的星系顯然太沒必要。對於佛陀來說度人才是最首要的,佛陀只是在弟子們探討世界的起源和狀況時,給他們真實的講述講述物質世界的狀況而已。

儘管如此,單單從流傳下來的佛經中我們就已經可以瞭解到很多外星人的具體狀況。

上面的四大洲和八萬小洲中,八萬小洲可能是還沒進化出高級生命的,所以佛陀沒細講,佛陀講得較多的是「閻浮提、瞿陀尼、弗婆提和郁單越」這四大洲,亦即四種類型的星球。下面我們看看經中描述的詳細狀況:

一、地形和臉形

閻浮提地形北寬南窄,人的臉也是上寬下窄;瞿陀尼的地形形如半月,人面也形如半月;弗婆提的大陸圓如滿月,人面也圓圓的;郁單越的大陸方方正正,人面也方方正正。我們地球世界當然就屬於閻浮提這一類啦。

如果有一天人們發現一個臉蛋是圓圓的外星球人不要驚訝,倒是可以立刻問他們你們的大陸是不是也圓圓的呀?如果他們驚訝的反問你們怎麼知道的,我們可以自豪的告訴他們是我們的佛陀通過深度的精神修煉看到後跟我們講的。不過圓圓的臉感覺也不太符合地球人的審美標準,要進行一場浪漫的異星之戀最好大概還是找和我們一樣閻浮提洲型的。

二、身高和衣服尺寸

閻浮提人身長三肘半,衣長七肘,衣服闊三肘半。瞿陀尼人和弗婆提人身量和衣服與閻浮提人相等。郁單越人,身長七肘,衣長十四肘,上身和下身分別七肘。

看來我《銀河時代》中幻想一個和人類長得一模一樣的外星球不是太不可能。

三、自然壽命和有無疾病夭亡

閻浮提人自然壽命一百年,但有夭折的;瞿陀尼人自然壽命200年,也有夭折的;弗婆提人自然壽命300年,也有夭折的;郁單越人自然壽命1000年,每個人都能享盡天年,沒有夭折的。

這是指佛講經時的情況。

四、經濟生活中市場上交易的財物

閻浮提人市場上交易的財物有錢寶、穀帛、動物、和人;瞿陀尼人市場上交易的財物有牛羊、財寶;弗婆提人市場上交易的財物有財帛、五穀、財寶;郁單越人沒有市場交易。

這也是當時的情況。現在隨著我們的文明進步我們這個閻浮提人基本上已經消滅了人的交易;瞿陀尼人好像畜牧業比較發達,弗婆提人則偏重農業,郁單越人則顯然科技和社會都很發達,好像就是真正的共產主義了,沒有私人物品的概念。

五、性愛婚姻

這方面閻浮提、瞿陀尼、弗婆提三者類似,都有男女婚嫁之法。郁單越人則已經沒有「我的住所」這種概念了,當然也就沒有男女婚嫁的概念了。男人若是對女人心生愛意即觀視於她,女人知道對方之情後如果願意就來相伴,兩人一起到棵樹下。如果這個女人與此人是母姨姐妹之類的近親,則樹枝保持原樣不下垂,並且樹葉萎黃枯落,不出覆蓋,不出花果,也不為他們出床和被蓋臥具;如果不是母姨姐妹之類的近親,樹枝就低垂伸出覆蓋,樹葉茂密,花果鮮榮,並且為兩人生出百千種床和被蓋臥具,兩人便在樹下隨意的享受歡娛。

我們現代人可以很容易的猜想這郁單越人的樹是一種高度人工智慧的設備,並且能夠分析男女的基因或類似屬性以判斷是否是不適合婚配的近親。佛陀還講了郁單越很多種樹,可能除了自然的樹以外很多都是電器設備。

六、食物

瞿陀尼人、弗婆提人與閻浮提人類似,都是吃飯食菜蔬魚肉等。郁單越人不耕種,但自然而有成熟的粳米供他們食用。相信是高度機械化了的農業生產。

佛陀在起世經中詳細講了郁單越人的情況:

「諸比丘。郁單越人。發紺青色。長齊八指。人皆一類。一形一色。無別形色可知其異。諸比丘。郁單越人。悉有衣服。無有裸形及半露者。親疏平等無所適莫。齒皆齊密。不缺不疏。美妙淨潔。色白如珂。鮮明可愛。諸比丘。郁單越人。若有饑渴須飲食時。便自收取。不耕不種。自然粳米。清淨鮮白。無有糠糟。取已盛置敦持果中。復取火珠。置敦持下。眾生福力。火珠應時。忽然出焰。飲食熟已。焰還自滅。彼人得飯欲食之時。施設器物。就座而坐。爾時若有四方人來。欲共同食。即為諸人具設飯食。飯終不盡。乃至食人。坐食未竟。所設之飯器常盈滿。彼人食此無有糠糟。自然粳米成熟飯時。清淨香美。眾味備具。不須羹臛。其飯形色。猶若諸天蘇陀之味。又如華叢潔白鮮明。彼人食已。身分充盈無減無缺。湛然不改無老無變。是食乃至資益彼人。色力安辯無不具足。」

這是指吃飯。裏面講的自動出火裝置,不知是煤氣還是電火。顯然是生產力高度發達了,想吃就吃。

「諸比丘。郁單越人若於女人生染著時。隨心所愛。回目觀視。彼女知情即來隨逐。其人將行至於樹下。所將之女。若是此人母姨姐妹親戚類者。樹枝如本不為下垂。其葉應時萎黃枯落。不相覆苫。不出華果。亦不為出床敷臥具。若非母姨姐妹等者。樹即低枝垂條覆蔭。柯葉鬱茂。華果鮮榮。亦為彼人出百千種床敷臥具。便共相將入於樹下。隨意所為歡娛受樂。」

這是上面提到的性愛生活。

「諸比丘。郁單越人住於母胎。唯經七日。至第八日即便產生。其母產訖。隨所生子若男若女。皆將置於四衢道中。捨之而去。於彼道上東西南北行人往來。見此男女心生憐念。為養育故。各以手指內其口中。於彼指端。自然流出上妙甘乳。飲彼男女。令得全活。如是飲乳。經於七日。彼諸男女還自成就一色類身。與彼舊人形量無異。男還逐男。女還逐女。各依伴侶相隨而去。」

這是生下孩子的養育。孩子在母胎中只經七日。似乎沒有誰生誰養的概念,生下來的孩子就扔在街上,街上南來北往的人看到後都可餵養小孩,七天之後小孩就長大了。

郁單越人壽命一千歲不增不減,顯然是沒有疾病的。「郁單越人命行終盡捨壽之時。無有一人憂戀悲哭。唯共輿置四衢道中。捨之而去。諸比丘。郁單越人中有如是法。若有眾生。壽命盡時。即有一鳥。名憂承伽摩(隋言高逝)。從大山中疾飛而至。銜死人發。將其屍骸。擲置餘方洲渚之上。何以故。郁單越人業行清淨。樂淨潔故。樂意喜故。不令風吹臭穢之氣來至其所。諸比丘。郁單越人大小便利將下之時。為彼人故地即開裂。便利畢已地合如故。何以故。郁單越人樂淨潔故。樂意喜故。」

這是郁單越人的死亡和喪葬方式。郁單越人沒有惡行,眾生修十善並且發願要往生郁單越世界死後即可能往生那邊,並且郁單越人死後亦將往生善處,所以他們把死亡看得很淡,在死亡的時候沒人悲哀哭泣。

大小便時地即開裂,便畢合上,顯然也是一種自動化的形式。

郁單越的環境很漂亮:「諸比丘。郁單越洲有無量山。彼諸山中。有種種樹。其樹鬱茂。出種種香。其香普熏。遍彼洲處。生種種草。皆紺青色。右旋宛轉。如孔雀毛。香氣猶如婆師迦華。觸之柔軟。如迦旃連提迦衣。長齊四指。下足則偃。舉足還復。別有種種雜色果樹。樹有種種莖葉華果。出種種香。其香普熏。種種諸鳥。各各自鳴。其聲和雅。其音微妙。彼諸山中。有種種河。百道流散。平順向下。漸漸安行。不緩不急。無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淺易涉。其水清澄。眾華覆上。闊半由旬。水流遍滿。諸河兩岸。有種種林。隨水而生。枝葉映覆。種種香華。種種雜果。青草彌布。眾鳥和鳴。又彼河岸。有諸妙船。雜色莊嚴。殊妙可愛。並是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等。七寶所成。」

有山河樹木鳥類花果。下面的描述中可能有自然的樹也有機械性質的「樹」:「諸比丘。郁單越洲。其地平正。無諸荊棘。深邃稠林。坑坎屏廁。糞穢不淨。礓石瓦礫。純是金銀。不寒不熱。時節調和。地常潤澤。青草彌覆。諸雜林樹。枝葉恒榮。華果成就。諸比丘。郁單越洲。復有樹林。名曰安住。其樹皆高六拘盧奢(一拘盧奢五里)。葉密重布。次第相接。如草覆屋。雨滴不漏。彼諸人等。樹下居住。有諸香樹。亦高六拘盧奢。或復有高五拘盧奢。四三二一拘盧奢者。其最小樹。高半拘盧奢。悉有種種枝葉華果。此諸樹上。隨心流出種種香氣。復有劫波娑樹。亦高六拘盧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奢。如是最小。半拘盧奢。悉有種種枝葉華果。從其果邊自然而出種種雜衣。懸置樹間。復有種種瓔珞之樹。其樹亦高六拘盧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奢者。如是最小。半拘盧奢。悉有種種枝葉華果。從其果邊。隨心流出種種瓔珞。懸垂而住。復有鬘樹。其樹亦高六拘盧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奢者。如是最小半拘盧奢。亦有種種枝葉華果。從其果邊。隨心而出種種鬘形。懸著於樹。復有器樹。其樹亦高六拘盧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奢者。如是最小半拘盧奢。亦有種種枝葉華果。從其果邊。隨心而出種種器形。懸著於樹。復有種種眾雜果樹。其樹亦高六拘盧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奢。如是最小半拘盧奢。皆有種種枝葉華果。從其樹枝。隨心而出種種眾果。在於樹上。又有樂樹。其樹亦高六拘盧奢。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奢者。如是最小半拘盧奢。亦有種種枝葉華果。從其果邊。隨心而出種種樂器。懸在樹間。其地又有自然粳米。不藉耕種。鮮潔白淨無。有皮糟。欲熟食時。別有諸果。名曰敦持。用作槍釜。燒以火珠。不假薪炭。自然出焰。隨意所欲。熟諸飲食。食既熟已。珠焰乃息」

這是水和水中植物等:「諸比丘。郁單越洲。周匝四面有四池水。其池皆名阿耨達多。並各縱廣五十由旬。其水涼冷。柔軟甘輕。香潔不濁。七重塼壘。七重板砌。七重欄楯。周匝圍繞。七重鈴網周匝懸垂。復有七重多羅行樹。四面周圍雜色可愛。金銀琉璃頗梨赤珠車磲瑪瑙等。七寶所成。於池四方各有階道。一一階道亦七寶成。雜色綺錯。復有諸華。優缽羅花。缽頭摩華。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青黃赤白。及縹碧色。一一花量。大如車輪。香氣氛氳微妙最勝。復有諸藕。大如車軸。破之汁出。其色如乳。食之甘美。其味如蜜。」

這是洗澡、音樂、歌舞娛樂:「諸比丘。郁單越人。若欲入彼易入道河善體等車威主等河。澡浴遊戲受諸樂時。即皆至彼河之兩岸。脫其衣裳。置於岸側。各坐諸船。乘至水中。澡浴身體。遊戲受樂。既澡浴已。隨有何人在前出者。即取上衣。著已而去。亦不求覓所服本衣。何以故。郁單越人無我我所。無守護故。是諸人等。又復往詣眾香樹下。到樹下已。其樹自然低枝垂屈。為彼諸人。出眾妙香。令其自手攀攬得及。彼人於樹取種種香。用塗身已。復各往詣劫波娑樹到已。其樹亦復如前低枝垂下。出種種衣。令彼諸人手所攬及。彼人於樹復取種種上妙衣服。著已而去。轉更往詣瓔珞樹下。既到彼已。瓔珞樹枝。亦皆垂屈。為彼諸人流出種種上妙瓔珞。手所攬及。彼人於樹牽取種種瓔珞之具。繫著身已。更轉往詣諸鬘樹下。既到樹已。鬘樹自然為彼諸人垂枝下曲。流出種種上妙寶鬘。令彼人等手所攬及。便於樹枝取諸妙鬘。繫頭上已。轉更往詣諸器物樹。既到樹已。器樹自然枝亦垂下。令其手及。隨意所欲取彼器已。持詣果樹。時彼果樹。亦為諸人。枝垂下曲。出生種種勝妙甘果。令手攬及。彼人於樹。隨心所欲取其熟果適意食之。於中或有搦取其汁。器盛而飲。食飲既訖。乃復往詣音樂樹林。到彼林已。為諸人故。音樂樹枝。亦皆垂下。為出種種音樂之器。手所攬及。彼人於樹。各隨所須取眾樂器。其形殊妙其音和雅。取已抱持。東西遊戲。欲彈則彈。欲舞則舞。欲歌則歌。隨情所樂。受種種樂。其事訖已。各隨所好。或去或留。」

這郁單越人是不是自動化得有點過分了,連掛衣服都要讓衣架自動調整高度。沒私有財產概念沒得是不是也有點過了,連衣服都隨便穿。

郁單越因為科技最發達,可能將是人類最先聯繫上的外星文明。到時我們可以把佛陀的這些關於他們的描述發給他們,也好讓他們敬佩一下。

總而言之,郁單越就是一個科技和生產力高度發達、人民毫無惡念的共產主義社會。

佛陀仔細說了郁單越後,告訴弟子們細說郁單越就是因為它與其餘三種相比「最上最妙最高最勝」。

但我們這個閻浮提洲也有五處勝過其他三種星球的地方:「一者勇健。二者正念。三者佛出世處。四者是修業地。五者行梵行處。」瞿陀尼洲勝過閻浮提洲的地方是牛羊多、財寶多;弗婆提洲勝過閻浮提洲的地方是陸地寬大、環境勝妙;郁單越人勝過我們的地方就很多了。

也即是說,似乎只有像我們地球這種地形北寬南窄、人面也北寬南窄的閻浮提洲類型的星球可能有佛出世?這方面我倒是有些疑惑,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看其他的。瞿陀尼和弗婆提兩洲都是有畜牧業或農業、有市場交易、有性愛婚嫁的社會,這種社會應該是有善惡道德觀念的,那為什麼說不是修業地呢?還是這兒的修業單指精神修行,而這些個地方的人,天生不會想到精神修行麼?僅僅因為地形和人臉不一樣就不能修行麼?郁單越人社會高度發達,無惡行,終生生活在快樂當中,非修業地倒是可以理解。

「梵行」,其中的「梵」即「清淨」,梵行也即禁性欲的修行。三洲的人都有性欲。那麼三洲的人都永遠想不到禁性欲行梵行麼?

「勇健和正念」不知道是不是佛誇誇我們的。在《起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還說我們在這五點上勝過阿修羅,勝過四天王天、忉利天等諸天世界。這兒我又有問題了,這阿修羅的一個特點就是好戰,似乎也很勇健啊;而忉利天的帝釋很敬佛尊佛,也很有正念啊。

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這「佛出世處」。所謂「一佛出世,三界震動」,佛出世可謂是宇宙間最重大的事情。因為科技不能揭示宇宙最廣泛和最深奧的真相,不能給人帶來最長久的利益,只有佛是全知一切、有能力和有大慈悲心能夠給予眾生終極正確和最有利益的教導,所以我尤其看重「佛出世處」這一特性。無佛出世的世界,幾乎等於一直在黑暗中。我們這個時代還算幸運,雖不能直接見到佛,但至少還有佛法和佛教僧團在。我們人類屬於善道之中,大家可以看到三惡道中單單畜生就遠多於人類,轉生為人已屬難得的福氣,能有緣聽聞佛法則又屬難得中的難得,故此大家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福分啊!

如果其他星球,或至少很多其他類的星球永遠無佛出世,那些的星球上的文明不等於永遠都處在悲慘的黑暗之中麼?我還是傾向於認為,我們這個空間各個星球隨著生命的發展都可能有佛出世。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未來人類也將發展到類似郁單越的境界,到時人壽還將超過郁單越,達到八萬四千歲,彌勒佛將在那個時候出世。也即社會發達,生活快樂,仍可能有佛出世。

佛的相是我們人類的相,但圓圓或方方臉蛋與我們相差不是特別大,而且佛的臉型不是太顯著的瓜子臉,倒是圓圓方方的。半月形雖然相差較大,但人的臉是完全可能生得各不一樣的。

宣化上人在講解《楞嚴經》的時候曾經講了這麼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想試佛的聲音能達多遠,就用他的神通力飛越恒沙國土去,結果發現佛的音聲仍如同近聞一樣無有邊際;後來到了東方佛國,其國眾生,身體十分高大,幾乎有十餘丈高,飯缽約有馬路那樣寬,目犍連就用神通,飛到飯缽的邊緣上,看他們吃飯,眾弟子問其佛說:「為何這條細蟲,它的頭好像人頭一樣?」佛答:「你們不可輕視他,他是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神通第一呢!」東方佛便問目犍連:「為何來到這裏?」目犍連答:「要試佛的聲音有多遠?」東方佛答:「佛音無窮盡,不是你所能測度的。」目犍連聽後,只得飛回本國。

這個東方佛國,顯然是一個外星世界。

佛在《阿彌陀經》裏也講了他說此經時亦有很多他方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認為這些「國土」就是類似我們這個星球的外星世界,因為如果本身就是佛淨土的話,那麼再叫人修行以換個淨土,沒什麼意義。

從科學理性角度講,既然我們這個星球有人生存,有佛出世,那麼僅僅因為地理環境和人臉不同就無佛出世,看上去不是特別充分。

如果是聽佛金口所說,那麼當然必須絕對相信。不過現在畢竟只有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經書,自有必要仔細研究和分析。

比如我們還可看這一段:「復次諸比丘。若閻浮提洲。日正中時。弗婆提洲。日則始沒。瞿陀尼洲。日則初出。郁單越洲。正當半夜。若瞿陀尼洲。日正中時。此閻浮提洲。日則始沒。郁單越洲。日則初出。弗婆提洲。正當半夜。若郁單越州。日正中時。瞿陀尼洲。日則始沒。弗婆提洲。日則初出。閻浮提洲中。正當半夜。若弗婆提洲。日正中時。郁單越洲。日則始沒。閻浮提洲中。日則初出。瞿陀尼洲。正當半夜。諸比丘。若閻浮提洲人所謂西方。瞿陀尼人以為東方。瞿陀尼人所謂西方。郁單越人以為東方。郁單越人所謂西方。弗婆提人以為東方。弗婆提人所謂西方。閻浮提洲人以為東方。南北二方。亦復如是。」

從這段看,顯然應該認為瞿陀尼、弗婆提、郁單越都是我們地球的洲。然而根據上面大段關於郁單越的描述,我們卻顯然更有理由認為郁單越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世界。

其他經典中另有南瞻部洲、西牛貨洲、東勝神州、北俱盧洲四處,我分析認為,以這四處分別替代此段中的閻浮提洲、瞿陀尼洲、弗婆提洲、郁單越洲或許正好準確。古代人長期沒有外星世界概念,完全不知道這瞿陀尼、弗婆提、郁單越是怎麼回事,加上文字本身的表達能力有限,在經典的整理、翻譯和流傳中,當然可能會有疏失的地方。《起世經》作為阿含部的小乘經典,向來不為中國的大乘佛教所重視,更不用提宣講和流傳了,但是現在在這科技高度發達、人類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的時代,《起世經》卻恰恰雄辯的證明了佛陀遠超一切之上的全知能力。

第五章 關於人類未來的預言

關於人類的未來,我想很多讀者已經可以從上面的模型中得到一個宏觀的概念了。因為這個問題比較大也很有現實意義,可以說是人類永遠關心的一個重大問題,所以我這兒再詳細敘述一下。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科學還是各類外教都沒有為人類提供關於未來的充分預言。雖然現代科學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力和生活水平,但誰也不知道科學最終將把人類帶向何方。不時有些幻想科學狂人危害世界的好萊塢大片出來——當然裏面的危機多半最終被片中的「英雄」解決了——但人們對科技這把雙刃劍的擔憂是顯而易見的。從科學的角度看,由相應學科的專家在人類生活的某些方面預言未來幾年、幾十年還有可能,但要全面預言幾百年、幾千年、乃至幾萬幾百萬幾億年後的世界卻完全做不到。

宗教方面,基督教算是流傳很廣的大教了,但也並未就人類的未來提供具體明白的預言,以致有的教派(如大衛教派、人民聖殿教)乾脆宣揚世界末日,落入邪道,禍害世人。雖然大衛教派、人民聖殿教等顯然背離了正信基督教,但基督教未能提供關於人類未來的明確說法,甚至留下了一些可能被人歪曲為世界末日的言說,卻不爭的事實。否則大衛教派、人民聖殿教的世界末日之說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或至少不會借著基督教的面目出現。

伊斯蘭教則乾脆直接就有世界末日的說法。伊斯蘭教五大基本信條中第五條「信後世」即是「相信人都要經歷今生和後世,終有一天,世界一切生命都會停止,進行總清算,即世界末日的來臨。屆時所有的人都將復活,接受安拉的裁判,行善者進天堂,作惡者下火獄。」這個信條到目前為止還未引起大的恐慌,不知是不是因為伊斯蘭教沒有定義「世界末日」將在何時來臨的緣故。

至於其他宗教,時不時就有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說法,比如日本的歐姆真理教、加拿大的太陽聖殿教,結果往往是通向殺人或自殺。宣揚世界末日,只有信其教才能獲救,已經成為一些邪教的基本模式,可以相信未來還會不斷有這樣的邪教出現於世。

沒宗教信仰的人有時也會相信一些預言家的預言。比如著名的「諾查丹瑪斯大預言」,說1999年8月將是世界末日,曾經流傳得很廣,以致有些好事的法國人還在1999年8月準備好了儀式打算「歡度世界末日」,結果當然是很高興的失望了。諾查丹瑪斯曾準確的預言了拿破崙的大量事蹟,可能是法國人特別相信他的原因吧。

我在這兒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沒有世界末日,在可預見的未來內沒有世界末日,在無數億年後的遙遠未來也將繼續有生命繼續輝煌燦爛的文明。

佛教是徹底否定世界末日的,甚至比最理性的科學家們還要徹底。

在未來的數百萬年內,人類或許將遭受一些大的災難,但不會滅亡。不但不會滅亡還會發展到一個科技、政治、道德、文化都高度發達的理想社會。我們或許也可以稱之為共產主義社會。

在更長遠的尺度上,比如50億年後,也許會由於太陽老化成為紅巨星而使地球變得不適合人類居住,或者由於大爆炸所對應的大收縮(這還有待觀測)而導致整個宇宙變得過熱而不適合生命居住。即使人類倚仗科技力量,在太陽成為紅巨星後依然可以生存,乃至移居到其他星球,但再往後的宇宙大收縮,則看上去不是人類的科技力量可能對抗的。如果你要把這看成是世界末日,倒也是可以的。但從佛教的角度看,這也並不是生命的末日,生命將進入更高層次的空間,並等待下一次宇宙大爆炸的來臨……

讓我們來詳細描述一下。

根據部分佛教典籍的論述,人最初的自然壽命是84,000年,以後每100年自然壽命減少1年,最後減到10歲,然後又每100年增加1歲,增到84,000年,如此循環,即為1小劫。按此計算一小劫為1,680,000年。

每20小劫為一中劫,即33,600,000年。

《瑜伽師地論》卷二記載:「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80中劫為一大劫,即268.8億年。

我們可以大致算一下,其中「住」的年限是67.2億年,生命僅在「住」的階段出現,太陽還有50多億年的壽命,看上去挺接近的。

總的來說,我們也許可以將一大劫推定為一次宇宙大爆炸。

我們現在這個大劫被稱為「賢劫」,這是我們所對應的「淨居天」天人幫我們取的名字。賢劫中有千佛出世,其出世的情況是:第八小劫前無佛出,第九小劫始有四佛出,釋迦即第四佛,第十小劫彌勒佛出。第十五小劫中,有九百九十四佛相續出興,第二十小劫中樓至佛出。餘小劫均無佛。

經典似乎還說每增減一歲人的高度也增減一寸,但我至今未查到相應資料(似乎是《俱舍論》的記載),並且,看來不太符合事實,現代人明顯比古代人高,而遠遠沒有每100年平均高度減1寸的跡象。所以關於這個我們還要仔細研究。

釋迦牟尼佛是在人自然壽命100歲時出世的,現在減劫中,過去了2500多年,人的自然壽命是75歲。但人的實際壽命看上去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不斷增加的,所以大家倒也不一定要執著於這個時間。

以往的減劫之中到了人壽10歲的時候往往有刀兵劫,也即是巨大的戰爭災難,人人相恨相殺,連石頭都成了兇器,死人無數,雖不一定導致人類的全部滅亡,但也是接近世界末日的大災難。現在核彈的出現似乎使戰爭造成世界末日的擔憂更加現實了,但我根據自身對現實社會人類文明發展的評估和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佛教經典,是否定這種可能性的。

佛經沒有預言這次人類的減劫將遇刀兵災,只是佛在《法滅盡經》裏說道:「劫欲盡故,日月轉短,人命轉促,四十頭白。男子淫逸,精盡夭命,或壽六十,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

沒有戰爭,只是人類過多沉溺於淫欲。尤其男人。現在男人就比女人壽短,看來以後相差會更大。

從現在總的全球政治局勢看,還是以和平為主,預計人類將在一百年內實現全球一體化和持久和平,人類在本小劫中的文明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將到達頂峰。人類的災難主要將在以下兩方面:

一、環境污染、食物變異、過度縱欲、乃至人為因素造成的人種退化

首先是環境污染,現在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水、乃至食用的食物都有不乾淨。除了造成疾病和災害以外,最深遠的影響是破壞人的生理,並進而破壞人的精神,使人種退化。

生物工程雖然提高了農產量,但也帶來了隱憂。雖然上市的新食品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但這個檢驗本身也只是幾年的功夫,無論從時間還是技術上講都不究竟。因為有的轉基因食品,對人的影響可能也涉及到基因裏,要幾十年,或者幾代人才會表現出來,這現在根本就檢驗不出;其次就檢驗的手段來看,幾年內的輕微變化本身就可能由各種原因造成,要明確歸咎於被檢驗的食品往往也不成立,所以這檢驗也不能確保安全。這是食用變異的食物導致人種的退化。

食物會深刻影響人的精神,我想不需要多舉例,大家只要看看毒品就知道了,那是快速的影響。變異的空氣、水、食物都能影響到人的生理和精神,只是作用快慢大小而已。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間是有著無比深刻的聯繫的,除了現代醫學和生理學外,佛教和道教等宗教對此都有很深刻的研究。

其次則可能是將基因工程直接用於人造成的人種的退化。要知人,尤其人生理和精神相互關係的複雜度遠超目前人類科技所掌握的程度,這種情況下若單純從人生理的某一部分入手干涉人的繁殖,短期可能有益,但從長遠看則幾乎可以肯定必將導致人種的退化。

從政治理性的角度講,目前完全禁止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和生產看上去已經不可能了。比如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有效的提高產量,產出的還是水稻,看不出對人有什麼禍害,有什麼理由禁止它呢?

基因工程直接用於人則還未大規模開始。如果只是培育人體的部分器官用於病者本人的器官移植的話倒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用於改變人體基因、乃至改變遺傳、參與生殖等。

人種退化的一個嚴重後果是疾病流行和人的短壽,現在就已經不時有新的疾疫出來了,以後估計還會不斷出現。但這兒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後果將是人類由生理上的退化導致的道德、精神上的退化。

《法滅盡經》中描述這種情況道:「人民勤苦,縣官計克,不順道理,皆思樂亂,惡人轉多,如海中沙,善者甚少,若一若二。」

雖然我相信人類將在這一百年內為後世建立起一個全球一體化、自由、和平、公正、廉明的理想社會政治體系,但這個社會也畢竟是要人去運轉、維持和發展的,如果人類社會道德整體下降,每個人都整天想著享樂、淫亂、滿足私欲,毫無公義之心,再完美的社會制度也運轉不下去。而制度、道德的退轉,又使得污染、變異更難控制……

二、大的自然災害

《法滅盡經》中預言了大水災:「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為有常,眾生雜類,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啖。」

這個大水災我估計有三種可能:

1,環境污染造成的氣候變暖,如二氧化碳過多導致的溫室效應融化冰山。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可持續發展,寧可經濟發展慢一點,少一點享樂,也要保護好環境。

2,純粹地球自然因素。歷史上地球曾經有熱有冷過,前面考古發現的幾紀冰川說明地球曾變冷,大洪水的記載則各地都有,所以純粹由於自然因素而發大洪水絕非沒有可能。

3,大的小行星撞進海中激起大水。這個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人類應該能夠觀測和定位到大的小行星,並用氫彈改變有威脅的小行星的軌跡。小行星撞入海裏激起的大洪水在好萊塢電影《世界末日》中已有表現,相信看過的觀眾會有印象,數百米高的巨浪沖上大陸,蠻壯觀的。這大洪水會給沿海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災難,但不會滅亡人類。

由大氣污染溫室效應導致的大水災從政治理性和科技理性的角度講理論上可以避免,但還是極為困難。美國算是很注重環境保護的發達國家了,可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比什麼國家都多。大多數人就是貪圖眼前的享樂,習慣於那樣揮霍能源和破壞自然環境的生活方式,這種情況下就算少數人想竭力挽回,恐也無濟於事。因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趨勢是自由民主,若是大多數人目光短淺,那麼少數人的長遠見解也得不到實現。

從靈性的角度講,人種退化、道德下降、世人耽於淫欲、享樂,即意味著佛消魔長。到時有道德、有修行的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們都被眾人趕進了深山老林裏,「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正好躲過大水災。然後到一定程度,佛法就消亡了。《法滅盡經》中這樣描述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

如果這兒的「五十二歲」是指人壽五十二歲的時候的話,那麼距今還有2300多年。但佛教中另有佛入滅後將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之說,正法有人說五百年有人說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般都認為是一萬年;也有一種說法是正法一千年,像法、末法各有五千年。這樣算來是距今9000到9500年。

《首楞嚴經》是佛教的核心經典之一,坦白的說,它是我從理論上深入瞭解佛教的第一部佛經,也可以說是本書宇宙觀的核心之所在。書中既有關於宇宙真相、意識本質的深奧論述,又有佛法修行的精要,最後則講了修行中要避免的「五十陰魔」。大概是這「五十陰魔」揭露邪魔歪道揭露得太真實了,邪魔歪道們受不了,遂把這《首楞嚴經》作為首要的攻擊對像。根據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的說法,邪魔歪道們攻擊《首楞嚴經》的主要方法就是千方百計說它是偽經。現在你去看好了外面就有人這麼說,以後估計不斷會有人這麼說,並且越來越多,最後硬把它給說沒了。

大家可能會好奇最後滅的佛經將是哪部呢?是《阿彌陀經》。不知是不是因為這部經又涉及到阿彌陀佛的宏大願力,所以最後滅。然後留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還有人念,一百年後「南無阿彌陀佛」又縮減為「阿彌陀佛」,再過一百年,「阿彌陀佛」也沒人念了,本次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教法就滅盡了。

這兒大家可以注意到,佛教完全沒有像其他宗教那樣喜歡說自己是「永恆」的,釋迦牟尼佛那樣的大智慧神通之力,都沒那麼說,而坦率的預言了自己所傳教法的滅盡,實在是絕對崇尚真實毫無任何虛偽的宗教啊!

基督教的人看到佛法滅盡不要高興。道消魔長、惡多善少的時代,基督教的日子恐怕也不會太好過。

佛法會消亡,但佛作為一個神靈是永恆的。從長遠來講,佛法也將繼續出興於世。《法滅盡經》中接著講道:「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樹木長大,人長八丈,皆壽八萬四千歲,眾生得度不可稱計。」

這兒顯然否定了每增一歲長一寸的說法,八萬四千寸,可是八百四十丈。除非這兒的「寸」只是萬分之一丈。

如果按照每一百年增一歲的演算法,人壽增到84,000歲,應是之後約840萬年,與「數千萬歲」似乎有所不符,不知是不是表述方面的問題。

關於彌勒佛的出世時間,有一種說法是要56億年之後,這是根據彌勒菩薩現在所處兜率陀天內院中的生命長度算出來的。但我傾向於是840萬年後或《法滅盡經》中的數千年後。56億年,我們這個太陽也還只有50多億年的壽命,與「賢劫千佛出世」的說法毫無相容性,與這兒的數千萬年也大不相符。我所知的當代高僧中,宣化上人的說法是840萬年後,俄果活佛親口對我說的也是840萬年後。數千萬年和840萬年相差不大,倒是不必執著於這具體的時間。

看來這個減劫之後,人類似乎就一路上升了,到彌勒佛出世時整個人類社會已變得非常完美。《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中這樣描述道:「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廣為汝說。當一心聽。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漸減少三千由旬。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隱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廣為汝說。當一心聽。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漸減少三千由旬。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隱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廣為汝說。當一心聽。舍利弗。四大海水以漸減少三千由旬。是時閻浮提地。長十千由旬廣八千由旬。平坦如鏡名華軟草遍覆其地。種種樹木華果茂盛。其樹悉皆高三十里。城邑次比雞飛相及。人壽八萬四千歲。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隱快樂。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飲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有一大城。名翅頭末。長十二由旬廣七由旬。端嚴殊妙莊嚴清淨。福德之人充滿其中。以福德人故豐樂安隱。其城七寶上有樓閣。戶牖軒□皆是眾寶。真珠羅網彌覆其上。街巷道陌廣十二里。掃灑清淨。有大力龍王名曰多羅尸棄。其池近城龍王宮殿。在此池中常於夜半。降微細雨用淹塵土。其地潤澤譬若油塗。行人來往無有塵坌。時世人民福德所致。巷陌處處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明曜晝夜無異。燈燭之明不復為用。城邑舍宅及諸里巷。乃至無有細微土塊。純以金沙覆地。處處皆有金銀之聚。有大夜叉神名跋陀波羅賒塞迦(秦言善教)常護此城掃除清淨。若有便利不淨。地裂受之。受已還合。人命將終自然行詣塚間而死。時世安樂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語言謙遜。舍利弗。我今為汝粗略說彼國界城邑富樂之事。其諸園林池泉之中。自然而有八功德水。青紅赤白雜色蓮花遍覆其上。其池四邊四寶階道。眾鳥和集。鵝.鴨.鴛鴦.孔雀.翡翠.鸚鵡.舍利.鳩那羅.耆婆耆婆等。諸妙音鳥常在其中。復有異類妙音之鳥。不可稱數。果樹香樹充滿國內。爾時閻浮提中常有好香。譬如香山。流水美好味甘除患。雨澤隨時穀稼滋茂。不生草穢一種七獲。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之香美氣力充實。」

整個就像前面說的郁單越洲外星世界一樣了,並且壽命還比他們長,還有佛出世。

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一下本章中關於人類未來的預言:

未來一百年內:由於全人類的共同努力,實現全球一體化和持久和平,自由、平等、公正、廉明的理想社會的政治模式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但環境污染、食物變異、過度縱欲和人種退化等正在繼續。

未來數千到一萬年內:由於環境污染、食物變異、人為製造、過度縱欲等因素導致人種退化;由人種退化導致道德下降;由道德下降導致良好社會體制的衰退;由道德下降和社會體制的衰退又導致環境污染、食物變異、人為製造、過度縱欲等的不可遏止,這三者相互作用、惡性循環,將是人類在未來這段時間內面對的最大問題。最終道消魔長,佛法滅盡,疾疫流行,大水災起。

數千或一萬年後到八百多萬年或數千萬年後:人類從大災難中逐步恢復過來,不斷發展,最終達到科技和人類素質都高度發達的完美社會。彌勒佛在人壽84,000年的時候出世。

八百多萬年或數千萬年後至約五十多億年後:人類繼續生生不息,其間還有995尊佛相繼出世。

五十多億年後:由於太陽老化變成紅巨星,地球變熱;或者再以後由於可能的宇宙大收縮整個宇宙變熱,生命無法繼續在這個空間居住,全部上升到光音天。

之後的情況請參看前面的第三章。簡而言之,我們生存的這個宇宙空間在處「成住壞空」的無限輪迴中,我們的生命也是永恆不滅的。下一次大爆炸開始,生命又來到這個空間繁衍生息……如此在三界內無限的輪迴,感受世間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愛恨得失、乃至天堂的神妙快樂或地獄的無盡痛苦……

或者,如果你厭倦了無休止的輪迴,也可以修行佛道,超出三界,永恆的處在如如不動的聖妙境界中……

第六章 信佛的開始:如何皈依佛教

現在很多人想要信佛,卻不知道從何信起,也不清楚信佛的具體意義和內容,以致遠遠未能得到信佛的利益,有的甚至偏離了真正的佛道。這當中有佛教本身的原因。即佛教的理論太過高深了,佛教的經典也特別多,即使是佛教僧侶本身關於佛教教理也可能有很多各不相同的理解,又何況一般的信眾呢。

佛教的這種高深和複雜,並不是人為造成的,而在於佛教本身的特性。

一方面,佛教是一門科學的宗教,它真實的揭示著宇宙的真實狀況,而宇宙真實狀況卻是無限複雜的。我們可以看到單單研究宇宙某一組成部分的學科,比如生物學,就已經極其複雜了,即使一個人窮畢生精力成為生物學家,也只可能是精通生物學的某些個分支而已。作為一個揭示宇宙一切深奧真實的思想體系,它必然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因此難以為人所深刻理解。

另一方面,佛教是具有無上神性的宗教,這種極高的神性雖然意味著信仰之會有極大的意義,卻也意味著對於很多人來說,有些過於高不可攀。

本書前面的章節,就是以現代科學化的語言和研究方式,解釋佛教的深奧理論,並力圖得出一個明確清晰的、結構化的佛教理論體系,以便於讀者理解。本章和下面章節則主要講如何信仰佛教和修佛。

第一節 為什麼要皈依

有很多人雖然也相信佛法真實可信,卻不願皈依,儘管皈依佛教是有大利而無小害的事情,卻還是莫名其妙的不肯皈依,實在令人遺憾。究其原因,也可能是末法時代,很多人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所致。不過我沒有大宿命通,並不清楚眾生善根福德因緣之事,所以就我來說,我還是要盡我所能竭力勸讀者皈依佛教。

往日行惡之人,固然要趕緊皈依佛教,消除惡業,離惡向善,但平日行善之人,也要皈依佛教,意義也一樣重大。《地藏經》有云:即使是「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要是不信佛,光向善,等於「無根之木」,生時得不到諸佛的護佑,死後得不到諸佛的接引,畢竟比皈依佛差了很多。而現在又是「五濁惡世」、加 「末法時代」,即使很多向善的人,無形中也通常也造過很多惡,比如宰殺動物、吃過多葷腥、墮胎、或者賺他人或公家便宜、不告而取、小偷小摸、不當得利、或者婚外情、談過多情愛、或者說謊、罵人、乃至可能誹謗過佛法,以及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行為,這些惡業,都需要信佛、修佛才好消。所以不論善惡,都該皈依佛教,得大利益。

對於一帆風順之人,包括大富大貴之人,皈依佛教、信佛修佛,也意義重大。

實際上,當人們發展到未來,科技和社會生活水平極高,人類極其繁榮富足快樂,人壽也極長,達到84,000歲的時候,彌勒佛出世,那時修佛的人,反而更多。因為畢竟在三界內輪迴,是有苦有樂的,就算享受一萬年和美女做愛的性高潮,那過後又可能遭受一萬年在地獄的極大痛苦,還是不合算,或至少遠不如修成佛道,永遠處在巨大的快樂之中。所以,富貴之人,因為衣食無憂,繼續追求過多的物質財富意義不大,相對而嚴信佛修佛的意義也更大。

從根本上講,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為了利益,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利益;或者說是為了快樂,不管是長久的快樂還是短期的快樂。皈依佛教,無論是求修成佛道得永恆的快樂,還是做佛善事求福報消惡業都是大利益;而皈依佛教本身並不需要物質方面的付出(即使需要也只是極少的皈依證工本費),付出的主要是信仰,而人本身就是需要信仰的,信仰的是大慈大悲的佛菩薩,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如果一個人不信佛所講的道理,那麼不皈依佛教,雖然可惜,但畢竟還算符合邏輯;但信佛,卻不皈依,則實在是很不明智了,等於明知眼前有一百萬美元或更多的財富,卻不肯以伸手之勞,把它取來。

第二節 如何皈依佛教

皈依是心的依靠和歸宿。從根本上看,只要一個人信佛,決心皈依佛教,就可以稱得上是佛教徒了,但一般來說,皈依的儀式還是需要的,也是有意義的。

一、皈依儀式

皈依儀式可在寺廟裏進行。一般寺廟都有定期為信徒舉行皈依的儀式。如果覺得不方便,比如說,如果附近寺廟一年才舉辦一兩次皈依儀式,而你現在就想皈依,那麼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禮。因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沒有人證,但佛卻是無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要你真心皈依,佛就認你,你就是佛教徒。

面對的佛可以是寺廟裏的佛像,也可以是自己買來或請人製作的佛像。自行皈依當然最好還是要有慎重的儀式,因為皈依一個宗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並且是非常神聖的事情,所以一旦認定以後,儘快皈依是第一,儘量嚴肅認真也很重要。

這兒我要強調指出的是,佛教雖然信者眾多,但皈依信徒卻並不多,皈依儀式的不常規、不普遍,是個很重要的直接原因。

所以這兒我根據對佛教的理解,承佛威神,略為大家定一個皈依的儀軌。

第一,行皈依禮前要持戒清淨。皈依前三天到七天之內要清淨,不殺、不盜(所有的非法佔有行為)、不淫(夫妻間的正常性行為亦不可以)、不妄語(所有謊話、惡語)、不食用五辛(蔥、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酒肉、香煙、毒品。使自己的身心儘量清淨。因為佛菩薩最喜歡清淨的環境和清淨的人。最好要七天,因為現在是五濁惡世,一般人都很不清淨的。只是守七天淨戒,應該沒什麼問題。就算不是為了行皈依禮單純這麼守幾天戒也很有功德的。

第二,皈依前要沐浴。有條件的還要熏香。

第三,皈依所面對的佛像一般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佛像。其他,比如如果你傾向修淨土,那麼首選的也可以是阿彌陀佛佛像。佛和菩薩還是有區別的,首選應是佛像。但如果你對某尊菩薩特別親近,喜歡把祂當你的皈依主神,比如觀世音菩薩,或者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那麼也可選用相應菩薩。注意必須是十地以上的等覺菩薩,我這兒只推薦這五位大菩薩,因為祂們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因緣最大。至於其他菩薩,你最好先瞭解一下祂是否已是等覺菩薩了。選用的佛像應具有標準的三十二相,沒有三十二相的佛像是有問題的,最好不要購買和供奉。

第四,行皈依禮時最好要由清淨僧侶主持。比如說,你可以把主持儀式的僧侶請到家裏來。皈依時周圍可以有其他人,或者和其他人一起行皈依儀式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皈依時房間裏每個人都最好是像你一樣持戒清淨、沐浴熏香的人。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人,那麼寧可一個人自行皈依,也不可有其他不清淨的人在場。

第五,皈依前焚香,上供。焚香三支就可以了。供品主要可用香甜的瓜果,切忌不可有葷腥。

第六,行皈依禮。至心鄭重的念皈依誓言:「我某某某,今誓皈依佛、法、僧,直至成佛」三遍,每念一遍,磕一下頭。向至高無上的佛磕頭,是表示恭敬,並求得加持、護佑之意。皈依佛教,主要就是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寶,下面將詳細解釋皈依佛、法、僧的具體意義。

第七,皈依誓畢,儀式結束。

注意皈依誓詞各寺廟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是「我某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但我上面所取的誓言是更大的,涉及到往後生生世世的佛教修行,及至成佛,「盡形壽」只是這一生,雖也可以,但願力要小。佛教的核心就是要教人修行,最終覺悟成佛。而成佛通常不是一世就能修得,而是需要很多世的修行的,故我們的誓願要發到成佛,以此願力保證以後生生世世不離佛法僧三寶。

理想的皈依儀式,是在寺廟裏,由高修行的僧侶主持,清淨僧侶團見證,單個或和其他清淨人一起皈依。但現在的寺廟似乎皈依儀式經常是批量處理,乃至周圍可能有很多閒雜人,這種情況下,我認為首先要取清淨,可請僧侶到家主持,或者自行皈依。

最簡單的皈依儀式,則是自行在寺廟焚香禱告,按上面第六條的方式發皈依誓言,即行皈依。

寺廟最好每天都接受皈依。因為救度眾生是大乘佛教僧侶的根本誓願,就算一個頑劣之人,你也要設法度他,何況人家自心皈依呢。至於人家皈依之心是否誠,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你又沒有「他心通」,怎麼判斷人家心誠不誠呢?就算你有「他心通」,你也未必全通,因為人心是複雜的,你讀出一點皮毛,根本不能為據。就算人家確實不夠誠,但至少想行皈依是確確實實的,這就是好事。

一般來說,應該認為每個想要皈依的人都是心誠的。皈依是一個宗教信仰的確認,又不涉及任何物質利益,有什麼理由要假皈依呢?

據說有的寺廟給信徒皈依時還要收手續費,實在是非常不應該。這根本就完全失去了宗教神性的意義,而純粹變成世俗的「手續」了。這是把自己當成什麼了?公司麼?政府機構麼?寺廟接受信徒捐贈可以,但皈依的手續費決不能收。佛教徒本身應以勸人皈依為己任,現在倒好,人家皈依還要收人家錢。有這樣規定的寺廟,說明其僧眾是非常有問題的,建議信徒不要在這樣的寺廟皈依。

總而言之,寺廟應隨時接受信徒的皈依,可按這種方式進行:

1,只要有人提出要皈依,即得立刻接受,不可以任何理由拒絕。

2,約定行皈依禮的日期。一般是3到7天之後,並要求其在這些天內持上面第一條內所定的淨戒。

3,行皈依禮時除了僧侶和皈依者外不可有其他人在場。

4,行完皈依禮後,可頒發「皈依證」。此證內容可由皈依人的姓名、行皈依禮的時間、地點、皈依時發的誓願等組成,並由主持儀式的僧人簽名作證。這個證可以收取實際的工本費(我估計不應超過5元人民幣),其他費則一律不可收。

世俗的佛教協會,比如中國佛協,也可以設立制度,給想要的佛教徒行皈依儀式,並頒發「皈依證」,這當然同樣可收取實際的工本費。

皈依佛教並不一定需要出家。出家僧侶是專門修佛,當然比信佛更進一步了,但單純皈依佛並不一定要出家。這就像基督教,做個基督教徒並不一定非得做牧師。

不要小看在家皈依。皈依的核心是心的皈依。出家人如果心不向佛,等於沒用。在家人如果真心向佛,則自能得到佛菩薩的感應和愛護。這像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的區別一樣。最初的基督教也即天主教,主張信徒需要通過神甫、主教等宗教神職人員才能和上帝溝通,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張信徒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最終成功與原先的天主教分離開來,成為基督教新教,也即我們現在一般所稱的基督教。佛教也主張人可以直接與佛菩薩感應和溝通,而並不需要通過任何中間的媒介。

出家人的關鍵是持戒和修行,得到更高的靈性成就。出家人因為深入經藏精研佛學,所以一般佛道修行和理論都高,可以向很多在家人講經說法,傳播佛教,並且,因為其持戒和修行,可以成為人家的「福田」,在家人給出家人供養,會有很好的福報。這是出家人和在家人的主要區別和聯繫。

總之,如果你決心持戒和修行,成就無上佛道,那麼你應該出家,如果你只是一般的信佛,那麼你盡可以做個在家佛教徒。

第三節 皈依的具體內容

皈依佛

皈依佛首先要信佛。信佛,最簡單的說,就是相信佛的言說。

如果一個人在前面基於深刻科學實證主義精神,認為佛陀的言說也只是一系列永遠無法被證實的科學理論的話,那麼皈依佛之後,就要相信佛的言說就是絕對真理,絕對相信佛是全知者。

同時,我們相信,佛還是至善者。關於這個我就不論證了,佛的全部事蹟,全部經典都體現了佛的至善精神。

佛教不認為佛是全能者。「至善+全能」是被現實中有罪惡存在這個事實直接證偽的。從概念上講,只有宇宙終極本原識心,或者說宇宙一切本身,或者說宇宙自然規律本身,才是全能的。而這個終極本原是沒有善惡概念,沒有人性概念的。

佛是所有有人性的生命中的最高者,最強大者,是最高神,無上者。

並且,佛是永恆的。釋迦牟尼佛的人身現已從人世間滅度,但祂的生命仍然存在於宇宙間,或者說,祂就是一個與我們人類一樣活著的生命,只是祂的生命形態遠遠高於人,一般人無法看見。

人若執身清淨,並且修行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看見釋佛。

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則還未入涅槃。祂成佛至今已歷十劫,但祂的壽命是「無量壽」,祂仍然有個色身在西方極樂世界。

其次,皈依佛,最根本的就是要修行佛道,最終使自己成佛,並努力度眾生成佛。

《華嚴經》淨行品中說,「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這是一種行願。即皈依佛後,一定要發自覺覺他的願,也就是說自己覺悟成佛,並且幫助他人也覺悟。

成佛就是使自己處在全知、至善、純淨、快樂、永恆的終極完美狀態中。我想沒有一個人不喜歡。但佛作為至善者,還要努力讓眾生脫離苦海,也處在與自身一樣的快樂完美中。修佛人發願的時候,就一定要發自覺覺他的願,那麼成佛之後,就會廣度他人,將佛道繼續不斷傳下去。

成佛的修行當然是要付出努力的。皈依佛就是要在信念上,開始成佛的修行。至於具體的修行,你每天念一句「阿彌陀佛」也是修行,也是在佛道的路上往前走。當然一般真修佛的人不能這樣懈怠。

其三,皈依佛,就不可再皈依其他神祗了。

這一點我想大家很好理解。其他宗教並不一定不好,但信仰要純淨,而且,佛已經是最高神了,再去信仰其他宗教沒有意義。偶爾尊敬和供養一下其他神祗,比如土地神、或者財神、或者山神、海神、龍神、或者玉皇大帝,還是可以的,但不可皈依。皈依就等於是說「我的一切都付託給你了!」這種程度的皈依,我想也只有大慈大悲、全知至善的佛菩薩當得起。

佛教中佛菩薩很多,但作為信仰則最好專一、純淨。所以我的重要建議是:皈依佛教的人,可以選擇一位佛,或者菩薩,作為自己皈依、信靠的主神。

如何選擇皈依的主神呢?第一,請參考我下面的分析和建議;第二,根據自己的感覺或愛好。

一般來說,佛教徒應該皈依本次出世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的肉身在我們這個世界出世和傳法,自然和我們緣分最好;其次可以根據你欲往生的淨土,比如如果你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應該皈依阿彌陀佛,欲往生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應該皈依藥師佛,等等;其三,如果你首先是欲求今世福報,或者感覺與某位菩薩特別親近,可選擇那位菩薩。

與我們娑婆世界人類緣分較大的是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以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等菩薩。

佛佛道同,都是全知、至善、無上的,無論是皈依一個佛還是很多佛都是一樣的,信仰要專一,確定一個佛就可以了。佛是最高層次的神靈,主要關心人的成佛,因為人只有成佛才能得到最大的、永恆的快樂和自由;如果你關心的是眼前的、世俗的利益,那麼可皈依、信靠菩薩。

各個菩薩有各自的特性。

觀世音菩薩的特性是「大悲」,也就是祂慈悲心特別強,愛救苦救難什麼的。要與觀世音性情上投緣,那麼你也要有比較大的慈悲心,要善良、有同情心。比如念祂的「大悲咒」可以有很多好處,但「唯除不善,及不至誠者」。那要與任何神靈發生感應「心誠」都是必須的,其他觀世音菩薩就只有一個要求,即善。

觀世音菩薩可能是總的來說與我們地球世界因緣最大的一位菩薩。這當中有極久遠的神性的因素,但我這兒就不具體說了。簡而言之,佛經中有原文說「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地藏菩薩本願經》)。所以我們地球世界的每個人都可以信靠觀世音菩薩。

若是皈依觀世音菩薩。那麼以後人生活和修行中要注意的要點是:第一要志心向善,第二,修行中可念祂的「大悲咒」(比較長,附在書後),或者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或者以祂為主角的《心經》、以及《妙法蓮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或者「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別看觀世音菩薩經常是溫柔甜美的女神形象,其實祂威神勢力非常強的,自稱「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祂又被稱為「施無畏者」,即向恐懼中的人們施予無畏的勇氣。

觀世音菩薩身邊經常有位善財童子,各位要求財的或許可以求祂。注意求的這個財得是善財,如想發歪門邪道的財,比如賭博贏錢什麼的,趁早不要求祂,求祂也沒用。一般像婚姻、求子女等也可求觀世音菩薩,或者尤其是擺脫災難困苦。

地藏王菩薩的特性是「大願」。因為祂尤其同情地獄中的罪苦眾生,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那地獄眾生是生生世世無量無數的,所以祂這個願當然無量無邊的大。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罪業都很重,應多親近地藏王菩薩。

在各種美德中,地藏王菩薩可能非常重視孝道。《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提到祂兩個為人之女救死去的母親出地獄的故事。地藏王菩薩也是與我們娑婆世界有大因緣的菩薩。如果一個人作惡太多,那麼除非立刻下大決心改惡向善,否則若是皈依觀世音菩薩,估計不容易很快相應,這種情況下,也許更適合的是皈依地藏王菩薩,逐步向善、消業。皈依地藏王菩薩特別要孝。如果一個人既惡,甚至對父母也惡,那就實在有點無可救藥的味道了,需要立刻悔改,否則必遭報極重。

皈依地藏王菩薩後,主要的修行是多念《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膀右臂,就像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膀右臂一樣。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出世,祂們當然也和我們非常有緣。文殊菩薩的特性是「大智」,也就是說祂智慧非常高,那智慧我們都需要,修佛的一個終極目的也就是開大智慧全知一切。普賢菩薩的特性的「大行」,修行佛道並不僅僅是持戒、禪定,關鍵是要有完美的道德品行,言行處事要符合佛所制定的道德標準,造福有情、利樂眾生,如果一個人修不了禪定,那就要修善行,累積功德,消盡業障,也就接近成佛了。

彌勒菩薩也就是八百多萬年或數千萬年後會來人間成為佛的彌勒佛,因為祂現在還沒成佛,我們稱祂為菩薩。彌勒菩薩的特性是「大慈」,也就是非常慈祥和藹的。祂現在在我們這個世界所對應的兜率陀天內院,這個內院是非常美妙的,有樂無苦,並且不受三災所害,是佛淨土。以彌勒菩薩/彌勒佛為主神修行可能往生兜率陀天內院,或者在將來彌勒佛出世時再來人間,在彌勒佛座下成就阿羅漢果。

眾佛,和上面五位大菩薩比之其他宗教的主神都要高。基督教的主神耶酥基督,根據我們的分析,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大梵天王。那眾佛和諸大菩薩當然要比大梵天王高多了。大梵天王之所以對我們影響比較大,可能是因為離我們特別近,祂看我們這個地球世界可能是全知的,威神勢力相對於人類來說也幾乎是萬能的。上面已經提到,忉利天的帝釋就已經被一些中國人認做最高神「玉皇大帝」了,那大梵天王又高了好幾個層次。

其他菩薩,比如大勢至菩薩、韋陀菩薩等等,也各自有有緣的人,比如上世紀的印光法師就被人稱為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如果認定自己有緣的菩薩,就可將之作為自己的皈依主神,如果不能認定,那麼我推薦的首選排列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

佛教裏的眾佛,或者諸大菩薩,都是完全相容毫無矛盾的。即你在首選皈依一個之後,也可以親近其他佛或菩薩,比如你可以皈依釋迦牟尼佛作為你佛道追求的最終歸宿,但如碰上世俗的事情,比如要擺脫艱難困苦,可求觀世音菩薩;要財,可求善財童子;要病好,可求藥師佛;要求開智慧、學業好,可求文殊菩薩,等等。

總而言之,皈依佛首先就是信佛,就是相信佛是全知者,至善者,無上者,永恆者;其次就是發願自己要成佛,並度眾生成佛。

具體皈依的主神是:若欲修無上佛道,應皈依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若欲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首選阿彌陀佛,其次觀世音菩薩;若欲得現世的種種利益,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消除罪業,避免三惡道苦,地藏王菩薩;欲求開大智慧,文殊菩薩;欲修德、行大菩薩道,普賢菩薩;欲求往生彌勒淨土,或在彌勒佛出世時再來人間學法,彌勒菩薩。

皈依法

皈依法,這個法就是佛法,其載體就是佛經。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經,學習佛經,並按照佛經中的教導修行。

釋迦牟尼佛傳道49年,講經300餘會,留下無數經典,總計數量應該超過億字。這些佛經,加上其他佛門高僧的論,和佛教的律法,構成佛教三藏十二部大乘經典。除非專門的研究者,我想當世沒人能在有生之年深讀全部三藏十二部經典,所以這兒我給大家推薦幾部易讀的、核心的、或者特別有益的: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這部經很短,數百字,但佛理講得很深,也較易讀。中國有些人專門念心經,就可能獲得很好的成就。

2,《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長度適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經典之一,中國佛教很多人長持此經。需要注意的是:這部經主要是佛對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講的,或者說,是全知者釋迦牟尼佛對大修行人須菩提尊者講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這部經讀雖容易,要準確理解則得精進研習,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實修。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不推薦你把此經作為瞭解佛理的首要經典。當然,在不瞭解其義理的情況下也可以專門念,亦是一種很好的修行。讀佛經,讀了一時不理解,是沒關係的。但若是讀了後作錯誤理解,或甚至謗經,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或《首楞嚴經》),《楞嚴經》被稱為「開智慧的楞嚴」,這部經主要是釋佛對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講的。多聞,也就是見識很廣,相應的阿難在眾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樣抗拒不了女色誘惑,很像現代人,見識很廣,修行很少,所以這部經非常適合現代人讀。《楞嚴經》雖然長,但佛陀在經中細緻開示,佛理講得相當透徹和清晰易懂。而且這部經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令人驚歎,單就文字來看就堪稱古文學的極精品之作。此經與《妙法蓮華經》、《華嚴經》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門高僧並稱為「經中之王」。

4,《妙法蓮華經》,此經被稱為「成佛的妙法」,經中有原文稱此經為「經中第一」,可見其重要性。此經也比較長,有28品,但也是比較容易讀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經中佛理至深,讀此經前讀者一定要對佛陀有絕對的信心,否則如讀了又不信,乃至謗經,反而可能遭大惡報,不如不讀。佛講此經之前,就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動離開,因為他們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業障所阻,得少為足,不願意聽。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緣足夠,對佛有絕對的信心,絕不會誹謗此經,當然應儘快找來看,大有益處。

5,《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此經是釋迦牟尼成佛後首先講的第一部經,最適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釋迦牟尼初成佛時,猶如太陽剛升出來,光芒照耀高山,所講的《華嚴經》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聽不見,或者聽見了也等於沒聽見;到了最後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又似太陽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頂上的人;相對而言《楞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則是如日當空,可照遍全人。《華嚴經》很長,比《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長,可看其中有名的幾品,比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淨行品等。

6,《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此三經均是講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其中「無量壽」即「阿彌陀」的一個本意),欲修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將此三經作為首選經典閱讀。有一種說法是「淨土五經」,即修淨土讀這五經就夠了,其他經完全不讀都沒關係,主要是強調修行的專一。那這「淨土五經」就是此三經外加上《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和《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薦中。

7,《長阿含經》,小乘佛教的核心經典,中國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經的,但還是將之結集編入大乘三藏經典。我大致看過一下,認為此經主要是講述禪定等實修的,相信對欲進行佛教實修的人會很有幫助。當然前面的佛經也都講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經中涉及的細節較多。

8,《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前面經典多是講修行、開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當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經中之王」,如果你要消災、免禍、求福、避免遭三惡道苦,那麼首選《地藏經》。現代人業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難以向上追求,那麼首先要避免向下墮落遭苦,這時就最好多讀《地藏經》了。消除罪障、積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如果時間不夠,那麼大家可以優先學習以上十部經書。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外面時常會出現些假冒的佛經,有的是自己寫個經,對人謊稱佛經,有的則乾脆篡改佛經,加些不如法的東西,讀這些假冒的佛經功德甚少,乃至會有害,乃至這些假的東西看多了,看到真的反而不信,由此越來越遠離了佛道。辨別真假佛經有個簡單的辦法,就是對照三藏經典的目錄,在三藏目錄中的就是真的,否則就是假的。在「中華佛典寶庫」網站上有三藏經典的目錄,以及大量佛經,網址是:http://www.fodian.net/

至於篡改的佛經,就沒法光看名字,而要多對照了。第一要看印刷者,公開的大出版社一般不會亂印,但有的人也可能假冒出版社;第二可多對照,本書後面所列網站上的基本是真經,如果不信,可相互對照,以及跟你自身所瞭解的佛理對照。

好像假冒的《心經》、《地藏經》比較多。我很難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就算成功的讓人念假《地藏經》,導致人家無法消罪以致死後下地獄,對他們又沒什麼好處。或者是他們宿世跟人家有仇?但編造偽經害人,自己也會遭惡報下地獄。

對於大多數一般的佛教信徒來說,只要讀上面提到的十部經就可以了。如果要進行科學或社會學研究,那麼可以多看看《起世經》等阿含部經典。

佛經在幾千年的流傳中,到了今天,當然有個理解的問題。我在前面「外星文明的狀況」一章中已經提到,《起世經》中關於「四大部洲」的描述就有理解方面的問題。從根本層次上講,人類的語言表述能力是有限的,而宇宙本身是無限的、不可思議的,任何關於宇宙本質的描述都有一個理解的問題。

關於如何理解佛經,釋佛為後世留下了四項原則:「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依法不依人,就是說法比人重要,如果後世有個人說法和佛經中的說法相違背,那麼要以佛所說的為準。因為只有釋迦牟尼佛是全知者,後世的人哪怕修行再高,除非彌勒佛出世,否則都高不過釋迦牟尼佛,正確不過釋迦牟尼佛。那麼彌勒佛出世後呢?彌勒佛出世,那是和釋迦牟尼佛一樣的佛了,當然以佛親口說的為準。在彌勒佛出世前,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佛法是會滅盡的,所以不會有人比法重的情況。

依義不依語,也就是說人的語言有多種意義,不能光看字面意義,而要分析具體意義。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即要依了生死的意義,而不依不能了生死的意義。

依智不依識,是強調根本智慧。一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而佛法是無限的,佛法是只有以智慧才能理解,而不是見識可能瞭解的。

以上是專門針對深入經藏的佛學研究者來說的,如果你不是一個專門的佛學研究者,那麼我的建議是:讀上面提到的十部佛經,讀本書作為輔助,按照佛經和本書的論述學習佛法。

現在有些學者,不是深入研究佛法,卻喜歡考證佛經的真偽,老喜歡說一些佛經是偽經,矛頭首先集中在上面提到的《楞嚴經》上。

從神性角度講,《楞嚴經》主要是後面關於修行中要注意避免「五十陰魔」的論述破魔破得太厲害,因此最為邪魔歪道所憎恨,於是就竭力想要把它說成是偽經,弄得沒人信,也就沒威力了。

說《楞嚴經》是偽經的理由沒一個是有價值的。本書因為不偏重考古或歷史研究,所以也就不多論述了,讀者可以自己去看經書,再和其他經書相比較,問問自己的感覺。總之我要強調的是:只要是信佛的人,就要相信《楞嚴經》是真經,說《楞嚴經》是偽經的人,或者本身是邪魔歪道,或者是受邪魔歪道影響。

美國萬佛聖城的宣化上人曾經在一次宣講《楞嚴經》的時候當眾發誓肯定《楞嚴經》是真經,說如果《楞嚴經》是偽經,寧可下地獄。宣化上人出生時有阿彌陀佛的光,並且異香滿室;在世時修行極高有大神通力,並得虛雲老和尚印證為禪宗自迦葉尊者以降第48代祖師;圓寂後瑞相重重,並且燒出了很多舍利。

其他還有說《地藏經》、《妙法蓮華經》等是偽經的,但謗這兩經罪業非常大,尤其是謗《妙法蓮華經》,等於斷人佛道,要下最深重的無間地獄的;而《地藏經》是專門救人出地獄的,謗這經,等於自己毀掉下地獄而獲救的可能性。並不是說地藏王菩薩本身因為一個人謗祂而不肯救他,而是一個人謗經樹了很大的業障,別人想救他也救不出來。

《楞嚴經》只說了傳播本經會有極大功德,但並未說謗本經會遭大罪報,可能也是邪魔歪道肆無忌憚誹謗本經的原因。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本經就是真經,如是偽造,當然也一定會像很多其他經書一樣預言謗經者的罪報。

需要指出的是未說罪報並不意味著沒有罪報,只要譭謗佛法都有罪。傳播《楞嚴經》的功德是極大的,相應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誹謗《楞嚴經》的罪過也是極大的。

對於這類誹謗佛經的行為,佛教徒絕對不可姑息,因為現在我們學習佛法,唯一的就是通過佛經,佛經沒有了佛法也就沒有了。譭謗佛經就是最直接和最徹底的毀滅佛法的行為。是絕對不可容忍的。

我的考慮是凡是說某部大乘三藏經典是偽經的大乘佛教僧侶,不管他是誰,均應要求其悔改,否則立刻清除出僧侶隊伍。至於在家的佛教徒如果說某經是偽經,那他立刻就不是佛教徒了,至少大乘佛教僧侶團絕不承認一個說某部三藏經典是偽經的人是大乘佛教徒。

如果有基督教的人說《聖經》是偽經,或者伊斯蘭教的人說《古蘭經》是偽經,結果會怎麼樣呢?那恐怕更不得了了。至少也是趕出去。因為誰都知道這是最大的毀教行為。

如果容忍一個說某部三藏經典是偽經的人呆在佛教僧侶隊伍裏,因為他披著僧侶的外衣,向外面的人譭謗佛經,更容易讓外面的人相信,危害非常大,所以這樣的人不管是誰一定得徹底清除出去。

至於外面的人提出種種關於偽經的論爭,我考慮的對策是無視之,專注自己的傳教工作,讓他們的論爭自動作廢,影響小到最少。否則若跟他們爭辯,一來吸引更多人,二來他們勢必不斷造罪,對他們來說也不好。要他們改正最好私下進行。並且不要懷瞋恨之心,也不要懷爭強好勝之心。要知道這些譭謗佛經的人即使真是魔王轉世,他也是眾生之一,何況有的人可能只是愛標新立異故作驚人之語而已,對這些人主要要向他們講清謗法的大惡報,讓他們懺悔並傳播真經以消除罪業。

有些修習小乘佛教的僧侶認為大乘經典非佛說,則是出於部分小乘佛教的教法傳統的緣故。大乘修行者不要去與之爭,避免其誹謗大乘。我們自己則可絕對相信大乘是佛所說,並且是佛教的最高真理。

小乘佛教只教人修到阿羅漢果位,但你若是問小乘佛教的僧侶如何修成佛,他們是答不出的。如果小乘佛教就是佛教的全部,那佛從哪兒來呢?所以小乘佛教絕對不是佛法的全部,教人修行成佛的大乘佛教才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佛教其實只有一乘,也就是佛乘,小乘只是一個方便教法。

總之皈依法就是相信佛經中所傳載的佛法,並進而開始修證佛法。

皈依僧

皈依僧也是為了成就佛道。佛在世的時候當然以佛為首,佛涅槃了就是以僧眾為首了。最初限於技術原因佛經未大量刊印,佛法主要以僧眾口頭傳播為主,也只有皈依僧才能修行佛道。比如像把佛經結集傳承下來的阿難尊者、迦葉尊者,將大量佛經翻譯成漢語的鳩摩羅什、玄奘法師,將佛教在美國大力傳播的宣化上人等都是僧。沒有這些僧佛法的傳承是不可能的。

從法理上講,真正三皈依中的「僧寶」,也就是「常住十方」的僧,應是指已超出三界的大阿羅漢。因為只有這些聖僧才稱得上是如如不動的「常住」,能感應到你的皈依。只是現在已到了末法時代,得大阿羅漢果的僧人估計是少之又少了,所以大家為了學法,對僧人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只要是持戒清淨,有一定修行和證悟,深入經藏,能講正法的僧人,都可認之為「僧寶」。

現代人知識面廣,受教育程度高,理解力強,所以我們現在主張人可以直接與佛、菩薩溝通,直接通過研讀佛經修習佛法,而不一定要通過僧來信佛修佛。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找得有道的僧侶,至心皈依修習佛法,卻可能事半功倍、大大有益。

「僧」的本意是「清淨」,因此最初凡是心地清淨的人聚在一起,就叫做僧團。這個僧團不一定非得是出家人,在家人是一樣的。當然在家人因為有不淨行(即使夫妻間做愛也屬不淨的),通常稱不上僧。

當然若是光持戒清淨,卻缺乏正知正見,那也當不了導師。相對而言,雖破戒,但有修行,有正知正見,也仍可為人天之師。比如著名譯經人鳩摩羅什,他就是破淫戒的,但這並不影響他所譯的佛經的準確性。

鳩摩羅什是五代時西域龜茲人,後被當時的姚秦王朝請到內地,翻譯了很多佛經,包括著名的《金剛經》、《妙法蓮華經》、《阿彌陀經》等,他圓寂前預言道:「若我所譯的經,所傳無謬,死後將我焚化,舌不焦爛。」圓寂後,眾弟子將他遺體火化,大火滅後,全身皆成灰燼,從灰燼中果然找出燒而不化的舌頭,堅硬如鐵,擲地有聲。當時姚秦的皇帝因為希望他留下「法統」,特意安排他和不少美女住在一起,所以他是有女人的。不過鳩摩羅什是修行非常高的僧人了,初修佛者不可學,據傳他當時把一把鋼針吞進肚子裏去,然後對別人說:「如果你也能像我一樣把鋼針吞進肚裏而沒什麼事,就能學我的樣。」

最好的僧侶,當然是既持戒清淨、又有高深的修為、又佛理精深善於講法。持戒清淨,即可為他人之福田,宜受人供養。並且持戒也是修行的基礎。缺乏持戒,雖也可能有很高修為,但困難,而且,終究達不到最高境界。修行主要是提升自身,把自己給度了,並且為了瞭解佛理自身的修行很大程度上也是必須的,你達到那個境界你才比較有能力教人修到那個境界。當然也不排除有的人聽了你的講法後自己悟道了,但作為自身來看,總是修行越高越好。講授佛法呢,則可以視為僧侶的主要工作。因為光持戒、修行,雖然可成為他人的福田僧,但從今世的行為來看,卻是光受他人布施,自己沒有布施了,而修行佛道的六度萬行,第一條就是要布施,那怎麼布施?對於僧侶來講,就是講授佛法,施行「法施」。

對於大眾來講,最好的僧侶是既能深入淺出的講授佛法,又修行高深,有天眼通、宿命通等神通力,能勘察因緣、幫助眾生消災祈福、指點迷津,並且教導弟子進行佛道修行的。至於其是否持戒,則沒必要關心。對不清楚其持戒清淨與否的僧侶,要認為其就是清淨僧侶。對已確認破戒的僧侶,可敬而遠之,但不宜指責其過失。因為佛門戒律的本質是一種自律,僧侶破戒,那是他自己的問題,他自身的修行降低,或者後世的福報降低,乃至可能的墮入地獄等,但畢竟只要在世俗的層面上與你無關(比如他破淫戒的對像不是你老婆),那你就沒必要去說他。當然,如果你是懷著公正慈悲之心、或者維護佛門清譽之心希望他改正而說他是可以的,但若是懷著貶低或瞋恨之心,即使說的是事實談不上誹謗,也總是不太好,對自己也無益。並且這個勸說也不宜多,不要超過三次。

對於僧侶自身來講,最重要的是持戒。你不修行沒關係,不會說法也沒關係,但你不能不持戒。你不持戒,那和外面的人有什麼區別?而且受戒而不持戒,是非常糟糕的,按照宣化上人的說法,要「罪加三等」。

當然若是光持戒,但不修行、不學法,那等於是虛度生命,也沒什麼意思。持戒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修行,所以這麼看來,修行好但稍微破點戒,還是比持戒好但修行不及的僧人更有價值。

外界不可懲罰破戒僧侶。除非他破戒的同時又犯了世俗的法律,那麼外界可以因為他犯了世俗的法律而按世俗的法律懲罰他,而不可因為破佛門戒律而懲罰他。具體的,比如說,如果一個僧人殺人了,那麼世俗之人可按世俗的殺人罪判刑,至於他是否破了僧戒,世俗之人毫不關心。而如果一個僧人睡了別人老婆,雖然也犯佛門重戒,但只要雙方自願,也即沒犯世俗的法律,就不可懲罰之。至於佛門的懲罰,一般應是不允許其出寺廟一段時間,或者關禁閉一段時間,而不可有任何肉刑。

釋迦牟尼佛快去世時阿難問如何對付惡性比丘(比丘即僧侶),釋佛回答說「默而摒之」,所以佛門對惡性僧侶最大的懲罰應是趕其出佛門,而絕不可有任何肉刑。前面說的關禁閉,那是在他還想要留在佛門的情況下,如其不想留在佛門,則應任其自由離開。

這些與當前世俗的法律實踐是相容的。只是因為以前有法律懲罰破戒僧侶的問題,所以這兒簡單提一下,理清世俗法律和佛門戒律的基本關係。

最不可原諒的僧侶是披著僧袍卻盡說些歪理邪說的,這樣的僧侶,不管是否持戒或修行如何,只要其不改正,應該立刻清除出去,以免禍害眾生。

如何判斷歪理邪說?主要是要對照佛經。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寺廟裏的僧侶是學佛和修佛的專業人員,一般人能判斷其真假。那麼主要可看其持戒情況,以及其是否貪財、貪享受、好名利等。

僧侶呢,主要是要吃得好就行了,不該貪財。素食的主要缺點是蛋白質含量低,但可多吃富含蛋白質大豆類食品彌補,比如豆漿、豆腐等。多吃素有利於消化,不易生病,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正如佛教的宇宙觀是精神和物質合一的,佛教的戒律其實也是身心兼修的。如果吃素、持戒、修行,那身體肯定好,但如果光吃素,卻不斷淫,也不修行,那身體多半跨掉,更別提精神層次的提高了。

吃好了,就要修行,或者學法,或者講法。除了這幾件事,其他事情最好沒有,或者越少越好。現在寺廟一般都香火旺得很,僧人們很少有吃不飽肚子的,社會也穩定,可以說,正是修行的良好環境。

現在國內的僧人好像習慣於呆在寺廟裏,慢慢下去寺廟恐怕得蛻變成一個個經營旅遊景點的贏利機構。寺廟應該成為講經說法、傳播佛教的中心。有能力的僧侶應該多出來弘法。僧侶不弘法,拿世俗的眼光看來,等於是工人不做工、農民不種地、教師不教書,未能完成本職工作,是不合格的。

從超世俗的角度看,如果不出來弘法,那麼僧侶只要能持戒、修行,也算做到了。但如果既不出來弘法,又不能自己持戒、修行,就完全不合格了。

現在持戒清淨、精進修行、法理深厚、能教化眾生的僧人少了,所以也尤為珍貴,大家以後若碰上這樣的僧人,要至心學習、多多請教。當然無論對什麼樣的僧人都要敬重。但若要論到學法,就要跟這樣的僧人學。

另外,判斷某個人是否是可以向其皈依、學法的僧人時,不能光看神通力。有的人通了魔,或者通了些鬼怪,乃至動物仙什麼的,也有一些常人眼中的神通,那你若是跟了這樣的人,就往往遠離佛道了,基本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除了極少數也可能是真想教你修行的以外,大多數就是被騙財騙色的結果。看一個僧人主要要看其持戒程度、佛法理論、以及作為常人表現出來的品行,有沒有神通是完全次要的。

密宗的傳承尤其重視皈依僧,可以說他們是把僧看得比釋迦牟尼佛祖還重的,弟子要極端崇拜上師,才能得到大的成就。這是他們修行的特色。這種情況下,選擇上師尤為重要。具體的,在皈依上師前要認真的觀察上師,首先要看其言說是否真正的合佛理;其次看其戒律德行如何;再次看他傳承,比如這位上師的前世是哪一位活佛,誰認證的,上師的上師是誰,上師的其他弟子修行如何,等等;最後也可以看看他是否有神通,藏密是講究修行的,有成就者往往會有一定的神通。觀察的時間,我的建議是最好至少要三個月,確定了以後,再皈依。藏密宗師蓮花生大士的說法是觀察期要幾年,更為慎重。只是現代人生活節奏加快了,所以我這兒取三個月的詳細觀察。皈依了以後呢,就要對上師生起絕對的信心,全心全意的按照上師的教導修行。

相對而言我還是比較主張大家修淨土,或者學禪宗。修密宗,關鍵是它的修行要把上師看得特別重,比前面的佛、法都重,如果這位上師確實是皈依佛、教授正法、並且在自身以後的修行中絕對不會出偏,那當然很好,至心跟這位上師修習,可能很快就有較大成就,而如果不是,你就可能倒大黴。釋迦牟尼佛有言「依法不依人」。以前藏地的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夠,難以學法辨法,那也只有讓他依人,對上師生起絕對的崇拜,才好修行,這可以說是方便的教化方式。但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這又類似大賭博,贏是大贏,輸則大輸。修淨土,主要是一心念「阿彌陀佛」,再怎麼樣也不會倒楣,而若成就了,也是大贏,人在淨土中感受的快樂不亞於無漏阿羅漢所感受的快樂,時間也是無量無邊的長。

修禪宗則是要自己修成阿羅漢,乃至修成佛,適合大根器的人,在我們這個時代,要即身成就也許較為困難一些。但是修禪宗比較有意思,當中的禪定修行,可能經歷各種境界,既比較有樂趣,也容易增強信心,而且禪定修行對調節身心也很好。

以上就是皈依僧的主要內容和要注意的地方。

第七章 佛教的基本教規:居士五戒詳談

初進入佛教的朋友,一方面可能會覺得有些無所適從,不像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有簡明的教義教規容易領受和遵循,以致有宗教卻像沒宗教一樣,未能得到信佛的真實利益;另一方面,對佛教瞭解較多後,又可能會覺得佛教戒律太重,規矩太多,而不敢適從。

本文即依據佛所制定的居士五戒「殺、盜、淫、妄、酒」,針對現代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就此五戒的具體意義和內涵作一廣泛和深入的分析,並給出一個清晰明確的定義,以便廣大佛教徒們能夠自覺領受和遵循,從而進入去惡向善、自利利他的佛門正道。

對於佛教外的人士來說,佛門的居士五戒是釋迦牟尼佛觀察無始以來無量眾生的善惡因緣後給出的人生基本道德行為準則,亦有很大的價值。可以這麼說:佛門的居士五戒「殺、盜、淫、妄、酒」雖然簡單,卻是高於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的。因為光說「仁義」沒用,定義什麼才是「仁義」,什麼才是是非善惡的終極標準才是更根本的。「殺、盜、淫、妄、酒」則正是是非善惡終極標準的基本內容。

現在是「五濁惡世」加「末法時代」,眾生降生到這個時代來,宿世的罪業通常都很重。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向善,就不用信佛修佛了,其實很多善的人,若是對照佛門最基本的「居士五戒」,往往還是遠不夠的。所以尚未皈依佛教的人還是一定要皈依佛教、並盡可能受持五戒、真正做到去惡向善,遠離惡道。

第一節 如何受戒

皈依佛教本身並不意味著立刻就要持戒,但持戒卻是非常有益的行為。

皈依儀式可以自己行或去寺廟行,但受戒則必須要由法師主持儀式授戒了。

現代的受戒比之以前更為自由了。也即居士可以選擇受其中幾條,而不受另外幾條。比如居士可以選擇現在先受殺戒、盜戒,而不受淫戒、酒戒,以後看自己的情況而定,逐步持戒。考慮到戒律的本質是自律,這麼改革是合適的。

有的人看佛門戒律森嚴,就怕了,不想受約束,其實佛教是自由的,佛門戒律本質上是一種自律,你若不守戒,又沒人強迫你守,你怕什麼呢?如果你不守戒律的同時觸犯了世俗的法律,那是世俗法律來懲罰你,又不是佛門戒律來懲罰你。

從神性角度講,受戒後犯戒,則是有可能罪更大一些。比如同樣殺生,不受戒而殺生,就是單純的殺生罪,受戒而殺生,除了殺生罪本身,又多了一條破戒罪。

但這個破戒罪是否惡報很大,我傾向於不這麼認為。到目前為止我還未在佛經中找到破戒罪本身的惡報,倒是釋佛有言:即使破戒比丘,亦可為人天之師。釋佛不希望別人因為比丘破戒而懲罰之。破戒罪也許可歸納入妄語類的破誓約罪,因為它的實質是發了誓沒做到,果報是喪失信用,為諸天善神所不喜。

受戒後,即有戒神守護,破戒後主要是護戒善神跑掉了。宣化上人曾經講過個故事,說有一位老比丘不守戒律,什麼戒律都破了,就是「食不語戒」未破,後來有一天他吃飯時忽然聽有聲音說道:「你能不能把『食不語戒』也破了,好讓我也走掉?」原來受一個戒,就有一個戒神默默守護。但現在這位「食不語戒」的戒神顯然也對這位比丘破其他戒老大不滿,對方還守著這個戒,自己就想跑了。受戒破戒,即在護戒善神面前失了信用,當然是不太好的。

相應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受戒後持戒,那麼得到的功德福利,也比不受戒而持戒大。

所以我的建議是:努力一下能守的戒,就要受,如果是自覺很難守的戒,受了戒後也很容易破,那就先不要受,等覺得可以受了再受。

比如不殺生戒,做到不自己殺生和不指使人殺生,還是比較容易的,那就要受。不邪淫戒,如果你夫妻感情穩定,你也並無婚外戀的想法,那當然也應該受。但如果你正有著婚外情人,除非你打算立刻斬斷關係,否則你還是不要受不邪淫戒得好,因為受了還是會破,反而不美;等到你和婚外情人斷了關係,決心只和婚姻配偶有性關係,再受不邪淫戒。

另外一個可行的方式是,如果受了戒以後想破戒,那就先「捨戒」。比如受了「不偷盜戒」,過後卻碰上個很好的商業機會,非做些行賄等不法行為不可,你又決心要做,那麼就可先去寺廟告訴法師說自己決定捨「不偷盜戒」了。捨戒了以後再做那個事情,就只有行為本身的罪業,而不存在破戒罪了。

捨戒以後還可以再次受戒。不過,居士多次受戒捨戒雖然可以,但總是不太好看。

受戒的居士可以依照受戒數量稱為一戒居士、二戒居士等等,但如果一戒不受,還是不要自稱居士了吧。當然,只要已皈依,自稱是佛教徒則還是可以的。

各條戒律都有很多細節方面的意義,在受戒之前,一定要詳細瞭解一下各項戒律的基本內容。下面我就居士五戒為讀者作一詳細的論述。

第二節 五戒的具體內容

一、不殺生戒

殺戒最基本的是自己不殺和不指使人殺,殺的對像主要是人或動物。

殺業成立要有三個條件,即有殺心,有殺行,被殺著死(或殺傷)。如果你光有殺心,無殺行,這殺心是不好的,但構不成殺業;如果有殺心有殺行,但對方未死傷,也構不成殺業,只是這行為本身是不好的,從戒律角度講,有破戒的意味。如果無殺心,有殺行,導致被殺者死呢?比如像開車,無意間輾死馬路上的一隻螞蟻,那因為你本身只是開車,而並未關心螞蟻的生死,也即無殺心,所以從戒律上講不算破戒。當然我並不是鼓勵人隨便開車壓死螞蟻,還是一定要儘量小心,愛護一切生靈,避免造罪。因為這還是有罪會遭惡報的,只是很小而已,比如被人無意間踩一腳什麼的。

殺戒包括傷害人或動物的一切攻擊行為。因為這些行為都會造成很大的瞋恨,並且也為諸佛菩薩一切善神所不喜。比如如果你未殺人,但你把人打殘廢了,乃至把人弄癱瘓,或者弄瞎,或者毀容,那這些行為,依據其程度,罪業可能比殺人還要重,因為這些情況下對方受的苦,以及對你的瞋恨,可能比殺了他還要大。考慮到連辱罵別人也可能遭大惡報,為佛門戒律所不允許,所以傷害行為更是戒律所不允許的。

這個殺包括用武器殺、用毒藥殺等看得見的殺,也包括用符咒、誅法等隱秘的方式殺。後者屬於神秘領域的事物,通常不為人知,但確實存在。比如《密勒日巴尊者傳》中就曾提到西藏有用誅法殺人的事情;內地也有以符咒殺人的法術。遭誅法可能是意外災難而死;遭符咒則可能是突然生病而死。不過現在這種事情應該是非常少了。如果碰上,世俗的法律很顯然會因為缺乏證據而難以懲治,不過冥冥之中的報應卻將是絲毫不爽的。懂法術的人應該也懂因果,切不可以法術行惡,就算成功的以法術把別人幹掉,並逃脫世俗的懲罰,但仍要遭地獄惡報,結果還是自害害人。

殺人或傷人亦為世俗法所不容,所以這兒理論上我就不多說了,只是分析一些現實中可能碰上的疑難問題。

1,出於正當防衛或集體防衛而殺人,是否可以?

比如1個歹徒劫持了10個人,正要引爆炸彈,這時唯一能阻止他的方法就是一槍把他殺了,這時殺他是否可以?

對此我的分析是:你殺這個人是還有罪業的,這個人,以及他的親人,以及可能的這個人的靈性眷屬,會對你產生瞋恨,乃至報復你;但你救10個人的功德更大,你也得到更多人的祝福,你本著救人的善心出發,也會得到諸佛菩薩及諸天善神的護佑。兩者相較,還是功大於過。

要減少罪業,你最好不要對你殺的這個歹徒本身起瞋恨心,而應持公正心,要確定你只是為了要阻止他殺人而殺他,而不是因為對他本人的恨而殺他,這樣,因為你不是針對他本人,你所遭受的瞋恨應該要小。而你所得到的功德卻一點不會小。

2,如果殺人行為未導致瞋恨,是否會遭相應果報?

這主要出現在病人已經沒救,又受病痛折磨,希望安樂死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確定沒有任何人或神會恨你,那麼應該就不會遭受瞋恨導致的果報,關鍵在於這很難判斷,因為神識的意識邏輯很難為人理解。所以能避免儘量避免。

如果確定是病人自己的願望,親屬本著減少其痛苦的善心,而結束其生命,原則上還是可以的。但為了盡可能的確定其願望的準確,以及避免濫用,施行安樂死要極為慎重。比如說,要有兩個以上醫師簽字確定其病是沒救了,所有病人直系親屬同意,兩名律師和兩名國家公證處官員簽名見證,以及5個以上其他人簽名見證,才能有效。只是這種情況下也可能有問題,諸佛菩薩是全知或接近全知,明瞭因果,可能認同,但諸天善神卻不一定全部瞭解和認同,還是可能認為你造殺人罪,所以這種情況下是否會遭報,我不敢給出確定的回答。

如果陰謀殺害了一個人,被殺人以及其他所有人對你在這個事情中的作用毫不知情,乃至仍把你當朋友,一點也不恨你,這種情況下你會不會遭報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了:神識是全知一切的,就算一個人到死也不知情,他死了以後神識也會知道,諸佛諸神也都知道,所以你罪業一點也不會小。所以不要玩弄世智聰明,要真正的堅守善道。

3,如果一個人犯了罪,根據法律判決,執行死刑,算不算犯殺人戒?

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要牽涉到社會整體綜合分析了。簡而言之,如果是在一個過於嚴刑峻法的國家、時代,乃至偷個麵包都要砍頭什麼的,那麼立這個惡法的人,就要承擔主要罪責。所以立法者切不可立惡法,否則冥冥中可能造很多罪業。

其次如果法制本身適當,但法官量刑有問題,過重,這個法官就要承擔嚴重罪責。我的建議是死刑的判決一定要慎之又慎,能不判死刑就不判死刑,並且一般來說只要不涉及人命或人身重傷就不要判死刑。因為如果只是錢的問題,那錢畢竟是身外之物,不要因為錢而奪人的命。

法制總體還是要以寬容、慈悲為主,以避免對眾生更大的損害為出發點懲治罪惡。因為我們所知道的只是人間看到的事情,而不清楚往世全部因緣,所以人對人,一定要以慈悲為本。一個人造惡,他自當承擔罪業,乃至可能下地獄受無量苦,但人不可給人製造地獄。

如果法制、量刑都適當,那麼我們一般認為,社會給了他應有的公正,如果殺他有什麼罪業,也應由整個社會一起承擔,具體的死刑執行人,我們人類社會認為是無罪的。但從眾生的角度看,則可能還是會遭小惡報。因為諸天神鬼不一定認同這樣的殺人行為,而被殺者,以及其眷屬,還是可能會有瞋恨。

總之,一個人如果可以選擇,最好不要做死刑執行人,就像如果可以選擇,最好不要以屠夫為職業一樣。如果只能做,那麼注意執行的時候要懷無可奈何之心,同時也切不可欺辱犯人,導致犯人將仇恨加於你頭上,而要讓犯人平安離去,否則你遭的惡報可能就大了。

最好給死刑犯有個臨終懺悔的機會,並乃至勸其念念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等,使其往生善處。死刑犯也要慈悲對待。西方基督教國家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處死死刑犯前可以由犯人意願有神甫幫他懺悔,中國是佛教社會,那麼可請和尚幫其懺悔。監獄最好要營造環境讓他懺悔、念佛。這是有大功德的事情。

4,殺自己算不算殺生?

因殺人而業感地獄,主要業緣在於瞋恨,你自己殺自己,自己當然不至於恨自己希望自己下地獄去。不過一般的宗教都是相當反對自殺的,也許當中有神性的因素。

從世俗的角度上看,人到了自殺的地步已經很悲慘了,我們就不要說他惡了。尤其不可懲罰自殺者,除非他自殺時觸犯了其他法律,那是另一回事,不可處罰自殺本身。

你可以自殺,幹嘛不躲進深山老林裏苦行修佛呢?修不成固然一死,修成了不很好麼?回頭看看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佛教高修行人,有時是可能自己捨棄人身的,比如以「三昧真火」自焚。但那是在確定自己可以往生進入比現在更好的狀態的情況下,自己做出的理性抉擇,常人萬萬不可仿效。

所以我的最終結論是不要自殺。如果自殺,我判斷不會有像殺別人那樣大的惡報,但在神性方面亦可能有不好的地方。應避免。

有些想要自殺的人,是遭受某種鬼道類眾生的精神擾亂,表現出來就是一種喜歡自殺的精神類疾病,要治療。這種情況下家屬應竭力避免其自殺。可送寺廟請法師驅走這擾亂人精神的鬼。

5,墮胎是否犯殺戒?

墮胎不但是殺生,而且是殺人重罪。

我以前不瞭解佛教的時候,是支持允許墮胎的,因為我以為胎兒是沒有人的意識的,只有到生下來後才有,那麼沒人的意識就不算人,當然可以墮。但根據佛教的理論,人生命形成除了父母精子卵子結合外,同時還有神識進入,也即是說人的神識在胚胎時就有了,胚胎只是人生命的一個階段,已經是一個人類生命了。

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也非常反對墮胎,理由也是認為這是殺生重罪,顯然這也是基督教聖者的真實觀察。

所以,在胎兒就是個人類生命的情況下,若再去墮他,的確就是殺人重罪了。

而且胎兒和父母通常緣分甚深,殺胎兒的罪業往往比殺一般人更大,是非常重的罪,墮胎者在世遭短命、多病之報,死後墮地獄,故要絕對避免。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本身我是非常贊成的。為了做到完美,主要要加強宣傳教育,加強避孕、節育措施。但萬一懷孕,則不可墮胎。一個人自己墮胎,罪業當然自己承擔,但若是強迫別人墮胎,因為對方是被迫的,罪業自然要由強迫別人墮胎的人承擔。墮胎的醫生,等於做職業殺手,也要承擔重罪業。

6,殺生是不是僅限於人或動物,殺植物是否沒關係?根據佛教理論有六道眾生,殺其他道的眾生,是否也算殺生?

我認為這主要看是否有瞋恨產生。植物本身是無情的,有的植物長得大了,就可能有鬼神類眾生附上,殺植物是破壞了這個鬼神的棲息地,這鬼神當然會對你有意見。

這也同於破壞環境。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如果把這山、這河破壞了,也即破壞了這山神河神的棲息地,也會遭不好的報應。《地藏經》有云:地藏菩薩「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可能就是山神給之的報應。

現在有些城市改造,把河流截彎取直,以向河流爭點地,比如臺北市政府改造淡水河,卻不知河流彎曲通常是好事,截彎取直反而容易水災,或者泥沙污濁淤積影響生態環境,看得見的結果就不好,冥冥之中又會得罪河神遭報應。

人與環境要和諧相處,與六道眾生要和諧相處。

可不可以殺鬼呢?人與鬼處在不同的空間,通常是殺不了鬼的,但有些修行人,用一些符咒法術等,可能結束一個鬼的生命。這就要看具體情況了。如果一個人是懷著惡意,希望滅掉這只鬼,並讓它下地獄去,最後由於他的行為使它下了地獄,那我認為是要遭惡報的;如果一個人並未懷惡意,或者雖然懷著惡意,想要毀滅一隻鬼,結果卻是讓它轉世為人,或者動物,那麼一般來講是好事,因為一般來說鬼與人或動物相比而言是受苦的。如果一個人被一隻鬼纏上,可去寺廟超度,也即讓它往生善處,對人或鬼都是件好事情。

至於殺上界天人,或者說天神,因為人做不到,並且我看也沒有這麼無聊的人,所以我也就不多說了。如果真的有人殺了天人,那麼肯定是要遭比殺人更重的惡報的。因為天人的福德通常比人更大。

如是結束地獄中的生命呢?那是結束它的痛苦,幫它大忙了。

殺生的果報

佛門的戒律,都是自利利他的。戒殺,主要是為了避免遭殺生的惡報,提升自己的福德,澄清自己的身心。

殺生的果報是在世時多病、多災、短命、少孩,死後則易下地獄受大苦。但不同的殺生可能有不同的果報。比如殺一個人比起殺一隻猴,罪業就可能重很多倍。

殺不同的人,罪報輕重也可能不同。我的分析認為,主要在於被殺者的福德大小如何,以及與你的恩怨因緣關係如何。

比如殺父母,父母是與你有恩,並且有深緣的人,並且人的肉身中有深刻的父母基因遺傳,殺父母人自身的生命能量就可能消損很大。生命能量消耗過大,就可能感應鐵獄,也即最底層的無間獄了。

人間福德最大的是佛,那出佛身血就是要下無間獄的五逆重罪。

阿羅漢是也是福德很大的,所以殺阿羅漢也是要下無間獄的五逆重罪。

據說古印度就有阿羅漢被殺的事情。當時有位國王非常憎恨佛教,殺了一位證阿羅漢果的僧人,結果這僧人流出來的是白血,而國王的右臂立刻斷了,七天後就死了。

中國也有禪宗二祖慧可被殺,白血沖天的故事。這個故事當中,是附近人當他是妖怪,然後當時的國王就派人來看他是不是妖怪,修行到大阿羅漢的程度,其實肉身的生死根本就無所謂了,據說二祖也不辯駁,就認了自己是妖怪,讓人砍了他的頭,結果白血沖天。

這人血怎麼會變白呢?其實這也是修煉的一個結果,和有的高僧去世後會燒出舍利是一個道理。道家修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煉到了最後一步,血也會變白,整個人就是純陽之體了。

在中國的這個故事中,這位國王倒不是恨佛教的,他殺二祖本身只是聽人說以為其是妖怪,也就是說他想殺的是妖怪,聽說殺錯了後立刻懺悔,自己和很多人皈依了佛教,所以這位國王不至於有太大的罪。

中國史書中不時有記載,殺某些特定的人,或者某些特定的人死,天象有某種變化,說明殺不同的人,神性方面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聖經》「創世紀」中也有「若殺該隱,遭報七倍;殺拉麥,必遭報七十七倍。」的句子,說明殺不同的人遭報是可能不一樣。

殺有福德的人,為什麼遭報可能很大呢?一種解釋是因為有福德的人,人若殺了他,損害了他那麼大的福德,當然也該付出相應的代價;另一種解釋是福德大、能量高的人,瞋恨的力量也大,或者就算他自己不瞋恨你,遭諸天善神的瞋恨也大,遭的報也就更大。

損害福德大的人,遭的惡報也大,那麼利益福德大的人,是否得的好報也大呢?是這樣的。《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有云:「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這兒指出殺人可能有不同的果報,尤其不可殺有福德的人,並不是說殺人前應該挑挑揀揀,有福德的不能殺沒福德的能殺,其實人都是很有福德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都不可殺。而且,人通常也無法判斷一個人福德大小如何,就算是一個乞丐,他也未必比一個富人做的惡更多,他的福德未必就比一個富人小,乃至有些佛菩薩化身來到世間,往往就是化身為乞丐。所以結論還是任何人都不能殺。

另外,指出人有德行福報的大小,並不是主張人與人不平等。人與人之間,天賦、才能、福德是可能不平等,但人類的制度卻應該平等。

另外就是往世因緣。比如有的人仇恨一個人,乃至殺了那個人,是因為對方前世殺過他,他今世對對方莫名其妙就很恨,最終殺了對方;或者有的人,殺的是自己的殺父仇人。那這種情況下,因為是報仇,可以說,有一定的合理性,罪業應該是要小的。但是不是沒罪,不會遭惡報,我認為很難說。就單純的世俗角度來看,結果也通常都是冤冤相報,即在世俗角度看就可能遭惡報。要論宿世因果,就算人有一定的宿命通,看到前世因果,前世對方殺了自己,但是再前世呢?再再前世呢?再再再前世呢?你怎麼知道前世對方殺你不是因為前前世你殺對方的緣故?所以知道三世因果就更應堅守善道,才能無咎。

即使確定對方欠了你,從因果報應角度講,你有權力仇恨和報復,但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放下仇恨不報復,那麼你這個報復的權力,就能轉化為功德,對你自身非常有利。

總之瞋恨是自害害人,忍辱、寬容是自利利他。明白了這一切,如何抉擇,我想對於聰明人來說是不言自明的。

殺不同的動物,罪報也可能各不相同。

在妙法老和尚的一個故事中,有個人老是頭痛,妙法老和尚說那是因為他以前偷竊並殺了只大公雞,那大公雞是只雞王,所以其人遭報特別重。

一般大動物,或者活得長的動物,或者與人親近,較通人性的動物,就可能靈性大一點,能量大一點。

殺野生動物是很不好的。殺不同野生動物可能遭不同果報。根據藏密宗師蓮花生大士的論述:「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歸天、魔、龍、妖、獨角羅剎、人與非人所有。

其中獅子、大象、龍三種是天人的牲畜,如果殺了它們就會冒犯天人,於是天人會損害人的氣息,使人健忘、器官衰退、喪失記憶、不知呼吸、氣淤口中、命風滅盡導致突然死亡。後世需要償還五百次性命,再轉生到嚎叫地獄,人間十二億年中不得解脫。

馬熊、狼、豺三種是魔的牲畜,獵殺它們必將激怒惡魔,魔損害人的心臟,殺生者的子孫七代都上了魔的黑名單,罹患不可救藥的瘋病而死,有些因腦溢血而亡;有些因心情悲傷而自盡;有些則是骨肉相殘,血腥屠殺而斃命。他們後世要償五百次生命,最終還要墮入眾合地獄,人間十七億年中不得解脫。

雪鹿、猞猁、岩羊三者是妖精的牲畜,捕殺它們的人就必然被妖精盯上。妖類集中精力危害孕婦與孩子的生命。他們中有些感受斷子絕後的痛苦,婦女不生育後代;有些被奪去胎兒的性命;有些胎兒無法產出,結果母子一同慘死;有些雖然降生下來,卻也是無法醫治的盲聾啞殘廢人,並且不久便離開人世。後世要償還五百次性命,之後又轉生到劍葉林地獄,人間一億年中無有解脫之時。

魚、毒蛇、蛇三者是龍的牲畜,殺害它們的人就成了惡魔龍擒拿的物件。龍類損害他們的皮膚與血液,令他們皮間生皰後不時彌漫水皰,被病苦長期折磨而死;有些人血管中有毒蟲在動,身體扭曲,張口瞪眼而死;有些人頭髮、眉毛脫落,活著時一根根斷掉,得麻風病後被人逐出人群,痛苦不堪而死。後世墮入裂如青蓮花地獄中,需要在此住十六億年,還要償還五百次生命。還命債在墮地獄前還是在其後不一定。

虎、豹、鹿三者是星曜的牲畜,殺了它們必將觸犯星曜。曜類便損害他們的脈,使這些人脈道中的氣血紊亂,不能動彈,最終眼珠陷入顱內而死;有些右上身扭曲,四肢僵硬並遭受盲啞等痛苦而亡;有些人著黑紅惡魔,突然中毒,栽倒在地,一命嗚呼。後世還完五百次命債後還要轉生到屍糞泥地獄,人間十九億年中不得解脫。

狐狸、猴子、獐子三種野生動物是獨角羅剎的牲畜,殺了它們必會激怒獨角羅剎,這些人也就上了獨角羅剎的黑名單。羅剎進行內外損害,挑撥離間,引起混亂,造成同胞兵戈相見,互相殘殺而死。有些人的妻子心中入魔,從早到晚爭吵不休,夫妻成仇,最後自盡身亡;有些人雖然無罪卻被誣告陷害不守王法,以致痛苦而死;有些人苦口婆心教育孩子,他們卻執拗不聽,最後觸犯法律,父子親友一同慘死獄中。後世轉生黑繩地獄,人間十五億年不得解脫,還需要償還五百次性命。

羚羊、穴熊、山兔是鬼王的牲畜,殺害它們便會激怒非人鬼王,散佈四大紊亂之災。非天鬼王危害人們的牲畜與受用,造成房屋失火,地震,田地、房屋沉陷。山崩時,牲畜、田地、房屋壓在下面,最後那些人饑餓而死;有些人慘遭盜賊、怨敵以及暴風洪水的威脅,悲痛不已;有些人農田遭遇銹病、霜凍、雹打,牲畜染上嗆咳、牛瘟、霍爾病,使得受用一無所剩,不得不向他人乞討,而且所討之食也成了死緣。後世還五百次命債後又轉生到無門鐵室地獄,人間十億年不得解脫。」

馬、牛、羊、豬等是人類的牲畜。但野生的馬、牛、羊、豬等也不能去殺。根據我的分析,如果是人養的豬、牛、羊等,因為是人養的,也算給了它恩,那麼讓它回報些肉,雖也有殺生罪,但罪報應該不及殺野生動物。

總之現代人蓄養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就不應殺野生動物了。除非是情勢所逼為了填飽肚子。至於為了奢侈品(如獵取毛皮賣錢)、或者為了娛樂(如打獵、釣魚)而殺,則應絕對避免,否則人世間的小小享受絕對抵不過因此而遭的大重惡報。

食肉問題

佛教徒生活中給人的最大印象大概是吃素。有的人修佛,為示謙虛,不說自己修佛,只說自己是吃齋的,顯然是把吃齋看成是修佛的主要內容之一了。

不過,根據我的判斷,居士五戒中的殺戒主要指自己不殺和不因自己而殺,而不包括必須吃素。

只是吃肉無形中確是參與殺生的,而吃素是有很大好處的。所以受殺戒時也可考慮是否從此開始吃素,這樣持的殺戒就更純淨和徹底了。

吃素的好處是第一對身體好,長期吃素身體可得到全面的調整,少病痛,身心舒暢;第二無惡業積聚,這一方面也將反映在對身體的好處上,另一方面也反映在生活中其他事情上。

前面已經講到,素食與肉食相比的主要缺點是蛋白質含量較低,對治方法是可以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大豆類食品(蛋白質含量約等同肉類),如豆漿、豆腐等。

另外素食品大多不含維生素B12,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紅血球病變,造成惡性貧血。紫菜等海草類植物中含有維生素B12。

其他,長期吃素者較易缺乏鐵、維生素D、鈣,這些同樣可多吃豆製品彌補。

總之各種素食,加豆製品,是可以構成營養食譜了。

如果還擔心營養不夠,可加吃點牛奶。因為取牛奶談不上殺生,人喂牛食,牛供人奶,也算正常。牛奶的營養是相當豐富和全面的,如果實行奶素,當更不會有營養不良的過患。

燕窩之類動物副產品則傷生了,可能附帶燕子的很大仇恨,不可吃。

在吃長素的過程中,最初一段時間身體有可能會衰弱,乃至可能會有些病,這是因為身體各部分機能尤其消化系統因素食而作調整引起的,過了這段時間身體適應後,體質就會明顯增強,因為吃素營養易消化,少毒害,除了宿世惡業而致外,很難再生病,即使有宿世惡業,也很可能因吃素功德而漸消滅。前面這段身體不適應期,也可看做消業期。

長吃素以後若碰上肉食,反而會倒胃口,吃下去會拉肚子,這個時候就算吃肉沒有罪業你都不肯吃。

如果一時下不了決心長吃素,那麼可逐漸減少肉食,並且吃的肉食必須要是五淨肉。即不見其殺、不聞其殺、非為我殺、自死、鳥殘。

不見其殺、不聞其殺,即沒有看見殺動物的場景,沒有聽見殺動物的聲音。

非為我殺,即這個動物不是特意為你殺的。比如某家為招待你這客人特意想為你殺只雞,那這時要趕緊阻止。我聽說有個故事,就是講有個人到人家去做客,阻止主人殺雞招待他,結果當晚睡覺的時候就覺得有雞啄頭,起來查看,房梁上掛的一重物正砸在他原先頭睡著的地方,等於救了他一命。所以放生的好報有可能很快的。

現代超市里買的肉,一般可以看做是「非為我殺」的。因為誰也不知道你會不會去買,屠夫殺,只是想賣錢,至於誰吃,他是不關心的。

大家可存著這樣的心:如果沒人殺,全世界沒有肉食品業,那很好,不吃肉;有人殺,有肉食品業,你客觀上也沒有阻止的能力,那麼偶爾吃點淨肉,應該也不至於太傷大雅。

自死,就是自己死的,比如老死、病死、或者森林大火自己燒死、被雷劈死等等;鳥殘,即是被其他動物殺死的。這兩種死因與人無關,故對人來說也屬淨肉。

其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不要吃野生動物的肉。要吃只吃人養的動物的肉。理由上面已經提到了,野生動物它不屬於人的,不欠人的,人吃了遭罪大。

第二是不要吃骨髓、神經、內臟等部位,這些蘊含的生命靈性因素可能比肉更多,吃之受的惡業也可能更多。要吃就單純吃點肉。

第三是注意少殺生。比如魚籽,一勺魚籽就是很多生命,營養也許只不過相當於一塊肉,而造的惡業卻可能大很多,吃之大不合算。《地藏經》中講到一位下地獄的光目女母,特別提到其「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復倍。」魚籽吃太多,可能是其下地獄的主因。

第四是要熟吃不要生吃。這一方面是為了衛生,一方面也有減少惡業的意義。《聖經》有提到耶和華與人立約不吃生肉。佛經中也提到有一位國王愛吃血肉死後下地獄受大苦,阿難尊者看後不忍最後設法救了他的故事。生吃血肉受的惡業顯然比熟吃大。

第五是注意屠宰方式。若屠宰時很人道,很快,動物受沒過多痛苦,那麼其肉中積聚的惡業就小。因為動物被屠宰時又怕、又恨、又痛苦,體內就可能分泌毒素,人吃下去就容易生病。

人最好不要從事屠夫、或經營屠宰場這種惡業太重的行業。因為動物沒什麼智慧,要恨首先是恨殺它的人,而不是恨那些拐了七八道彎的最終消費者。再怎麼樣,沒屠宰者操刀它就不會死,屠宰者受的惡業最大。而且事實上,屠宰者也是通過屠宰賺錢的。雖說屠宰下的肉多半是給了別人,但畢竟沒人逼他屠宰啊。所以我分析認為屠夫是要承擔殺生的很大一部分罪業的。而且現在的屠夫往往是專業化的,殺生多,有的機械化屠宰場,成批量殺很多很多,所造罪業不堪設想,一是下地獄受無量苦,二是過後還要很多世變成被屠宰的動物……

所以這兒再奉勸一下做屠夫,或開屠宰場的,最好趕緊改行,並且至心懺悔,放生消罪。

如果沒人做屠夫了呢?那很好,正好大家都吃素嘛!

若是退而求其次,那麼正在做屠夫、經營屠宰場的,屠宰的時候一定要人道屠宰,快捷迅速,盡可能的減少被屠宰動物的痛苦。

人道屠宰的屠宰場,如果成本因之變高,可以宣傳出去,是人道屠宰的,其肉製品惡業小,價錢可賣得更高一些。消費者在想買肉時也要買人道屠宰場出來的肉,避免買不人道屠宰場出來的肉。

注意我這可不是鼓勵人買肉吃肉,而是在人不能一下就戒肉的情況下,鼓勵人逐步戒肉。

縱上所述,受不殺生戒意味著:

1,不殺人、傷人或參與、指使殺人、傷人;正當防衛、集體防衛等特殊情況除外,這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第一條外加不殺生、傷生,只食五淨肉;

3,以上兩條外加不食所有葷腥,但牛奶可食。

4,第二條加純素食。

一般受不殺生戒應受到第2至第4項。

如何消除殺業

消除殺業,除了至心懺悔外,放生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殺生的罪業很大,相應的放生的功德也很大。《大智度論》中有云:「諸餘罪中,殺生第一;諸功德中,放生第一。」殺生的果報是在世時多病、多災、短命、少孩,以及死後易下地獄受大苦,放生的福報,則是消病、消災、長壽,求子得子,消除下地獄的罪報。

要祈求自己或親戚朋友健康長壽,死後免三惡道苦,放生是一個好辦法。所以若是親戚朋友病了,不要多花錢買華而不實的禮品,用省下來的錢放生,對病人和自己都有很大好處。

放生中要注意幾個小問題:

第一是不要讓人知道自己是要放生,導致商家刻意去抓,最好是隨機的到市場上去買些將被宰殺的動物放生。否則如使人刻意抓來再放,流於形式,反而不美。

第二放生時要注意一下被放動物的生存環境。比如魚不要扔到臭水塘裏,不要扔回魚塘,而要扔到乾淨點的、自然的河流裏;烏龜之類也要放到野外去,否則很快可能被抓住;雞、鴨等放了也容易被人抓住,要放生也只有自己養了;也許放生飛鳥最方便,不過市場上很少有賣飛鳥的。如果碰上有賣野生動物的餐廳,要趕緊做功德,自己買下放生,或勸其放生。如發現其中有賣違禁野生動物的,應舉報。如果實在找不到放生的地方,也不要殺之,延長它一段時間壽命也是善事。

第三如果放生是為達到某種具體目的,比如消除以往殺生罪業,或者親人病好、健康長壽等,要說回向詞,比如「此放生功德回向我自己消除我以往殺生罪業」或者「此放生功德回向給我父母使他們健康長壽」等。除此以外,放生時可給被放生的動物念「阿彌陀佛」,替其消除些業障,祝其以後往生善處,這樣放生的功德更大。

除了放生,勸人戒殺、勸人食素,也有消除殺業的大功德,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將挽救很多生命。在此發心勸人戒殺、食素者,應將本文廣宣流布。

五戒中殺生罪業最大,也最容易持,故推薦大家無條件接受。

二、不偷盜戒

不偷盜戒首先是指不可暗偷、明搶。其次,各種非法獲利行為都屬犯偷盜戒,有的甚至比單純的偷盜更嚴重。所以這個戒不一定像看上去那麼容易守,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

1,路上揀到東西,看看周圍無人,就拿回家去,是否犯偷盜戒?

如果是真正的無主之物,取之不犯偷盜戒。但通常情況下,物品不會是真正的無主之物,只是主人一時把它丟在哪兒了。對這樣的物品,最好還是讓它放在那兒,自己在旁邊守著,等主人回來拿。如果等了一段時間沒人來拿,一個選擇是可離開,另一個選擇是可真誠出於想物歸原主又怕自己離開後被別人拿走的原因,先拿走,然後設法尋找物主。如果最終實在找不到物主,最好應上交國庫,否則若是自己用,也可以,但只要知道物主了就應立刻歸還。

至於如果是揀到東西,明知物主是誰而不還,就更是明確的犯偷盜戒了。

揀被認為的無主之物的罪業比直接偷盜小一些,果報是自己容易丟失東西。

2,經營非法行業贏利,比如賣假冒偽劣產品、或者賭博、販毒等,雖不是直接偷盜,亦犯偷盜戒。

賣假冒偽劣產品,則不但犯偷盜戒、妄語戒,而且如果賣的假冒偽劣產品損害到了人的身心,還要承擔損害人的罪責。

比如如果賣的食品,有過量農藥、或者是病肉、或者用了抗生素,或者賣的淨水不淨,這些賣的人都要承擔罪業,貪贓枉法的質檢人員也要承擔罪業。

所有以詐騙行為獲取不義之財均屬不偷盜戒所嚴禁的。

販毒,因為人吸毒不但催跨身體而且死後很可能業感地獄,所以販毒者遭的果報可能極重。

煙草業雖是合法行業,但因吸煙也對人身體非常不好,並且死後也很可能業感地獄,所以也是個極惡劣的行業。這將在下面「不飲酒戒」一段中詳述。

3,偷稅漏稅亦犯偷盜。偷的是很多其他人的錢,損害的是很多其他人的利益。

其罪業大小則要具體分析。如果是過於高稅收的國家時代,稅制本身不合理,乃至有的農民若交了稅自己得餓死,那應該是制定這種不合理稅法的人有罪,而拒不交稅的農民是無罪的。如果稅制正常,那偷稅漏稅當然是偷盜。

4,貪污受賄亦犯偷盜戒。並且這個偷盜往往還伴隨很多其他罪業,所以危害往往更大,果報也會更大。

其罪業大小則也要具體分析。如果一位官員在一件事情上作的貢獻很大,而沒有什麼合理的獎賞,比如努力上了一個很贏利的項目,或者創新的使用了一個很好的策略,以致為國營企業或地方財政獲得了很大的額外收益,比如1億元,而根據政策獎賞卻很少,才10萬元,那麼在這當中為自己撈點,也算有合理性。若不是這種情況,對於大多數貪污腐敗行為而言,都是大偷盜罪。

尤其是有的人因為貪污腐敗而損害他人的利益,比如貪污工程款或收受工程賄賂導致豆腐渣工程,最終害死人命;或者食品檢驗人員貪贓枉法,放行不合格的淨水導致喝的人腎臟受害身體不好,這些罪業都得算在他頭上。

5,在生活中,不偷盜戒涉及的細節很多。

比如:用單位的電話講私事;上班時間做私事;用單位的打印紙列印私人檔等等;這些原則上都屬犯偷盜。當然,屬於小偷盜,給單位一些相應的補償即可。

戒偷盜的根本目的是要讓人少貪欲,以及在人都有貪欲的情況下,讓人們有所自製,追求合理的財富,避免人與人的矛盾衝突,而產生罪業。所以像這種經濟問題,是非常複雜的,都要具體分析,較難以佛法簡單論斷。

世俗法律是他律,講究客觀公正,根據現世可觀測的情況來判斷,並且強調的是一種規則正義;佛門戒律是自律,要根據六道眾生、三世因果的一切因素來判斷,並且強調的是絕對正義(或者說終極正義)。性質不同,我們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

對於真正的佛教修行人來說,要避免在這種複雜的經濟環境中造惡業,就應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堅守善道為根本,不可有任何偷盜行為。

因為任何的偷盜行為,一方面可能受成餓鬼的果報,另一方面,最終還是要還的。所以總是大不合算。正如布施所得的福報,往往大大高於布施的量一樣,偷盜後要還的,也往往比偷盜的量大很多。

尤其不可偷盜寺廟財物。那可能種下地獄之因。《地藏經》有布施佛門,「捨一得萬報」的說法,那如果偷盜佛門財物,要還多少呢?如果不還,就可能下地獄。據說有位高僧修行有成,快開悟的時候,看見空間堆滿鹽巴,後來才明白,是因為以前曾拿寺廟裏的鹽為自己作藥,最後自己出錢還了寺廟很多鹽巴才算了事。

偷盜的果報

偷盜的直接果報是貧困。因為人取了別人的東西,而眾生的神識是全知的,冥冥之中別人還是要你還。《道德經》中有云:「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不予而取,後必償還。所以要先施再得,方合正道。

單從人一生一世看,可能一個人總是騙人、撈取不義之財,卻一生富貴,另一個人老老實實工作生活,卻一生貧窮;但從永恆不滅的眾生神識角度看,一切最終還是要平衡的。

偷盜的死後果報則是成餓鬼。雖然看上去比下地獄要好一點,但也非常痛苦。總是感到肚子很餓,卻又沒食物吃,即使找到食物,食物到口也會化成火,吃不下去。其實鬼不吃也餓不死,之所以感到餓,總想吃,是往日貪心的業障習氣所致。

如果偷盜罪過重,甚至嚴重損害了人,還是要下地獄。偷盜之因是貪,如果貪心過重,可能業感寒冰地獄。

縱上所述,受「不偷盜戒」意味著:

1,不明搶、暗偷;

2,不獲坑蒙拐騙、偷稅漏稅、貪污腐敗、非法行業等所有不當贏利;

如何消除偷盜罪業

消除偷盜罪業,除了至心懺悔外,主要的對治方法是布施。

首先是要把偷盜的財物還給原物主,並求得原諒。如果貪污的是國家人民的財產,我這兒並不強調非得去投案自首。返回財產、投案自首當然是一個方式,但並不是非這個方式不可。第一當然要立刻停止貪污腐敗,第二可多做公益事業,多做對國家人民有益的事情。

我這可不是鼓勵貪污者隱匿罪責逃避法律制裁。因為我這兒講的是佛門戒律,也就是一種自律,所以當然和宣揚遵紀守法不同。

布施,最有益的當然是向佛門寺廟布施。其次是要向窮苦的,需要的人布施。布施佛門,是因為佛門具有無上神性,佛教僧侶通常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那麼我們前面已經知道,利益越有德行的人或神,收益越大。布施窮苦的、需要的人,相對而言給人的利益也就越多,回報自然也就越多。

注意布施佛門,要含恭敬心布施;布施貧困人,要含著慈悲心、平等心布施。千萬不要含著貢高我慢心布施。

其次布施要含著快樂之心布施,不要布施了以後又後悔,反而不美。在這個時代,能布施就已經算可以了,布施的量多量少,一定要看自己樂意,不要勉強。

布施的功德主要在於發心大小,而不在於絕對量。也就是說,一個一生積蓄只有一萬元的人布施一萬元和一生積蓄只有一百萬元的人布施一百萬元相比可能差不了多少。據說釋佛時代有位很窮的人傾其一生積蓄供了燈油,結果第二天白天熄燈的時候燈怎麼都吹不滅,就是因為他發心太大的緣故。

釋佛座下的阿那律尊者,過去有一世是非常貧窮的農夫,自己也吃不飽肚子,但他看到一位辟支佛討不到飯時,想想這位辟支佛更可憐,因為他每七天才出來乞討一次,吃不到得餓七天肚子,就將原先自己要吃的午飯供養給了這位辟支佛。因為這樣的發心就非常難能可貴了,所以當世即獲大富,後感九十一劫天上人間無貧之報,直至遇釋佛出世修成阿羅漢。

辟支佛不是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十方三世佛,要略低一級,簡而言之,就是一種修外道的大覺悟者。十方三世諸佛是自覺覺他的佛,辟支佛則主要還只是自覺,覺行還未具足圓滿,但也屬於聖道中人了。修道的人有可能修到辟支佛,比如李老君可能就達到了辟支佛的層次,所以供養這種人也可能有很好福報的。當然總的來說肯定是供養佛門福報最大。

如果一個人時時以人我平等之心處事,追求最大的眾生利益,那麼碰上這位辟支佛的情況,就很可能做出像那位農夫一樣的有益選擇。因為當時雖雙方都餓,但自己若不吃只餓一頓,對方若不吃得餓7天,所以這一缽飯從眾生整體角度看是給辟支佛吃的獲益比自己吃的獲益大的。

另外,有些聰明人,不要存著先撈錢,以後再向佛門布施消災之想。因為眾佛是全知一切的,眾生的神識也是全知一切的,用偷盜詐騙或者貪污腐敗得來的不淨財物布施,自己的貪心不滅,恐怕根本消不了災,充其量只是幫那些被損害的人積福報,自己也會消點罪而已。而現在撈,以後需要還的,可能大很多很多。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衣食無憂後,就不要再過多追求世俗貪欲的滿足了,而要追求長遠的福報,追求自心本就具足的真正快樂。

阻止他人偷盜、勸人戒偷盜,亦有消除偷盜罪業的大功德。在此發心勸人不偷盜者,應將本文廣宣流布。

三、不邪淫戒

不邪淫戒通常被解釋為不可與婚姻配偶以外的人行淫。簡單的這麼認為,當然是可以的。但從這個戒的本質來看,還有很多細節值得分析。

比如,按照當時當地民風習俗,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是正當的,這種情況下的婚姻關係及性行為,是否算正當?又如,配偶同意、三方均願意的婚外性行為是否算邪淫?又如,婚姻關係中,是否就可以毫無節制,即使過多縱欲也不會遭惡報?又如,很多人一時找不到終生伴侶沒結婚,那麼是不是完全不可以有淫行?

這些都是有實際意義的重要問題,不可回避,必須給出解答。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應該深刻的分析一下:邪淫為什麼不好。或者說,淫為什麼不好。

從單純的人類世界角度看,行淫本身只是利己,而非害人。就算婚外戀,就算多人亂交,就算性變態,就算同性戀,只要參與各方自願,又有什麼不可以呢?至於因之而害到別人,那是害到別人的罪,而不是性行為本身的罪。

比如婚外戀,如果三方同意,是否就可以?或者婚前性行為,只要雙方願意,是否就可以?

對於參與方願意的性行為。唯一可能的過錯是遭別人嫉妒。但我們一般認為嫉妒是錯誤的,不應該受公德保護的。因為人類道德不可能保護嫉妒,不然人類就不可能進步了。別說性行為,任何人過得幸福,別人都可能嫉妒,乃至一個餓著的人看到別人吃碗飯都可能嫉妒,那難道就因此不允許任何人過得幸福,不允許人在餓著的人面前吃飯?所以嫉妒在任何時候都是社會道德所不支持的負面欲望。

如果有的人出於嫉妒欲,比如自己得不到,就希望別人也得不到;或者自己性生活不快樂,就希望別人也性生活不快樂;或者自己沒性生活,就希望別人也沒性生活;甚至有的人自己不禁欲,乃至縱欲,卻敢叫別人禁欲,我說這不叫「禁欲主義」,而叫「禁他人之欲主義」;對於這些出於自利損他的目的而勸人禁欲的言論,我是看都不想看的。

或者有的人勸人戒淫,雖出於善意,但只是人云亦云,說不太清為什麼勸人戒淫,這雖然還算可以,但是不夠的。

我可以很坦白的說,我這篇也是宣揚禁欲、節制的,但我將說出深刻的理由,我的目的是使人在瞭解更多後作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抉擇。

排除嫉妒,性行為,乃至濫交、縱欲,損害的只是人自己的身體。但人損害自己的身體,為什麼就說它惡,乃至可能要受下地獄的惡報呢?而且,從世俗角度看,不是所有性行為都會損害人身體,相反,若是長期無正常性生活倒是反而有害身體。所以如果單考慮身體,比如若是一個月一次,但性交物件不是妻子,當然是犯邪淫戒的,可是,卻又不好在哪兒呢?

至於以性方面的傳染病來勸人禁欲,更不能成為理由。那吃飯還可能傳染疾病呢,幹嘛不禁吃飯啊?幹嘛不說吃飯是罪啊?或者反過來,如果是確定雙方沒病的婚外性行為,是不是就不算邪淫了呢?

總而言之,如果不承認有個神性的世界,單純從人類出發,禁欲主義是不成立的。

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個世界不僅僅有人類生命,而人也並不僅僅就這一生,而在無休止的輪迴之中。性行為對於人輪迴的主體,也即神識而言,有著靈性的損害。

基督教認為一切善惡由他們的上帝定義。上帝說「性原罪」,性就有原罪,也算是自圓其說。不過若是不承認「原罪」的說法,非要問為什麼有罪,他們是答不上來的。

佛陀則簡要講述了為什麼淫不好。也即是說,在菩薩眼裏,人行淫時肉體摩擦之間有大猛火出,菩薩碰上人行淫就避之唯恐不及;人行淫時分泌的體液,在菩薩眼裏,也是極端污穢的。

至於為什麼人的淫行在諸佛菩薩眼裏這麼污穢不堪,我尚未在佛經中找到解釋,只能認為是自然本性的緣故了。

下界的鬼類眾生往往倒是喜歡看人行淫的,還有種鬼專門愛吃人的淫液,人行淫的時候往往就有這種鬼在旁邊守著,等著吃。

如果要作更深的理論解釋,我的分析是:人行淫,會消耗生命靈性能量。這種生命靈性能量非常寶貴。能量降低,人的靈性層次就會降低,也即墮落。

單純從生理上講,人行淫消耗的體能和養料是不多的,主要損害的是生命靈性能量,也即人體的三寶「精、氣、神」。

《楞嚴經》中有根據人情欲輕重、淫心大小,斷其死後易往生何處的論述。

如果一個人情欲過重,整天想著行淫,在世時過度縱欲,生命靈性能量消耗過多,就可能業感鐵獄,即無間獄。可能是神識感受的地核。

稍輕一點的是下一般的有間地獄,當然也是很糟糕的。可能是神識感受的地幔。

再輕一點的是沉下水輪,身成餓鬼。可能是神識感受的海底深溝。

再輕一點的是成畜生。

如果世俗的情欲心和超世俗的思想、靈性之心差不多重,則再轉生為人。

如果情欲心較輕,思想、靈性之心較重,就可能往生天上。

前面已經提到,欲界六天中的天人都有性別,也有性生活和性快感。

欲界六天中離人最近的四天王天中天人,情欲較重,性行為類似於人;再往上的忉利天人情欲就淡泊了,性行為中交換的是氣而不是體液;夜摩天人則好像只親近相抱就行了,而不用交換氣或體液了;兜率陀天則只需要執手相持;化樂天則只要相互多看看或相互微笑;他化自在天則只要相互稍微看看就行了。

如果完全斷了世俗情欲呢?這種情況下要看修不修禪定。如不修禪定,可能往生梵天,即初禪天。如修禪定,看其修到何種程度,分別往生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

如果修到更高,證道了,那就是成羅漢、辟支、菩薩、佛,可超出三界,不入輪迴了。

所以淫戒的本質上是一種有利於自己的自律。如何抉擇,在於個人自身。由於它不是一種損害別人的行為,所以不應該成為世俗法律所否定的對像。

一個人可以勸別人戒淫,或者節制,但出發點應是為了對方靈性增長、長久快樂考慮。如果別人不聽,不可勉強,也不可指責對方。畢竟,淫主要只是損害個人自己而已,一個人損害自己,別人是沒必要說他惡的。

我傾向於稱淫行是「不淨行」,而不稱之為「惡行」。因為在通常的語言中「惡行」得有損害別人的性質,而行淫主要只是不淨。當然如果認為「惡行」包括「不淨行」,或者「不淨行」包括「惡行」也可以,只是個名稱問題。

根據以上分析,即使是婚內性行為,也是消耗精氣神,降低人靈性的,故最好也有所節制。

當然,因為是婚內性行為,兩個人相處,時間長了,性生活通常也不會太過了。所以佛門對居士的不邪淫戒,大致定義為只允許婚內性行為,是相當合適的。

還有一些更嚴格的說法,比如即使是夫妻間性行為也只允許「正常體位」性交,其他各種方式都不可以。對此我未曾在佛經中找到相關依據。相反,避開三道(口、大小便口)的淫行罪業要小。另外,戴避孕套做愛,因為減少淫液的交互,罪業也要小一點。

還有一種說法是認為性行為不能追求性快感,只有為生育而進行的性行為是正當的。這個說法同樣缺乏依據,而且事實上也不太可能。為了生育而性交只是通常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性行為就是為了獲得性快感,說是單純為了生育而性交,通常只是自欺欺人。讓人養成自欺欺人的習慣,沒什麼好處。另一方面,為生育而進行性行為要不要射精?要射精,勢必消耗「精氣神」,也即不可能無損,在諸佛菩薩看來也勢必污穢,並且就算你不想,也不等於就會沒快感。所以結果還是近乎自欺欺人。

不過另一方面,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過於激烈的性行為對靈性的損害是會更大。

還有初一、十五、佛菩薩聖誕日等不可有性行為的說法。這主要應是出於對佛菩薩的恭敬之心而作的勸戒。

還有白天不可行淫的說法。對此我亦未找到充分的論據。但我認為可能是有與夜晚行淫比較而言更不利的因素,能避免則避免。

還有打雷閃電時不可行淫,這是有道理的。

還有在佛菩薩像面前不可行淫,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人既然供了佛菩薩像,就是希望得到佛菩薩的靈性護佑的,人一行淫佛菩薩就遠離了,自然得到的護佑就小了。

至於其他神像呢?那要看這個神的性質。如果是梵天的神,覺得性行為是污穢的,當然不可以。如果是四天王天的神,比如龍神,可能沒什麼關係。

這兒我順便強調一下:在寺廟裏絕對不可行淫。這在《地藏經》裏說得極為嚴重,如果是僧侶在寺廟裏破戒行邪淫,是要下無間獄的重罪,絕對不可。

另外根據上面的分析,因為單純的手淫亦是會消耗精氣神的,亦是污穢的,所以也是一種淫。就居士五戒的「不邪淫戒」而言,手淫當然談不上邪淫,但對修行人而言,手淫的損害也許並不比夫妻間行淫小,故應竭力避免。

出家僧人的不淫戒中,是否包括不可手淫,我尚未見到明確的論說。我的分析則認為是包括的。手淫破淫戒是肯定的,但應該不是一種邪淫重罪。

既然出家修道,就應下大決心,絕對避免手淫等任何形式的淫行,這樣修行才能成就。

修行高了以後,就有可能碰上夢交,但這也是有損修行的。夢交的物件有可能是幻化成漂亮人形的鬼、魔,它們是來吸人精氣的,也有可能是極美的天女,她們可能是因修行人追求並且修行高、身心純淨了後才來的,與之交也是有損的,所以不可放任,更不可追求,

修行達到一定程度後,慢慢就可以不需要淫了。因為修行中得到的快樂感覺,可能比性高潮更加純淨和聖潔美妙,甚至更加強烈和真實持久。達到這種程度,那麼人就寧可追求修行的快樂而不是行淫的快樂。

據說釋佛時代就有一個人,不解的問釋佛說:這樣沒有女人的生活,不是很沒有樂趣麼?釋佛遂將一手撐地,於是那人立刻看到周圍變成了極其美妙的景象,釋佛告訴他:我整天看到的都是這樣的景象,你說我快樂不快樂?那人欣然認同了。

前些日子英國有位佛道修行人就公開說他修行中感受到的快樂比性高潮美妙十倍。

我亦曾經在夢中看到極其美麗壯觀的景象,聽到非常悅耳動聽的音樂,那種快樂聖妙的感覺,的確是比性高潮更為美妙的。當時還未修佛,也未戒淫,只是不太用功的練了練打坐而已。

這有點像吃素,剛開始有困難、不舒服,過了一陣子後,就會感受到吃素的好處了。戒淫當然困難更大,需要的適應時間也更長,但好處則又大很多很多。

這兒我再談個故事。一位修得五神通的僧人,有一次去拜訪一位修得漏盡通的法師,想與他比法。他找到那位法師的時候,看見對方正在煮個很糟糕的食物,他想這麼有名的法師,怎麼吃得這麼差呢?那位法師也不聲響,舀了勺湯給他喝,他一喝,立刻獲得比他以前所有定境中曾得到的感覺更美妙千萬倍的感覺。

在關於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中,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個特點是裏面的人感受到的快樂不亞於無漏阿羅漢。可見無漏阿羅漢是極其快樂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快樂的感覺?因為人的感覺是源於人的自心。人的自心是具足圓滿的,只是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轉,被色身香味觸法等六塵吸引,被貪瞋癡慢疑等負面習氣蒙蔽,把這些客塵消到一定程度,自心的快樂本性就顯露了出來。

那什麼叫無漏?無漏就是無煩惱,具體的一個表現,就是無性欲。性欲就是極大的一種客塵,把性欲消掉,能感受到的快樂就很大很大。

這種無性欲,並不是人精氣神衰弱了以後的無性欲,而是精氣神很強狀態下的無性欲,是要有很高的修行才能達到的。精氣神衰弱下的無性欲,比如人年老了,更年期過了,或者因身體不好而無性欲,或者被閹割了,那是沒東西可以漏,而不是這兒的無漏。

道家修行的基本過程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是要有精氣才能煉的。

所以要想修行有成,最好是趁年輕精氣神旺盛的時候,不然若是到老了再修,雖然只要修就有益,但不容易有太大成就。要想有成,付出的努力也可能需要大很多,比如說,有的修法是要先修到「返老還童」,也即修到又有得可以漏了,再把漏盡掉。

極少數人為了戒淫而閹割自己,雖然為了求道能有這麼大的決心是值得肯定的,但不是正道。《佛說四十二章經》中指出了這種行為是治標不治本。人的淫心,從生理學上來分析,首先是發於頭腦中,比如看到美色、生起愛情,然後腦垂體中分泌激素,至於生殖器則是下一步的事情了。淫物斷了淫心不斷還是沒有用。根據上面的分析,這反而是有害的。所以不要做這種愚癡的行為。

至於故意用種種方法衰弱性能力,比如故意吃得很差、或者故意衰弱體力,根據上面的分析看來也不是正道。主要是避免吃催淫的食物,比如肉類,以及素食中的五辛(即蔥、蒜、韭菜類食物)等。

除了淫行本身對人自身的損害,這個戒淫的根本因素外,不邪淫戒還有其他意義。

婚姻內的淫行,因為有個婚姻儀式,得到周圍人,乃至周圍神的認可,所以罪業要小。相應的,如果是婚外性行為,或者雙方都無婚姻的性行為,不受他人認可,所以罪業要大些。

其次與過多人的性行為,可能對生命靈性的損害更大。也就是說,如果是和一個人做愛十次,比和十個人分別做愛一次,對個人的損害可能更大。為什麼一個男人很多的女人,或者說通常所謂的「淫婦」,人們會說她「賤」、或者「髒」呢?可以說,至少從男人角度來看,如果聽說一個男人很多的女人,是有某種本能會覺得這個女人已經「不值錢」了。其實一個男人很多的女人,她說不定更性感,或者性經驗豐富,性技巧更高,男人與之做愛所得到的性快感也可能更大,身體也洗得乾乾淨淨並且健康得很,沒病沒髒,所謂的「賤」,或者「髒」,是一種靈性的感覺。與這種靈性上較低的物件發生性行為,自己的靈性損失也可能較大。

做愛是要投入強烈的激情的,有體液的交互和靈性的交互。做愛的物件多,這個人的身體和靈性就混亂了,損害是潛在的。所以佛教戒律強調專一,是有很大必要的、也是有深刻意義的。耶酥基督則乾脆禁止離婚:「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對在家人而言可以說是更嚴格的。

當今時代,婚前性行為在各地都屬正常。而且,總的來說,婚前性行為對於建立長久穩定的婚姻關係是有益的。因為性是婚姻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不清楚對方性能力、性愛好、與對方的性生活是否和諧的情況下,就貿然確定婚姻關係,等於在不看合同25%內容的情況下就簽訂商業合同,是盲目的行為。瞭解清楚再建立長久的性關係,是適當的。

所以我們也要承認婚前性行為的合理性。對於未婚的佛教徒,我們主張最好就是乾脆淨修佛道,直到結婚。其次,如果是和戀愛物件以結婚為目的的婚前性行為,我們亦不看做是破了不邪淫戒。至於交往以後發現不合適,那是不合適的問題。佛門戒律是自律,關鍵是要看自己當時是否真心想和對方長相廝守,後來確實因為不合適再分手,而不是一開始就存著短期玩玩之心。

破不邪淫戒的性行為是:

雙方都是有家室的人,並且雙方配偶都不同意,罪業最大;如配偶同意,被同意者的罪要小。

一方有家室,另一方無,有家室者的罪業最大,其次是與這個有家室的人發生性關係的人;如有家室者的配偶同意,雙方罪業均要小。

如果雙方都不在婚姻內,但不是以結婚為目的,而僅僅是為了當前的性快樂,亦破不邪淫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是以結婚為目的的,那自身罪大;如果對方也只是為了當前的性快樂,自身罪小。

當然,這些性行為都是指雙方願意、並且沒有犯其他禁忌的情況下的正常性行為。佛門性方面的禁戒比世俗重,所以強姦或者亂倫之類世俗法都禁止的性行為這兒我就不討論了。亂倫可能涉及到靈性方面的重大損害,應絕對禁戒。

縱上所述,受「不邪淫戒」意味著:

1,已結婚者只可與婚姻物件發生性關係;除非對方犯邪淫否則不可主動提出離婚;不可故意設計使對方犯邪淫或主動提出離婚(這實質上亦應看作主動提出婚姻);己方無咎,對方提出離婚,可答應;已婚者為求佛道而離婚,不犯戒;

2,未婚者只可在真誠的以婚姻為目的的情況下,與戀愛物件發生性關係;發生性關係後如發現確實不合適,可分手;若對方提出分手,可分手;為求佛道而分手,不犯戒;

3,明瞭戒淫的深層意義。性生活不可過度。性行為要有所禁忌,避開不恰當的時間和地點。

邪淫的果報

邪淫的果報,最直接的往往是自己也遭受邪淫的侵害。比如自己婚外戀,老婆也婚外戀;自己亂交,女朋友跑掉;自己前世背叛愛你的人,今世也被所愛的人背叛。

因為人的神識是全知的,哪怕隱瞞得再好,冥冥之中也有感應,感情上也會有變化,終究還是會遭報。

邪淫還能導致世俗的損失,比如錢財、官祿、名聲方面的損失。這些損失,既有世俗的原因,也有靈性的原因,或者準確的說,是表現在一起的。

邪淫除了要遭受世俗的果報外,最關鍵的是,只要行淫就消耗人的精氣神,降低人神識的生命能量,過度的淫行將可能導致業感地獄、餓鬼、畜生。

淫報最重可致業感最深層的無間地獄。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有一位名叫寶蓮香的比丘尼,受了菩薩戒,卻還私行淫欲,還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結果說這個話的時候,先於女根生大猛火,然後燒遍全身,生墮無間獄。(詳見《楞嚴經》卷八)

這位比丘尼,可能淫欲心過重了,受菩薩戒再破戒,整天想著淫欲,欲火過重,結果自身燃火;能量降低過多,墮阿鼻獄;再加上謗法,更墮十方阿鼻地獄,也即最底層的無間獄。

由淫報入地獄,可能的感受是有燃燒的銅柱,貪淫的人把這銅柱當成是美女俊男,就上去抱;還有可能的感受是鐵鳥啄生殖器。有間獄痛苦還有間斷,無間獄則是痛苦沒有間斷,所以是極慘的。

大家可能會問,既然是釋佛的弟子,為什麼釋佛不救呢?因為這種自性的墮落,還不像那種殺生、偷盜之類,別人很難救,而且她還謗法,也即不但不信佛法還譭謗佛法,外力最終還要作用於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釋佛不是不願救,是救不動。

從人道的角度講,這位比丘尼還是值得同情的,因為她做的畢竟不是殺害、偷盜之類人道中的惡行。所以看到這兒的讀者若生起同情心,應該發心相救。比如為她念《地藏經》,或者傳播《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華嚴經》、《金剛經》等大功德的佛經回向給她,使她早脫地獄,回歸佛道。佛當時救不動她,但佛傳下《楞嚴經》並講到她的事情,也許就是希望她在後世獲救。

淫欲過重,死後若是進鬼道,所感應的往往是那種「魃鬼」,這種鬼性「幹」,所到之地會發生旱災,可能是在世時淫液消耗過多的緣故。《楞嚴經》中有云:「貪色為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為魃鬼。」

淫欲心重的人進畜生道,往往就是那種淫獸,這也是出於其貪淫習氣的緣故。

所以在人道中,一定不可貪淫,就算不能徹底戒淫,也一定要有所節制,並且勤修佛道,避免墮落。

如何消除邪淫罪業

如果是犯了上面定義的「不邪淫戒」,那麼首先是對受害者進行補償,並且真誠懺悔,求得對方的原諒。

由於淫欲是自損性質的罪,即使是夫妻間行淫本質上也有害,所以我們主要講節制的方式。

第一是污穢觀,觀想女人(或者對於女人來說而言的男人)身體充滿污穢,比如體內的大便、小便、鼻屎、眼屎等等,再漂亮的女人男人也只是表皮,體內都是污穢不堪的;

第二是白骨觀,觀想女人(或者對於女人來說而言的男人)最終會成白骨,到老一場空;

第三是魔鬼觀,認為對方是魔鬼派來害你,讓你下地獄的,臉孔底下是魔鬼;

第四是無常觀,所有愛情都不長久,都會破滅;

第五是要時刻想到,人行淫的時候,旁邊有很多鬼神在看著,在嘲笑你的醜陋淫行;這不是觀想,這是真實的;

第六是要時刻想到,行淫是消耗生命能量,最糟有可能業感地獄的,這絕不是虛言;我想就算讓人感受一百年性高潮,也抵不上在地獄被火燒上一年,何況可能是很多很多年;所以一定要節制,最好是戒淫、修佛,成聖果,出離六道輪迴。

其次,在有所節制的同時,修行佛道,提升靈性能量。但要注意別提升了靈性能量後反而把提升的能量用在縱欲上,那可能更有害。

再次,不要吃那種催淫的藥或食物,這些東西雖有可能提升人的性能力,但提升不了人的靈性能量,結果是靈性能量過多損耗,最後墮落遭地獄惡報。

最後,如果人年輕的時候不注意節制,那麼到老了以後,就一定要清心寡欲,不要再有淫心了。因為身體老了的情況下,有淫心也沒什麼意義,享受不到多大快樂,這種情況下就乾脆徹底不要再有任何淫心了,轉而修行佛道,獲得聖妙快樂,不是很好。

阻止他人邪淫,勸人戒邪淫,亦有大功德。在此發心勸人戒邪淫者,應將本文廣宣流布。

對於修行人來講戒淫是最困難的。但一般佛教徒的「不邪淫戒」則還是容易持的,也是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

四、不妄語戒

妄語包括謊言、惡口(即罵人的話)、兩舌(也是不實之言,即對人三面兩刀,挑撥離間之類)、綺語(即淫穢的語言,或者其他無禮儀不正經的語言)。

不要小看妄語,妄語若說重了,一樣是要下大地獄的。

重的大妄語有:誹謗佛法僧三寶;未證言證;做假見證。

誹謗佛法僧三寶的過患,主要可能在於阻斷他人的成佛之路。而人修佛,是可以獲得高的能量,最後享受到無量快樂的,那若被你一下破了,你是不是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呢?

未證言證,是指一個佛道修行人,明明沒有證得某個果位,卻說自己證到了;或者明明沒有某種神通,卻說自己有;其目的是為了讓人崇拜他,得到豐厚的供養。這是一種嚴重損害佛教的行為。

未證言證也可以說是做假見證的一部分。在佛教界做假見證,比如說明明沒有見到或經歷到某種神跡,卻說見到了,經歷到了,雖然目的可能是為了使他人對佛教生起信心,但仍然絕對不可以,還是犯重戒。佛法是絕對真實的法,想以虛假的神跡讓人起信,是毀法行為。

《聖經》「馬太福音」中耶酥基督對人講的四大戒律就是「殺、盜、淫、做假見證」。可見做假見證是諸天善神都極為禁忌的。

同樣,如果確實見到了某個神跡,別人請你做證的時候,你卻說沒見到,當然也是做假見證。如果你這麼做的目的就為了蒙蔽別人,否定佛、神的存在,那就也有誹謗佛法(或者誹謗基督),斷人佛道(或者斷人得信基督教的好處)的性質,是大妄語,要遭大惡報。

如果是為了幫助人,或者為了避免無謂的麻煩,而說無害的謊話,是否可以呢?這個雖然能避則避,但若實在說謊是最佳選擇,並且害不到人天眾生,那也不算犯妄語。

佛陀曾作過一個的比喻。一位大富長者有很多小孩,住在個大房子裏,這房子年舊失修,並且著火了,但小孩子們不懂事不怕火,繼續在房子裏玩,長者也沒有能力自己把小孩一一抱出去,這時長者就對小孩子們說,快出來,外面有你們喜歡玩的東西啊!於是小孩們就蜂擁而出,逃脫了火災。這種情況下,就算長者在小孩出來後沒東西給,也不算妄語。

這種善意的謊話生活中可能經常會碰上。比如你和太太要一起出去參加個晚宴,你太太花了很多時間換衣服,最後問你覺得好看不好看,而你並不覺得有什麼好看的,那這個時候你若直說「不好看」可就慘了,她說不定又得花半小時換衣服。在這種情況下,我看你還是乖乖說「好看」得了,佛菩薩也會原諒你的。

有的女人就是愛對男人提出些不切實際的要求,然後聽男人說謊騙她,以得到些虛假的滿足,這實在是很愚癡的。

還有就是比如抗日英雄,被敵人抓住了問他地下反抗組織的其他成員在哪兒,這個時候他若說實話,就是反而害人了,拒不回答或說謊都不算犯妄語戒。

為了怕病人慌張反而使病情加重而隱瞞病情也屬此類。但這雖發心是好的,結果卻未必好,我的主張還是要看情況,一般還是真實告訴病人讓其積極配合治療為好,除非病人心理確實非常脆弱。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說謊,就會遭不易被人相信的報應。道理也很簡單,你對人家說過謊,人家以後總會對你的話打個疑問啊。

所以這兒我們尤其要強調:當今佛教在傳法過程中,絕對不可說任何謊話。釋迦牟尼佛作為全知者,也僅僅在為了救人,並且確知沒有其他好辦法的情況下才用了方便教法,而我們都不是全知者,所以在傳法過程中絕不可說任何謊話。也不可不懂裝懂。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要把自己當成全知者,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胡亂講法,就算一時糊弄過關,從長遠看,卻只會損害世人對佛教的信心。

如果是在世俗生活中做假見證,罪雖可能不及在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神性的事情上做假見證重,但還是可能很重。尤其比如若是在法庭上做假見證,致被告承擔不屬於他的罪責,那所產生的業力,恐怕就要這做假見證的人承擔了。

以怕被告被處刑,而做假見證使被告逍遙法外,使正義得不到伸張,也不可以。因為這通常不是出於真正的慈悲,不是真正符合眾生最大利益的。

尤其現在西方法庭,證人作證前經常有個手按《聖經》發誓的儀式,如果這種情況下還做偽證,那就是既做假見證、又破重誓、還污辱《聖經》,恐怕罪報極大,千萬不可以!如果逃不掉硬被拉去作證,那就一定要說實話。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能或不願說實話,那就一定要閉嘴。如果沒法閉嘴非得說謊,那之前如不發誓罪業就小一點。你或許可對法官說:「我這個人謊話連篇,就算發誓也沒用,你們最好不要叫我作證」,這種情況下我看法官只能取消你的證人資格。另外手按《聖經》發誓的儀式只可用於基督教徒,無宗教或其他宗教的人不可採用這種儀式。

除了誹謗佛法僧三寶、做假見證外,罪業較大的妄語是惡口辱罵他人。惡口辱罵他人遭的惡報主要跟被辱罵者的福德有關。首先就是四聖道的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絕不可以罵;其次世俗的人天眾生中被罵的人德行越高,遭的報也越大;罵得越惡毒,遭的報也越大。所以不要以為罵人不直接傷人,通常也不受法律制裁,就隨便罵人。誹謗他人是要受法律制裁的,只是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辱罵,因為難以取證,所以通常鬧不到法庭上,但冥冥中的報應卻還是絲毫不減的,所以不要做這種自害害人的愚癡行為。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婆羅門女,看見一位證大阿羅漢果的佛弟子長得比較黑,就順口說他樣子像烏鴉,結果佛聽說後預言她死後將50世做烏鴉,這還是因為她說的時候未存惡念,只不過是小小的取笑,也即微小的貶聖僧,若存惡念,則會下地獄。

就這小小的取笑本身來講,別說證大阿羅漢果的聖者,就算一般普通有點德行的人也不會生氣,所以這個惡報是一種的自身靈性層次上的降低,而並不是因對方本人生氣造成的。大阿羅漢是入聖道了,層次遠高於世俗的帝王,或者天上的忉利天王、或者他化自在天王,或者大梵天王祂們,所以輕口一貶層次就降不少。

佛在世的時候有個女人被外道的人買通,在衣服裏裝了個木盆,指責佛與她有染使她懷孕了,結果被只老鼠一嚇木盆掉地,然後地裂開她生墮地獄了。這是謗佛的大罪報。

辱罵世俗的人呢,冥冥之中的報應主要看對方的福德,現實中的報應則主要看對方的權勢、和氣量,但總之對自身就是毫無利益可言。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的貶罵任何人,這是純粹無益的行為。

佛教中,修菩薩道的人,斥責乃至攻擊他人,而不犯菩薩戒的情況有四種:

第一:為了摧伏邪見外道。

第二:為了維護聖教,住持正法。

第三:為了調伏對方的煩惱,如馬爾巴大師之於密勒日巴尊者,或者像禪宗的「棒喝」,其實質是一種傳法的方式。

第四:為了令未對佛法生起淨信者生起淨信,或已信者淨信增長。

還有一種大的妄語是背棄誓約。這個誓約必須是雙方當時自願約定的。孔子的說法認為,背棄在被無理威脅的情況下發的誓言,連上天都不會責怪的,所以我這兒也取這個約必須是當時雙方自願的約定為準。

常見的誓約就是商業合同。現代商業社會尤其要強調信用。所謂「言而無信,人不知其可也」,言而無信的人,別人不知道怎麼跟他合作。而社會經濟發展,分工程度高,就尤其需要合作,沒信用的人,別人根本不知道他下一步是否會照預定的方式合作,那這個合作就累得很,用經濟學術語來說,就是「交易成本過高」。

經濟發展程度主要取決於三方面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精細;交易成本的降低。社會商業信用程度不夠,交易成本就過高,比如一筆本來可以一次交易完成的價值1億元的買賣,就可能因為信用程度不夠,需要分十次交易完成,大大提高當中的交易成本。

背約行為,從世俗的角度講,所受的報應就是沒人與之合作,沒生意做,從神性角度講,還要受妄語的懲罰,由背約而得的利益都得陪出去,還可能受下拔舌地獄之報。

如果是背棄與天神的約,則當然更不可以,所遭罪報可能更大。

佛教中的三皈依,是人與眾佛、眾聖僧的約定,當然絕對不可背棄,也毫無任何理由可以背棄,也沒有任何利益大到值得背棄。若是有人以性命相威脅,要求人背棄三寶,是否可以也像孔子那樣先答應,過後再反悔呢?我主張也不可以。就算拋了性命也不可背棄三寶,以身殉道,後必得大福報。當然,若是實在不行,在威脅下決心先口頭答應,過後再反悔,那這種情況下的背棄可不算真背棄,因為皈依是心的皈依,而不是口頭的皈依。只是若是像前者那樣以身殉道,這個皈依的心就顯然要大很多了。若是有人以錢財誘惑,比如一億美元,要求你背棄三寶呢?那若是這種情況下背棄,就是真背棄了,絕不可以。不過估計沒人會做這麼傻和無聊的事情。因為人當時背棄了,過後還可以再重新皈依啊。佛法不離棄任何一個人,哪怕以前譭謗過三寶的也可以皈依,何況只是因為一時貪財而離開的呢。

綺語則主要指那種淫穢的語言,似乎應歸入邪淫類,因為這本質上應屬於性方面的行為。在這樣的分析下,與配偶或將結婚的配偶說些調情之語應屬正常。與其他人說淫穢的語言則不可。其他就是不合禮儀的胡言亂語,我分析其罪過和遭報大小主要看是否惹人天憎惡及憎惡程度大小。

妄語的果報

妄語的果報要看其大小和損害程度。如果是誹謗佛法僧三寶,尤其是誹謗重要佛經,比如《妙法蓮華經》等,是要下無間獄,受無量罪的。誹謗人則主要看被誹謗者的福德,被誹謗者的福德越大,誹謗人的遭報越重;誹謗得越厲害,遭報也越重。

其次是在佛教中未證言證、做假見證,都是造地獄因的。因妄語而下地獄,往往是拔舌地獄,或者耕犁地獄,耕犁就是感受用犁耕舌頭的感覺。妄語者再世為人,則可感應啞巴、無舌、或者多舌之報。妄語者在世時,則遭說話不被人相信,被人欺騙,被人背棄,或者被人惡罵之報。

縱上所述,受不妄語戒意味著:

不誹謗佛法僧三寶;

不未證言證,不做假見證;

不惡口辱罵他人或其他眾生;

不說謊;但為利他而說善意的謊言不算破戒;

不背棄誓約;但在受非法威脅之下而假意立的約不算真實誓約;

不和非配偶的對像說淫穢之語;

不說惹人憎惡的胡言亂語;

如何消除妄語罪業:

消除妄語罪業,除了真誠懺悔外,對治誹謗三寶的罪業,可以皈依三寶,真誠稱讚三寶。若是謗過法,則轉而傳法,那麼不但謗法罪業冰消,還有大福報。

根據我的瞭解,諸經典中,傳播《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華嚴經》、《金剛經》等佛經功德特別大,其他,本書前面提到的十部佛經都是核心經典,傳播之都有很大功德。

需要注意的是:傳法不可亂傳。若是在傳法中讓人對佛法產生錯誤的理解,或甚至反而謗法,可就不好了。保守一點的做法就是印佛經原文而不講解,然後給人讀讓人自己領會。如果能通過自己的講說讓人真實理解當然最好。

對治做假見證、說謊、背約等,當然要從此誠實,並且消除做假見證、說謊、背約的惡果。

如是惡口辱罵他人,或者向不適當的人說淫穢之語、胡言亂語,要向對方道歉,並求得對方的原諒。

阻止他人妄語,勸人戒妄語者,亦有大功德。在此發心勸人戒妄語者,應將本文廣宣流布。

五、不飲酒戒

一般認為五戒中殺、盜、淫、妄是性戒,酒是遮戒,即為了防止犯上面四戒的。因為酒能亂性,飲了酒腦子糊塗,自律不強,容易犯其他戒。

不過我的分析認為,不飲酒戒除了上面作為「遮戒」的意義外,也和節制淫欲一樣,有著修行上的意義。也即是說,飲酒除了已知的生理上的損害外,還能混亂人的靈性,尤其修行者絕對要忌酒。

這兒我想到個故事。有個人想給死去的母親超度,去寺廟請一位僧侶給他母親念《妙法蓮華經》,結果第二天母親托夢給他說《妙法蓮華經》念到第四回的時候,周圍地獄已經變蓮池了,本來希望更好的,結果下面卻突然變糟了。於是此人再去跟那位僧侶說,原來那位僧侶貪酒,念到第四回的時候,喝了口酒,結果就不靈了。第二次注意戒酒給念了一遍才算好。這就是喝酒對靈性的不良影響。

現代中國人好像形成了一種風氣,也就是愛在酒席上互相勸酒,乃至鬥酒,實在是很不好的習慣。如果是兩位或幾位好友聚在一起,大家都很喜歡喝酒,那麼互相敬酒,倒也算說得過去。但我發現,很多人是「人云亦云」,自己根本不喜歡喝酒,甚至雙方都不喜歡喝酒,卻因為風氣使然,互相勸酒,實在是荒唐可笑的愚癡行為。我就認識一個人,是運動員,酒量很好,我跟他說我不像你啊,喝酒對我來說不是一種享受,誰知他對我說,他也根本不喜歡喝酒,只是把喝酒作為一種交際的工具而已。我還認識一位居士,為了這樣的所謂社交,而不守「不飲酒戒」。

喝酒,如果是一種享受,那麼自己多喝,也算有道理;知道對方喜歡喝酒,就給對方敬酒,也算是一種好意。但若是自己根本不喜歡,不是一種享受,為什麼要喝呢?明知對方不喜歡喝酒,還勸對方喝,且不說喝酒的危害,就這行為本身來看,也根本不是一種好意的行為。

所以中國人愛好勸酒的風氣應該徹底改變。要改成勸別人不要喝酒的風氣。勸人喝酒的朋友,充其量只是「酒肉朋友」。只有真誠為對方考慮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鑒於不飲酒戒的本意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利於佛道修行,所以我有意在此戒中加上些其他飲食方面的內容。即:不食用五辛;不吸煙;不吸毒。

五辛即蔥、蒜、韭菜等食物。楞嚴經中佛勸人不要食用五辛類食物,因為它們生吃增恚,熟食發淫,並且吃了口氣不淨,天女不近。《地藏經》中「五辛」和「酒肉」是放在一起說的,要辦法事等這些都要禁食。所以五辛和酒肉一樣都很不好,都需要戒。

其次是吸煙。關於吸煙對人身體的損害我就不多說了,這兒主要講靈性上的損害。

佛門戒律之所以未提禁煙,是因為釋佛時代並沒有煙草。藏密宗師蓮花生大士在經典中說道:佛圓寂不到一百年的時候,佛法興隆,魔王極其不悅,其小女為安慰父親就發源投生到人間破壞佛法,她在中國的漢地出生盡力弘揚她的法,但因佛法昌盛而收效甚微、抑鬱而死。臨死前讓弟子將屍體埋在地下,發了毒誓:屍體上將會長出一種毒草,是她經血的化現,將來會在全世界蔓延,所到之處毀人善根,破壞佛法。

蓮花生大士講述煙草的危害時道:「依此臭味不淨煙,雖然終生修本尊,不會成就一本尊。諸守捨神離彼去,諸護法神遠離之,境神地神亦逃離,洞神家神財神離。冒犯兇惡之天神,病痛死亡災難起,每一年中漸衰敗,人蓄眷屬現惡兆。」

高僧阿底峽尊者曾說過:「誰人倘若依煙草,五毒煩惱盛似火,今生受謗及譏毀,死後恒時轉惡趣,縱投生人成瘋子。」

藏密宗喀巴大師曾經說:「以邪願魔之毒物,不必說是直接用,甚至藥中配煙草,七日服用則病人,醫生二人七劫中,地獄之中不解脫。」

煙氣會堵塞人的氣脈,封閉中脈,人死後神識上升不了,只能下降,入地獄。

所以戒煙比戒酒可能更重要。藏傳佛教已經早就開始禁煙了,漢地也應該實行。故我在此將戒煙納入居士五戒之中,強調只要是佛教徒就必須戒煙。因為抽煙還不像喝酒,喝酒人只害自己,抽煙,這個煙還會被別人聞到害別人。若是戒不了酒,那是自己害自己,還不能說太惡,而抽煙是會損害別人、導致別人下地獄的罪惡行為,故必須像禁止殺人一樣禁止吸煙。

所以我這兒呼籲要徹底禁止煙草業。不要因為煙草業有豐厚的利潤和稅收而放任。強調經濟收入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經濟收入本身不是目的,人生活的快樂和持久發展才是目的。

而且,即使單從經濟利益上講,第一煙草工業的相應資源(如種煙草的土地、原材料、人力等)改從別的行業完全可以獲利;第二由煙草業導致的疾病,相關治病的花費也不得了,據美國一些醫生的認為還大於煙草業的總收入,這樣的話單從經濟角度來說就大不合算,更何況煙的深層損害!

從事煙草行業的人,比如製造香煙,販賣香煙的,因為可能害很多人,所以罪業極大,故應儘快停止,改從善業。不然死後的地獄罪報恐怕不是你可能承受得了的。

基督教界也應該大力強調戒煙。吸煙的人死後神識要上升進天堂恐怕也是Mission Impossible的事情。

那麼吸毒呢?吸毒給人的欣快感比吸煙更大,對身體的損害也更大,人吸毒後癮也更大,我們有理由相信吸毒對神識的靈性損害也更大。

吸毒幾乎是直接損害人的神識了,人幾乎戒不了吸毒之癮。吸毒對靈性的損害可能是吸煙的千百倍。

因為販毒本身是重罪,所以關於禁毒的事情我這兒也就不多說了。總之再強調一下,販毒的人不要為了貪一點點錢,就做這種要下地獄受大惡報的事情啊!

所以這兒也把吸毒加入佛門重戒。

佛教徒戒煙、戒毒,在自身下大決心的同時,還要勤修佛道,請求佛菩薩的加持,戒除得會更順利。

縱上所述,受「不飲酒戒」在當前意味著:

不飲酒;但如果酒是燒菜的作料,加工過已經沒有酒味,或者酒中的乙醇很大程度上已經分解不再是酒了,那麼食用不算破戒;不食用五辛;不吸煙;不吸毒;

如果犯了這些戒,只有懺悔並下大決心戒掉,然後做功德,比如勸人戒酒、五辛、煙、毒品,再加上修行佛道彌補才行。如果是吸煙,或者販煙,販毒等,還要做功德回向給受自己害的人。

在此發心勸人戒酒、五辛、煙、毒品者,應將本文廣宣流布。

第八章 佛教的修行

皈依三寶,受持五戒,是佛教修行的基礎。本章簡要談一下佛教更深一層的修行。

不同的人信佛和修佛,往往有不同的目標,但總的來說可大致歸為三類:

一,為了人天福報而信佛修佛。比如為了追求錢財富貴,健康長壽,身心安樂,生活美滿,消災免禍,諸事順利而信佛修佛;或者為了後世不入三惡道受苦,而修佛消業、積福資糧,以為後世能往生人天繼續享福。

二,為了超出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極樂淨土而修行。

三,為了自覺覺他,最終成佛而修行。

除此以外,有的人修佛可能是出於好奇,想要修出些神通來,以驗證佛理,這就目的來看亦可歸入上面三類。在修佛過程中得神通,能增強自身修佛的信心,如在傳法的時候的展示給別人,亦能增強他人的信心,這是有利於修行和傳法的。如是為了向別人炫耀以得到別人的崇拜,或者以神通力幫人看病、看相、看風水等賺錢,或者是自己通過神通感受上界諸天的美景美色美樂,這些都可看做是人天福報的一種。就後者來講,意義不大,求神通不如直接求福報、不如直接消惡業。人的自性本就具足一切神通,但被無始以來的虛妄客塵所蒙蔽,修佛修到一定程度,也即把客塵清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不同程度的神通出來,以追求神通為目的而修行,反而可能因為多了個妄念,而不容易出神通。所以修行中希望得神通雖是正常心理,但不要過於追求。

下面講述針對這三個目標的具體修行。

第一節 欲求人天福報的佛道修行

求人天福報,主要應以求衣食豐足安穩,無病無災,生活輕鬆無煩惱,以利於佛道修行為佳,而不要去求升官、發財之類過於世俗的事情。因為若貪欲過重,求來財富地位,反而很可能因此而退失菩提心,或甚至以得來的財富地位恣情享樂,反容易造惡業,受惡報。

這兒我想到個小寓言故事。有個人向上天祈求,要富貴,做大官,發大財,上天都說可以答應,然後另外個人說我不用富貴,只要生活衣食充足,快快樂樂,無煩無惱就行,上天卻不答應,說那是神仙過的日子。當然,現代人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的錢,降低自身世俗的欲望,轉而修佛,找個好點的環境,過簡單的生活,也就差不多像神仙過的日子了。兩者主要是個心態的區別。當然在心態相同的情況下,富貴總是好事,比如對己可安心修行,對人可多做善事,更多的幫助他人。

如何富貴或長久富貴

佛教作為一個揭示宇宙物質和精神最深奧真實的思想體系,能否直接應用於現實,比如用來求世俗的富貴呢?答案是肯定的。

欲求富貴,或者已比較富貴的人欲求更加富貴和長久富貴,比如後世富貴,或者子孫後代代代富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布施佛門,積善行德,造福他人。

布施佛門是各種造福他人的行為中獲報最大的。《地藏經》有云:「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布施佛門,即使是些微的小事,也可能利益非常大。

布施其他人,比如貧窮人,尤其是含著慈悲心布施貧窮人,也利益非常大。因為這種行為,滿足的對方的願望也大。

為什麼布施佛門,或者布施他人,會得利益,甚至會得很大的利益呢?這是佛說的,也是無數大德的教誨,我們本身就可以無條件信受了,但如果要作深層次的回答,就要牽涉到佛教的宇宙模型了。簡而言之,宇宙一切都是眾生識心的產物,包括所有的財富,都是如此。佛是眾生中最大的生靈,所以布施佛門,獲報也最大。布施其他人呢?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的佛性都是全知一切的,區別只是當前還有迷妄而已,只要布施一個人,都會在其八識田中種下回報的種子,都會有回報。這回報的大小,則主要在於對像的迷妄程度,和福德大小。《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基本上就是一個迷妄從重到輕,福德從小到大的排列。

注意布施佛門最好是含恭敬心布施,如果不含恭敬心,那可能得富,而不能得貴,像前面提到的梁武帝前世的例子,主要就是在貧窮中含恭敬心布施,故後世既富且貴。

布施貧窮人則最好含慈悲心、平等心布施,這樣獲福最大。

除了以財物布施以外,只要是造福他人,使他人獲福的行為,都會得很好的福報。相對而言,單純的財布施還算是初步的了。比如說,光是給一個窮人一碗飯吃,顯然不如給人找份工作;光是送財物給個窮鄉村,不如幫鄉村造橋修路,讓他們自己可以發展起來;光是給非洲災民救援物資,不如幫那個窮國發展農業,或者建立良好的經濟體制,發展經濟;光是幫人做念經做功德,不如使對方也信佛,自己學會念經做功德,乃至自己念佛往生極樂得大利益。造福他人越大,所獲福報也越大。

這就是財布施和法布施的區別。一般而言法布施是高於財布施的,尤其以佛法布施功德最大。比如你就算布施給人一億美元,也只是讓對方過個幾十年富裕日子,當中是不是天天快樂還很難說,但如果是教人信佛,使其最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是使他無數億年處在純淨快樂之中,兩者仔細相較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佛在《金剛經》中數次說到,即使以滿世界的金銀財寶布施給佛,所得的福報,也遠遠不及受持《金剛經》並將其中的一些四句偈向他人講述。為什麼?因為後者是傳播佛法,導人通向永恆的真實快樂。

這兒我要提到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這個問題頗不明顯,長久以來一直未被人注意,但無形中確實損害著佛教的傳播和發展,這兒我給大家詳細說一下。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不信佛,乃至否定佛教,那麼因此而排斥佛教,抑制佛教的傳播,雖然可悲,但畢竟還算符合行為邏輯,說不上奇怪。但有些人,本身確實是很信佛的,明瞭信佛的利益,樂於布施佛門,但卻不喜歡別人信佛,甚至阻礙、抑制佛教的傳播。我仔細分析下,這是由於一種常識性的錯覺造成的。也就是說,他們以為,世間的福報,是有限的,若是別人也學會了信佛修佛,會把他們自己的福報分掉了。形成這種錯覺是因為人們長久以來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比如說,土地是有限的,資源是有限的,就像一個魚塘裏就那麼多魚,如果教會了別人捕魚,自己能捕到的魚就會少了。

而實際上,布施佛法,和教人捕魚之類世俗法,是不同的兩回事。布施佛法,是讓人回歸到自心本就具足的圓滿快樂之中,形象點比喻,就是教人發現其自己本就擁有的一萬億美元,你讓人發現對方本就擁有的一萬億美元,不但自己一分錢不會少,相反還很可能能得到對方的感謝,送你一億美元。

比如《首楞嚴經》如何流傳到中國來的故事:《首楞嚴經》當時在印度是屬於國寶,嚴禁外傳,帶出者屢被邊關查獲,後來般剌密諦法師用蠅頭小字將經抄在極柔精薄的白氈上,用蠟封妥,割臂藏於皮內,待創口平復,再攜抵中國。在這個故事中,那位印度的國王既然視《首楞嚴經》為國寶,當然是信佛的,卻抑制《首楞嚴經》的傳播,嚴禁其外傳,就是犯了這種愚癡的毛病。實際上,這位國王如果仔細想想就會發現:把《首楞嚴經》藏起來,看似尊重,卻毫無功德可言,反而犯下抑制佛教傳播的重罪,相反若是傳播《首楞嚴經》,卻有極大功德。

單純的把經書藏起來,不給他人看,只是不作為,倒還談不上抑佛重罪,但別人要傳佛法,卻制定禁律阻止,是一種主動的行為,就要承擔抑佛的重罪業了。抑制佛教傳播的行為實質上就是毀佛滅佛的行為,是要遭大惡報的極重罪。所以,如果以前在尚不自覺中,有這樣或那樣的抑佛行為,就要趕緊懺悔,並轉而積極傳播佛教才能消業。

其次,以世俗法造福他人,是否會導致自己福報的損失,也很難說。因為世間的福報本質上源於眾生的識心,它是無限的,不是一個有限的「魚塘」。比如修淨土就是「千萬人成就,千萬人往生」,並不會因為修的人多,成就的人多,往生淨土就變得難了;也不會因為淨土中的人多,每個人得到的「資源」就少了,因此得到的享樂就少了。比如我們可以在經中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想要吃什麼,動動念就有了,想要什麼金銀財寶,也動動念就有了,那這「有」從哪兒來?從識心中化現而來。為什麼能從識心中化現出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的功德大,就有如此福報。

現實世界也是如此。如果人人都修福積德,樂善好施,利益他人,那麼整個世界就是一片繁榮,大家都生活在巨大的幸福快樂之中;相反若是人人行惡,那麼整個世界就是一片悲慘,人人都如生活在地獄中般。前者就如佛經中所預言的未來彌勒佛下降的時代,人人都無憂無慮,幸福快樂,人壽長達84000歲,每個人的福報都比我們現在任何一個人都大得多;後者就如《起世經》中所言的起「刀兵劫」的時代,人人相恨相殺,最終歸於毀滅,因為在生多惡少善,死後還要下地獄受罪。

所以我們不要有任何吝法的心理。信佛,就要弘揚佛法。只要弘揚佛法、利益他人,就必定能得福報。千萬人修福,則千萬人得福報。決不會因為自己造福的人多了,有福的人多了,自己的福反而少了。個人的利益只可能通過利益他人而得,而決不可能通過損害他人而得。

欲求富貴亦可修佛法,從更深遠的層次增加個人的福報。參看後面介紹的觀世音菩薩法門和地藏王菩薩的法門。

如何健康長壽

有了富貴還要健康、長壽,這樣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的樂趣,稱得上人間的大福報。

欲求健康長壽,首先是要持「不殺生戒」。殺業是最影響人健康和壽命的。當年諸葛亮52歲即亡,自言就是在南征過程中屢次大敗南兵,殺傷過重,致有短命之報。哪怕只是隨喜殺,也就是自己並沒動手,只是看見別人殺人自己很高興,讚歎這種殺人行為,都會遭惡報。比如《生命多世》一書中就講了一位西方婦女,在36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而癱瘓,以至不能行走,只能靠輪椅代步。她在嘗試了各種治療方法都不成功後,找到凱西做前世解讀。解讀後得知,她今生癱瘓的起因是她在古羅馬時期造的孽。西元37-68年,羅馬暴君尼祿瘋狂迫害基督徒時,她是王室成員。她當時在競技場中對那些被傷殘者不但沒有一絲同情心,反而大聲嘲笑。今世的癱瘓就是當年嘲笑的代價。

所以欲求長壽,一定要慈心不殺。已造很多殺業的要趕緊消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放生。放生能導人健康長壽。放生的方式詳見上一章「不殺生戒」一節。

其次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持本書的不飲酒戒,禁煙、酒、毒品等,最好還要持不邪淫戒,性方面有所節制。

這兒我想到一個笑話故事:「有位百歲老翁在他的療養院裏舉行盛大的生日酒會。一位記者問他的長壽秘訣,老翁道:「我從不喝酒,從不抽煙,從不碰亂七八糟的女人,所以長壽。」

正在此時,大廳裏傳來一陣尖叫。記者轉過身,看到一位年輕護士從身旁跑過,後面跟著一位動作敏捷的老人,他看起來顯然比百歲老翁更年長。他左手夾著冒煙的雪茄,右手舉著酒杯,杯子還時不時往外濺出幾滴威士卡。經過人群的時候,他停了一會兒,看著大家,「嚎嚎」地叫了幾聲,然後繼續他的追逐。

記者問:這,這是怎麼回事?

老翁道:真對不起,我父親就是這個樣子。」

這個笑話故事當然也有可能,但如果因此而說良好生活習慣沒用就大錯特錯了。現實世界非常複雜,各人有各人的因緣,有的人生活習慣不健康,但還是比較長壽,這也是有可能的,但從總體來看,肯定是持良好生活習慣的人更長壽。有時稍微喝點酒人也可能長壽,但抽煙的人長壽我就很少聽說了,至於縱欲的人還要想長壽在當今時代就是幾乎不可能了。

再次就是要保持愉快祥和的心情,不要有太多的貪心、瞋恨心、嫉妒心,這些負面的心情會影響身體,導致健康問題;

最後就是要修佛,比如佛教裏面的禪定打坐,就很有利於人體經脈、內臟器官,並消惡業,是對健康長壽非常有利的。人衰老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骨骼發硬,如果人一直能雙盤打坐,亦即一直保持骨骼柔軟,筋脈疏通,也就意味。

每個人都可以修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法門,消業治病,得健康長壽。

如何生活美滿

這兒的生活美滿,主要是指家庭好,比如夫妻恩愛,子女孝順,眷屬和睦,或者未結婚的愛情美滿等。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如果家庭關係不好,也蠻痛苦的,就生活的快樂程度看可能還不如經濟狀況一般,但家庭和睦的人家好;或者有的人雖然地位高,但愛情不順,不會愛人也沒人愛他,也談不上美滿(當然本身修佛或修其他梵行的除外)。

家庭美滿,婚姻愛情幸福,主要也在於自身往世積累的福報。就現世來說,主要要注意口業。《地藏經》中有云:地藏菩薩「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家庭的很多不和睦,都往往是因為口業引起的。

其次呢,對自家人也不要過貪,想要從親人那兒得到過多,不管是物質還是感情。要做到「於親不貪,於仇不瞋」,這樣心態就好了,與家人相處也很容易和睦。

欲求婚姻美滿,最好要守「不邪淫戒」,忠誠於配偶,這樣婚姻也比較幸福。

佛教一般不鼓勵人過於沉湎於婚姻家庭,因為那於佛教的最終目的,即教人修行成佛毫無幫助。但菩薩的特點是恒順眾生,對於並不修行佛道的人,欲求正常的美滿婚姻,亦可祈求菩薩幫助,比如求觀世音菩薩。

愛情則更多涉及到宿世的情愛因緣,也就是說,那種強烈的愛情,往往是很多宿世情愛的結果,因此就現世來看,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欲求一般的美滿婚姻還可以,但若欲求強烈的愛情,恐怕就不必在佛道中求了。我這兒提的建議,欲求強烈的、真摯的愛情,主要還是在於要自己真心愛對方,因為強烈的愛情還是根植於深層的靈性因素,人的靈性歸根到底是全知一切的,你真心愛對方,對方畢竟知道,必定會有愛的回報。

有的人愛情婚姻美滿,但缺少子女,也是個遺憾。欲求子女第一可以求觀世音菩薩,《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有云:「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其次缺子女往往是殺業過重的報應,可以放生回向以求子女。

生了子女後,七日之內每天早上給孩子念一遍《地藏經》,並念「南無地藏王菩薩」一萬遍,以後「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欲求人天福報的修行法門

除了以上富貴、健康長壽、生活美滿以外,各種所欲所求均可由修佛法門而得。下面介紹觀世音菩薩法門和地藏王菩薩法門。

觀世音菩薩法門:

修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求世俗福報,應先讀《妙法蓮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以得到理論方面的瞭解。然後,最簡單的修法,就是專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

修行時最好面對觀世音菩薩像。念之前應焚香頂禮,至心敬重,並且最好上些供品(比如香花、水果、珍寶等)。然後念香讚,接著念淨口業真言、淨身業真言、淨意業真言各一遍。如果沒有菩薩像,也未焚香,那就不必念香讚了,淨三業真言都要念。

香讚:「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淨口業真言:「嗡,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淨身業真言:「嗡,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薩婆訶。」

淨意業真言:「嗡,[口*縛]曰囉怛訶賀斛。」

然後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每次念半小時,念時要專心,越專心越好,可專心聽自己念的聲音,或者觀想觀世音菩薩形象。

此法每天修一遍。

念完後要回向,表明希望實現自己的某某願。功德最大的回向是回向給所有眾生成就佛道,自己也成就佛道。

有的人念佛菩薩名號的時候,喜歡數自己念了多少遍了,我不太推薦這種方式,因為這會造成分心。念佛菩薩名號修行又不是為了向某個人報功,知道自己念了多少遍有什麼用呢?念佛菩薩名號關鍵是要念到一心不亂,與佛菩薩心心相應,所以專心念即可,一般不用管念了多少遍。至於有遍數要求的可以大致估計一下,比如測算一下一分種能念多少遍「南無觀世音菩薩」,然後自然多少時間之內大致念了多少遍。

除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外,亦可以念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亦每次念半小時。

也可以念「大悲咒」,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這個修法就比較複雜了。

除了同上面的焚香頂禮,念香讚、淨三業真言外,還要念稱頌文和誓願文:「

稽首觀音大悲主  願力洪深相好身

千臂莊嚴普護持  千眼光明遍觀照

真實語中宣密語  無為心內起悲心

速令滿足諸希求  永使滅除諸罪業

龍天眾聖同慈護  百千三昧頓熏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  受持心是神通藏

洗滌塵勞願濟海  超證菩提方便門

我今稱誦誓歸依  所願從心悉圓滿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速會無為捨

南無大悲觀世音  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湯  火湯自枯竭

我若向地獄  地獄自消滅

我若向餓鬼  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  惡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念畢至心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和「南無阿彌陀佛」各三聲。

然後念「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接著念咒語全文(咒語全文附在書後)。一次至少念五遍。推薦念21遍(念熟了大概1.5分鐘一遍)。念時應專心聽聲音或觀想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形象。全部念完後再念十聲「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然後回向。

此法每天修一遍。

念大悲咒的功效非常大。念咒時還有42種手印可持,分別為求財富、仕官、消病、驅鬼、離難、智慧、成佛等等。具體可參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佛典寶庫http://www.fodian.net/中有)。

觀世音菩薩亦在西方極樂世界中,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欲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修觀世音菩薩的法門亦可導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地藏王菩薩法門

修地藏王菩薩的法門以求世俗福報,應先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作為理論指導。

修行時最好有地藏王菩薩像,然後同樣應焚香頂禮,至心敬重,以及上些供品(比如香花、水果、珍寶等)。然後念香讚,淨三業真言,另外,還要念安土地真言。

安土地真言:「南無三滿哆,母馱喃,嗡,度嚕度嚕,地尾薩婆呵。」

然後,念《地藏經》一遍。

或者也可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一次念半小時。念時聽念的聲音,或觀想地藏王菩薩。

此法每天修一遍。

念完後再念回向文,表明希望實現自己的某某願。

也可念地藏王菩薩的滅定業真言:「嗡,缽喇末鄰陀嚀,娑婆呵」。

地藏王菩薩從願力角度來講比觀世音菩薩更大,也與地球上的眾生緣分甚深,至心修地藏法門欲求百千萬種願皆可實現。尤其當今時代眾生罪業都很重,特別需要消業並求免三惡道苦,故應多念《地藏經》和修地藏法門。

第二節 欲求往生淨土的佛道修行

修淨土,大家可能都知道,那就是專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有的人不識字,基本不懂佛理,就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也能成就。

最好當然也是按上面的修行方法,在阿彌陀佛佛像面前,焚香頂禮,至心敬重,念香讚、淨三業真言。然後專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每天念或者半小時。如是退休清閒的人,應每天念1-2小時,或更多。如果是老病衰弱之人,則最好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念佛,這樣念滿七天,一心不亂,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阿彌陀佛的佛像應放在居室的西面,如果沒佛像,人也要面向西方念,觀想阿彌陀佛形象。念多的話,可採取金剛念法,即口型動,但不出聲。上面念咒當然是出聲效果好,但出聲念傷氣,時間長了可能對身體不利。而若是不動口單純心意默念則又傷神,時間長了也不太好。動口而不出聲的默念法則適合長時間念。

前面已經提到,修淨土的結果接近或等於成就大阿羅漢果。第一兩者感受的快樂是不相上下的;第二兩者感受快樂的時間也可以是無比長的,是否離開再入三界似乎僅取決於自身的願望;第三人在淨土中因無憂無慮,並且可以時刻聽聞阿彌陀佛講法,能很容易成就阿羅漢果。

末法時代眾生業障都比較重,修禪定證聖果比之以前也較困難一些,而修淨土因為外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可倚靠,所以要比自己修成阿羅漢容易很多。這種情況下,先求往生淨土,然後到淨土再修,則成為比較好的選擇。

人在西方極樂世界中,最高可以修到「一生補處菩薩」的果位,也就是說,離開西方極樂世界下一生就可以成佛了。但在這當中,人也可能因為自己的願望而去其他世界。在極樂世界中可能功德做起來比較慢,大概因為那地方人人行善,人人都很滿足,我們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則不一樣,正是五濁惡世加末法時代,有善有惡,所以若人在現在這個世界持戒一日,就相當於在西方極樂世界做一百年功德。但在極樂世界中修的好處是那個地方有樂無苦,環境美妙,人都具足神通,生活也很精彩,就算修得再慢,呆的時間再長,也沒什麼壞處。

關於修淨土的基本知識、西方極樂世界的介紹和如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讀者應該去看相關佛經,主要是「淨土五經」,即《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和《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兒討論修淨土的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是散心念佛是否也能往生淨土。這方面問題我比較認同的元音老人在《消業往生和帶業往生》、《淨土修證心要》中的論述。簡而言之,散心念佛不可取。要念到一心不亂,至少不亂到一定程度,臨終才可能往生。這也是《阿彌陀經》裏的說法,釋迦牟尼佛說要「一心不亂」,雖然並未明示的排除散心念佛而成就的可能性,但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這種可能性。至少一心不亂是非常重要的。

一心不亂到何種程度呢?當然不一定要念到成就大勢至菩薩那樣的「念佛三昧」,那是證果的層次了。但總之要心投入到一定程度才行。單純散心念佛估計肯定不夠,只要可能就要認真、精進的念。

所以這兒強調的修法是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專門念,如果是老年人的話,每天花個二、三小時,專門念佛,而不要邊做其他事情邊念佛。不然其他事情做不好,念佛也念不好。當然走路等簡單事情時也可以念。

單純的散心念佛也有功德。這兒我給大家講個看來的故事:

有個賊去偷個神廟裏的一個天神塑像的頭,因為那頭是含金的挺值錢。那天神也有能量,發出光來讓賊害怕了不敢偷,賊害怕之餘順口念了句「南無佛」,結果照得天神閉上了眼睛,賊就順利的把這天神塑像的頭給偷了。

這並不是說佛去幫賊偷東西。而是不管誰念佛,本身就有靈性的能量出來。就像世人一樣,不管誰如果突然說起當時一位偉大帝王的名字,別人也會肅然起敬,佛就是我們這個宇宙間威神最大的生靈。

主張散心念佛也能往生的人,可能是根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中,只要念他名號,就能往生,而認為只要念佛就能往生。但關鍵問題在於,佛的願力雖然無量無邊,可眾生的業力也是無量無邊的。你若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亂,業力不消到一定程度,臨終時疾病纏身,痛苦不堪,神識散亂,就算阿彌陀佛現身前來,你也看不見。

第二是關於帶業是否可能往生淨土的問題。我的判斷是可能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分析。瞭解很多佛教故事的人根本就不該提這個問題。因為大家可以看看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也曾和他的五百弟子一起遭受三個月「馬麥之報」。原因是他前世曾為梵志(一種外道),當時有毗婆尸佛,為一個生病的比丘帶回一份飯菜,經過此梵志所居山林,這位梵志也修行頗高,隔老遠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就生嫉妒心說:「禿頭沙門應食馬麥,何必供與甘飯?」隨從五百童子亦跟著這樣附和。結果就現在自己成佛了,也和五百弟子一起受三個月馬麥之報。當然只要是阿羅漢吃任何東西就都是美味了,所以佛和他的弟子吃三個月馬麥基本是無所謂的。只是至少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業報的事情人都逃不掉,關鍵是要把業消到很少很少,佛道修到很高很高。

往生淨土呢,帶業是能往生,只是不可能帶重業往生,必須要消業消到一定程度。如何消業?第一,至心懺悔過去罪業;第二,不犯新的罪業;第三,念佛,或者做其他功德消業。

第三,欲往生淨土,除了專心念佛,並消業、做功德以外,是否需要心清淨,戒淫心?

我判斷是的。

因為西方極樂淨土是單性的,沒有性欲可言,如果一個人淫心不斷,那麼去西方極樂世界,從本質上講,是滿足不了你的。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修行很高,業障很輕,功德很大,口頭上說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去不了。若不平時把淫心降到一定程度,乃至基本消除,到臨終時淫心不斷,貪淫的意志體現出來,而極樂淨土是斷淫的,阿彌陀佛也無法來接你。所謂「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還是得斷淫。當然,如果你自信不會早死,可以年輕時有所節制,到了老年再徹底斷淫念佛,這樣也比較容易做到一點。

縱上所述,欲往生淨土,第一要盡可能的多念佛,並且儘量一心不亂的念佛;第二要盡可能的消業,並且不犯新的罪業;第三性方面要有所節制,最終要斷淫心。

第三節 為了自覺覺他,最終成佛而修行

一切眾生本具澄淨圓滿、全知一切、自在無礙的佛性,但被無始以來的「貪瞋癡慢疑」五毒所纏繞,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蒙蔽,而在三界內輪迴流轉,受樂受苦,修佛就是消除這些虛妄客塵,從而回歸到本自具足的佛性中,獲得永恆的快樂和自由。

修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消除自身的障礙。也即提升自己的心性,降低自身世俗的欲望,消除「貪瞋癡慢疑」五毒,以及修深度的禪定,破盡「色受想行識」五蘊,不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轉,明心見性,證悟佛道。第二,消除外界的障礙。主要就是做功德,消除無始以來在六道輪迴中尚未償還的業力,以及覺悟眾生。

這兩方面的修行,即佛陀教導人行大菩薩道、最終成佛的「六度萬行」。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修行,這六度修行圓滿,即可最終覺悟成佛。萬行,即六度總攝的各種行為。

布施

布施,從自身角度講,是消除貪,從外界角度講,是消彌欠他人的業債,提升自己的福德。

布施主要可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事施四種。因為前面已經詳細講了財施,這兒就不再多講了。

法施,即為他人講法,這個法,尤其以佛法布施功德最大,功德是遠超於財施的。其次是一般的良法布施,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人良法一般也高於單純給人錢財的。

無畏施即在人恐怖、畏懼的時候授人以勇氣,使其戰勝艱難險阻。

事施就是幫人做事。拿現在市場經濟眼光看等於把做事原本應得的工資用於布施。

布施要以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快樂心布施為最佳。

持戒

上一章講了居士五戒,可以說,當今的佛道修行人能完全持好居士五戒,已經算很不錯了。佛教對於出家的修行人,還有沙彌、沙彌尼十戒,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等,另外還有在家出家都可受的大乘菩薩戒,這些戒都非常嚴格。

根據佛制,受低層戒的人不可知道上一層戒的內容,比如沙彌不可知道比丘戒的內容。因為戒律歸根到底是一種修行人的自律,所以別人也是沒必要知道。

小乘戒律主要是戒行為,大乘菩薩戒則不但要戒行為,還要戒心。因為成佛歸根到底是要修心的。並且這個戒心,不但自己一絲惡念都不能起,還要自己一絲善心也不退轉。比如,哪怕只是看見一個頑劣之人非常難度,就退失度他的心,也算犯菩薩戒的。所以若是受了這個菩薩戒,實際上意味著不但不能做惡,還必須要行善,只要看到有善而不行就算破菩薩戒,可以說實在是非常難守的。要真正發起大菩薩心的人才好守。

忍辱

忍辱,主要是從自身角度消除傲慢心、瞋恨心,並且在遭受外惡的時候自己不起瞋心,從而大量提升功德。

所以修忍辱,主要是要自降其心,對人有恭敬心,謙卑心。我的主張是一個人只要未成佛,就要持恭敬心,謙卑心,因為上面還有十方無量諸佛這樣無數比自己更高的生命在,自己再怎麼修行高,也及不上佛,沒有理由驕傲;而如果成佛了呢,因為已經到頂了,倒是可以驕傲了,但顯然也沒必要。釋佛成佛後,亦是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眾生。因為眾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區別只是迷妄程度不同而已。

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懷著謙卑心才能不斷得到,不斷提升,不斷進步。懷著大我慢之心,對己難以進步,並且易入魔道;對人,則易遭人嫉妒、瞋恨,導致不利。

有的菩薩針對眾生根器,為傳法故,有時故意示現大我慢的形象,只要自心實在不我慢,亦是可以的。

另外一個修忍辱的方法就比較慘,也就是要在別人的攻擊中不起瞋恨心。《佛遺教經》中佛陀對比丘們言道,即使有人來「節節肢解」,也不要生瞋恨心。這樣功德就非常大。耶酥基督也曾對別人說:「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打人失德,受打則得德,但若一生瞋恨之火,又把這德燒掉了。

但這種修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比較困難。第一它還需要人「配合」,不是平時就能修的;第二它本身困難,要在大痛苦之下忍受而不起瞋恨是極不容易的。所以我這兒主張如果受到攻擊,還是要正當訪衛,至於瞋恨心,從智慧的角度講也確實是不必要的。要以慈悲心、公正心對待你的敵人。

一般的受到別人的損害,比如對方踩了你一腳,或者搶了你的錢,或者對方前世殺過你,本來按照因果規律他該還,但若今世你持戒,忍辱,你原諒對方,你不報復,那這個果,就變成了你得功德,對方沒事,也就是一種自利利人的結果了。

所謂「忍辱功德,持戒不及」,在提升功德方面忍辱往往是比持戒更有效的。

精進

精進,即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前面的持戒、忍辱主要是自己不作惡,精進就是要不但不做惡,還要積極的做功德。

在個人方面,不但要不做惡行,連一絲惡念都要不起;在社會生活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

什麼是高的道德品行呢?大家可以看《華嚴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普賢菩薩淨行品」,那是行大菩薩道者應有的道德行為標準。一個人德行高,得福也大,所以修德是自利利人的智慧選擇。所謂「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佛說四十二章經》)有德之人,自有大福報,即使別人來害,有德之人也不需要報復,害人者自將遭受冥冥之中的因果報應。

在個人的佛道修行中,要勇猛精進,或者多讀經,或者多念佛,或者勤修禪定,不可貪圖五欲安逸。

禪定

禪定,就是一種深度的精神修行。

很多人聽說修佛,就會想到老和尚打坐、修禪定,所以禪定當然是修佛的一個核心。但如果上面四度修得不夠,世俗的欲望、煩惱太多,業障重重之下,很難修得好定;即使偶爾修得入定,也很容易誤入歧途,為貪欲、魔障所轉;或者即使不為貪欲、魔障所轉,若是佛理知識不夠,對境界認識不清,也難有效進步。所以修禪定的同時也要修心、修德,並精研佛理。

這自身的修行和外在的修行是相輔相成,合為一體的。比如人若心地善良慈悲,那麼念「大悲咒」容易得到感應,而多念了「大悲咒」,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慈悲。

修禪定也是有消業的意義的。比如禪定時的雙盤打坐,一般人到了一定年紀腿就比較硬了,剛開始煉雙盤打坐腿會覺得很酸,那忍受這個酸就可以說是一種消業的過程。打坐入靜本身也可以說是一種消業的過程。《道德經》中有云「濁以靜之徐清」,這個「濁」,就是一種「黑業」。人打坐入靜,身體放鬆,經脈暢通,那這個濁氣就往下降,濁氣消除,等於人自心清淨了。

所以有的修行者不出來做很多功德,光打坐,也能消業,消到一定程度,也能入禪定,開智慧。之所以要持戒,是別一邊消業,一邊再繼續造惡業,或者別一邊提升精氣神,一邊又漏精氣神。

讀者看到這兒,有可能會聯想到兩個禪宗的著名偈語,即神秀的「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和六祖慧能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前者是講漸修,後者是講頓悟。我這兒的論述看上去是講漸修,但實際上,頓悟也是基於長時間的修行的。禪宗,無論南頓北漸,都要修禪定,都要修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悟。六祖的頓悟,是基於前世無數修行的。所以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實質區別。就兩個偈語本身來說,前者執著於過程,而後者則講清了本質,過程本身不是目的,達到本質才是目的,當然是後者高明多了啦。若是光修,不積極設法開悟,總還是不行。所以我還是偏向南宗的風格。

光修,不求開悟,當然不行,但若是光參話頭、打機鋒,卻不實修,那更是不行。這相當於一個人吃西餐。參話頭開悟,是吃最後一片麵包,覺得飽了。但人不可能之前不吃,光想著吃「最後一片麵包」,就讓自己飽了。那純粹是自欺欺人,無有是處。

關於禪定的具體修法,很多佛道修行者有專門的著述,我這本書因為偏重於佛教思想體系基本框架結構的建設,和講述佛教的一些基本教義教規,所以深度修行的方法就不多講了。網上有一篇名為《定慧之路》的文章,講禪定講得很精細,可多參照,網址是:http://www.4ui.com/cart/dinghui.htm

另外,南懷瑾先生的《如何修證佛法》、《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等也可作為修佛禪定的指導。

具體講禪定的佛教經典,主要是在三藏十二部的「阿含部」中,上面的《定慧之路》主要是基於《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等小乘「阿含部」經典。依據這個,最終可能修到阿羅漢果。再往上要修成佛道,就要讀大乘經典,修「六度萬行」了。

所以我的主張是以《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華嚴經》、《金剛經》、《心經》等大乘經典作理論指導,依《長阿含經》、《中阿含經》、《雜阿含經》等小乘經典做禪定實修,是比較好的修行方法。

《楞嚴經》中則也有講修法的,主要推薦了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末法時代人耳根最靈,所以修定時以專注耳根,聽呼吸聲音為入定方法是適合最多人的。

修定最好一定要雙盤。首先雙盤容易入定,就算入不了定,也能消業、打通經脈、提升能量。若是散盤,首先是不容易入定,而若是散盤入不了定,就有浪費時間的嫌疑。單盤則介於雙盤和散盤之間,實在不能雙盤的則一定要單盤,絕大多數人都至少能單盤,單盤煉時間長了慢慢也就能雙盤了。若是單盤也做不到,可一腿盤,一腿向上屈膝盤,兩腿成直角,累了再換另一隻腿,大家可以看到有些觀世音菩薩的像就是這麼坐的。但總之不可伸直著腿。

前面兩節的修法,念佛念咒念經等,也最好雙盤打坐念。

般若

般若,這詞是由梵語音譯而來的,基本的意思是「智慧」,但這種智慧是基於前面五種修行而得的一種超世俗的大神通智慧,一種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

心經開頭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波羅密」也是梵語,就是「到彼岸」,「圓滿完成」的意思。

現代人進行般若的修行,我以為具體來講主要就是以追求開智慧為目的,以《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等大乘佛法作指導的深度禪定修行,以及日常生活中對自心的時刻觀照。

智慧和功德圓滿,即能最終覺悟成佛。

成佛之後

成了佛以後,就要大轉法輪,廣傳佛法,將無始以來傳承的無上佛道繼續源源不斷的傳下去。

據傳釋迦牟尼成佛後,就覺得這個成佛之路實在太艱難了,自己極其稀有的證到,應該趕快入涅槃,幸好有天人在旁邊勸他要再轉法輪,才有佛法出興於世。所以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大家修佛時要多發自覺覺他的願,這樣成佛後就容易記住還要傳佛法,未成佛時就要記住看到佛就要請轉法輪、佛想要涅槃時就要請佛住世。

成佛之前人一直是欠佛菩薩的,跟佛菩薩學、得佛菩薩幫助、加持、護佑,那怎麼還呢?還在後面的眾生身上。也就是將佛道源源不斷的傳下去。就像現代的父子一樣,子女一般是欠父母的,在世時也往往還不了,只能還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最根本的當然還是要按照佛的教導修行,直至成佛。

最後,預祝讀者佛道修行一帆風順,早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附錄

一、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南無喝囉怛娜哆囉夜南無阿唎婆盧羯帝爍缽囉菩提薩埵婆摩訶薩埵婆摩訶迦盧尼迦唵(此唵是諸鬼神合掌聽誦咒也。七)薩皤囉罰曳(此四大天王之本身。降魔。八)數怛那怛寫(此是四大天王部落鬼神名字也。九)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婆盧吉帝室佛羅[口楞]馱婆(此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十一)南無那囉謹墀(此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本身。大須用心。十二)醯唎摩訶皤哆沙咩(羊鳴。此是羊頭神王。共諸天魔為眷屬。十三)薩婆阿他豆輸朋(此是甘露菩薩。亦是觀世音菩薩部落以為眷屬也。十四)阿逝孕(此是飛騰夜叉天王巡歷四方察其是非也。十五)薩婆薩哆那摩婆伽(此是婆加帝神王。其形黑大。以豹皮為褌。手把鐵刃。十六)摩罰恃豆(此是軍吒利菩薩本身。把鐵輪並把索。而有三眼是也。十七)怛侄他(此是劍語。十八)唵阿婆盧醯(十九)盧迦帝(此是大梵天王本身也。神仙為部落。二十)迦羅帝(此是帝神長大黑色也。二十一)夷醯唎(此是三十三天。是摩醯首羅天神領天兵青色。二十二)摩訶菩提薩埵(此是實心更無雜亂心。即名薩埵。二十三)薩婆薩婆(此是香積菩薩。押五方鬼兵以為侍從不可思議。二十四)摩羅摩羅(此是菩薩相罰語即為齊也。二十五)摩醯摩醯唎馱孕(同前。二十六)俱盧俱盧羯蒙(此是空身菩薩。押天大將軍領二十萬億天兵也。二十七)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此是嚴峻菩薩。押孔雀王蠻兵也。二十八)摩訶罰闍耶帝(同前。二十九)陀羅陀羅(此是觀世音菩薩。大丈夫身即是也。三十)地唎尼(此是師子王。兵驗讀誦。三十一)室佛羅娜(此是霹靂菩薩。降伏諸魔眷屬。三十二)遮囉遮囉(此是摧碎菩薩本身。手把金輪。三十三)摩摩(某甲受持)罰摩囉(此是大降魔金剛本身。把金輪。三十四)穆帝(隸-木+上)伊醯伊醯(此是魔醯首羅天王。三十六)室那室那(同前。三十七)阿囉參佛囉舍利(此是觀世音菩薩。把脾弩弓箭也。三十八)罰沙罰參(同前。三十九)佛囉舍耶(此是阿彌陀佛本身。觀世音菩薩師主。四十)呼盧呼盧摩羅(此是八部鬼神王。四十一)呼盧呼盧醯唎(同前。四十二)娑囉娑囉(此是五濁惡世也。四十三)悉唎悉唎(此是觀世音菩薩。利益一切眾生。不可思議。四十四)蘇嚧蘇嚧(此是諸佛樹葉落□。四十五)菩提夜菩提夜(此是觀世音菩薩。結緣眾生。四十六)菩馱夜菩馱.夜(此是阿難本身也。四十七)彌帝唎夜(此是大車菩薩。手把金刀。四十八)那囉謹墀(此是龍樹菩薩手把金刀之處。四十九)他唎瑟尼那(此是寶幢菩薩手持鐵叉是也。五十)波夜摩那(此是寶金光幢菩薩缽折羅杵。五十一)娑婆訶(去聲。五十二)悉陀夜(此是達一切法門。五十三)娑婆訶(去聲。五十四)摩訶悉陀夜(此是放光菩薩手把赤幡。五十五)娑婆訶(去聲。五十六)悉陀喻藝(此諸天菩薩盡悉以集。手把金刀。五十七)室皤囉夜(是安息香也。五十八)娑婆訶(去聲。五十九)那羅謹墀(山海惠菩薩本身。手把金劍。六十)娑婆訶(去聲。六十一)摩羅那羅(此是寶即王菩薩手把金斧。六十二)娑婆訶(去聲。六十三)悉囉僧阿穆佉耶(此是藥王菩薩本身。行療諸病。六十四)娑婆訶(去聲。六十五)娑婆摩訶阿悉陀娑婆訶(去聲。六十七)者吉囉阿悉陀夜(同聲。六十八)娑婆訶(去聲。六十九)波陀摩羯悉哆夜(同聲。七十)娑婆訶(去聲。七十一)那囉謹墀皤伽囉娑婆訶(七十三)摩婆利勝羯囉夜(七十四)娑婆訶(七十五)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七十六)南無阿唎婆盧吉帝(七十八)爍皤囉夜(七十九)娑婆訶(八十)悉殿都(八十一)漫哆羅(八十二)跋馱耶(八十三)娑婆訶(八十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